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上的环行山大多以地球上的科学家名字来命名,以下不在其中之列的中国科学家是()。

题目
单选题
月球上的环行山大多以地球上的科学家名字来命名,以下不在其中之列的中国科学家是()。
A

宋应星;

B

祖冲之;

C

张衡;

D

万户;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哥廷根大学的马路是以()的名字命名的。

A.国家名

B.地名

C.科学家

D.政治家


参考答案:C

第2题:

中国的沙漠的确为世界上的科学家提供了与火星环境最为相似的实验室。科学家们已经去过了地球上最为寒冷的南极洲,也去过了地球上最为干燥的智利阿塔卡马沙漠,但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的极端环境。以下最能说明文意的一项是:

A 中国沙漠为外星研究提供理想场所
B 中国沙漠比南极洲更适合进行生物研究
C 科学家为何选择中国沙漠作为研究对象
D 具有最极端的环境是中国沙漠的主要特点

答案:A
解析:
材料第一句是关键句,表明了材料的主旨,因此正确答案选A 。选项B 在材料中找不到依据;选项C “为何”在材料中没有明确交代;选项D 主体错误。

第3题:

中国的沙漠的确为世界上的科学家提供了与火星环境最为相似的实验室。科学家们已经去过了地球上最为寒冷的南极洲,也去过了地球上最为干燥的智利阿塔卡马沙漠,但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的极端环境。

A 中国沙漠为外星研究提供理想场所 B 中国沙漠比南极洲更适合进行生物研究

C 科学家为何选择中国沙漠作为研究对象 D 具有最极端的环境是中国沙漠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A
材料第一句是关键句,表明了材料的主旨,因此正确答案选A 。选项B 在材料中找不到依据;选项C “为何”在材料中没有明确交代;选项D 主体错误。

第4题:

为什么人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跳得高?()

  • A、月球上的引力比地球引力小
  • B、月球上的引力比地球上的引力大

正确答案:A

第5题:

1978年8月出版的《国际小行星通讯》宣布: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在1976年10月23日发现的一颗编号为2051号小行星,已正式命名为“张”,以表彰和纪念一位中国现代科学家在天文事业上的功绩。这位科学家是谁?这位科学家早年留学国外,曾发现了在行星表中编号为1125号的小行星并予以命名,这是中国人发现并命名的第一颗小行星。这位科学家对这颗小行星的命名是什么?


正确答案: 这位科学家是张钰哲;对这颗命名是“中华”。

第6题:

月球上有四座环形山是以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关于这四位科学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申是著名的天文学家
B.张衡发明了地动仪
C.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在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
D.祖冲之第一次将圆周率(π)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二位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古代科学成就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在月球上,总共有六座环形山,以中国人名字命名,其中位于月球背面的有五座,分别是石申环形山、张衡环形山、祖冲之环形山、郭守敬环形山和万户环形山,另外位于月球正面的有一座,是高平子环形山。其中科学家祖冲之第一次将圆周率(π)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的第7位,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并不是后两位。

第7题:

为了纪念在科学历程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人们往往会用他们的名字命名所从事研究的量的单位。下图的四位科学家,迄今为止名字尚未被用作量单位的是()。

A.牛顿

B.爱因斯坦

C.帕斯卡

D.欧姆

答案:B
解析:
牛顿(N)是力的单位,帕斯卡(Pa)是压强的单位,欧姆(Q)是电阻的单位。

第8题:

:中国的沙漠为科学家提供了与火星环境最为相似的实验室。科学家们已经去过地球上最为寒冷的南极洲,也去过地球上最为干燥的智利阿塔卡马沙漠,但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的极端环境。科学家们相信,假如生命能够在地球上这些最极端的环境中生存,那么人们也有理由期待在外星球上发现生物。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中国沙漠为外星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B.中国沙漠比南极洲更适合进行生物研究

C.科学家为何选择中国沙漠作为研究对象

D.具有最极端的环境是中国沙漠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C

第9题:

科学家们由月球上采集的样品研究表明,月球表面土壤和岩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正确答案:

第10题:

月球上有4座以中国古代科学家命名的环形山,这4位古代科学家是()

  • A、郭守敬、张衡、祖冲之、万户
  • B、李时珍、郑和、沈括、葛洪
  • C、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
  • D、沈括、郦道元、蔡伦、毕升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