简述人口迁移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人口迁移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人口迁移,按涉及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按迁移的时间,可分为永久性迁移、季节性迁移等;按人口迁移的社会组织形式,可分为个人迁移、集体迁移、自愿迁移、被迫迁移、自发移民和有组织移民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总体来讲是有积极影响的。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我国人口问题的实质、表现、成因,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及解决的办法。


正确答案: 我国人口问题的实质:人口问题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
表现:人口数量多。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素质低。包括人的身体素质、人的文化和精神素质。成因:政治原因。在“人多热情高,干劲大”口号的鼓舞下,我国人口严重失控;人口惯性。我国1953—1957年,1963—1973年两次生育高峰,为我国人口周期性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影响:大量新增人口消耗掉了物质生产的新增部分,也就降低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量新增人口日后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就业问题;我国人口文化程度低,必将对现代化建设产生不利影响;我国老龄群体迅速扩大,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也对经济的发展,对老年人的赡养及人们的家庭生活带来重要的影响。
解决办法:控制人口数量。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少生优生,不早育超生);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对计划生育的认识,强化管理。提高人口素质,主要是文化素质;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减轻就业压力,缓解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矛盾。

第2题:

社会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 A、自然环境
  • B、社会结构
  • C、社会文化
  • D、人口迁移

正确答案:A

第3题:

简述环境破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参考答案:

第一,水质污染和空气污染引发的各种疾病,损害了人们的健康,从而降低了劳动力的工作能力和接受教育的能力。对于原本缺少资金和技术而只能依赖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劳动力素质下降是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
第二,治疗各种疾病还迫使人们不得不支付大量的医疗费用,特别是在一些极度贫困的国家,遭受疾病侵袭的家庭往往是变卖所有资产或到处借债来为治病筹款的,资金短缺和债务压力无疑妨碍了他们开展正常的生产活动。
第三,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降低了土地的产出量和人口承载能力,进而影响到农业发展水平。
第四,资源过度开采和不合理使用引起资源枯竭的危险,使得依靠资源出口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经济收入不断减少的问题。
第五,作为经济发展主要投资者和启动者的政府,为了治理环境恶化问题而不得不投人大量财政资金,这将削弱政府对其他经济领域和行业的投资,从而影响了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


第4题:

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正确答案: 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一《南京条约》
(1分)。《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是:割让香港给英国;(1分)赔款2100万元;(1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为通商口岸;(1分)与英国协定关税;(1分)让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1分)。
《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1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分)。中国人民肩负着反对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统治双重革命的任务。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分)。

第5题:

意大利的自然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


正确答案: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在自然地理上全国可分三部分,即北部是阿尔卑斯山的南坡和山麓丘陵地带、南部为亚平宁半岛、中部是波河平原。这三部分无论在自然地理特征上或在经济发展上都存在许多差异。北部阿尔卑斯山地,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但有许多山口成为南北交通要道。整个地势自北向南逐渐下降,山顶有现代冰川,成为许多河流的发源地,雪线以下为高山草甸和森林,水力资源丰富,河谷适于农耕。由于冰川作用或因修水电站而形成许多湖泊,现已辟为旅游胜地。本*区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雨冬干,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中部波河平原区,东西长约400公里,南北宽约86~200公里,面积为4.56万平方公里。在构造上为一陷落地带,由波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大部分海拔在100米以下,北、西、南三面稍高。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凉,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为0℃左右,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季节分配比较均匀,适于温带作物生长,是意大利重要的农业区。半岛部分为亚平宁山脉所绵亘,山脉东坡陡、西坡缓,西部沿海平原较宽,有良港,但多火山地震。气候属地中海式气候类型,由于地形和位置不同,各地情况有较大差异,南部是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发展农业需要灌溉。自然植被各地也不一样,山地多落叶林,沿海平原为常绿灌木林。半岛及岛屿上广泛生长葡萄、柑桔、油橄榄等,山地辟有梯田,畜牧业也很发达。

第6题:

简述信息社会及其对教育的影响、对策


正确答案: 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之后,信息起主要作用的社会。以计算机、微电子和通讯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是社会信息化的动力源泉。信息化社会给教育带来的影响:信息技术有助于发展教育和培训;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引起学习方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料的变化;促进教育科学的发展;使得教育管理便捷化。信息化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等提出了要求。
在信息化社会教育应采取的对策:以政策为导向,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以教师为切入点,推动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以管理创新为抓手,促进教育信息化规范运作。

第7题:

社会卫生状况是指()

  • A、社会环境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 B、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 C、人群健康状况,以及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的各种因素
  • D、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
  • E、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的各种因素

正确答案:C

第8题:

简述语言的社会影响及其产生的社会条件。
由于流言在扩散过程中,会发生变形和信息失真,所以对于流言所涉及的政府、企业和个人来说,常常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流言的控制也是公关中经常要面临的课题。流言的产生机制比较复杂,既有深层的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原因,也有临时形成的结构性压力和危机事件。心理学家阿尔波特等人认为,流言产生决定于2个条件,可以写成:流言传播的机会=个人的关注程度*事件证据的模糊性。

第9题:

简述人口迁移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正确答案: 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人口迁移,按涉及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按迁移的时间,可分为永久性迁移、季节性迁移等;按人口迁移的社会组织形式,可分为个人迁移、集体迁移、自愿迁移、被迫迁移、自发移民和有组织移民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总体来讲是有积极影响的。

第10题:

简述一下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正确答案: (1)影响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和分布
(2)影响人口结构
(3)对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
(4)对人口素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