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晚得多,由此可知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

题目
判断题
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晚得多,由此可知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950年灭绝的物种数比l850年灭绝的物种数约多( )种。

A.32

B.36

C.68

D.84


正确答案:C
97.c[解析]1950年灭绝的物种数:哺乳类约41种,鸟类48种,共计89种;l850年灭绝的物种数:哺乳类约3种,鸟类l8种,共计21种;则1950年灭绝的物种数比l850年灭绝的物种数多89—21=68(种)。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2题:

生物物种保护中,根据种群状态将生物分为()。

A:受威胁物种
B:渐危物种
C:濒危物种
D:高危物种
E:灭绝物种

答案:A,B,C,E
解析:

第3题:

濒危物种一般比正常物种遗传多样性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群在空间上的配置和在时间上的分布。

  • A、物种结构
  • B、时空结构
  • C、垂直结构
  • D、营养结构

正确答案:B

第5题:

进入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种类很多,比无机物要多得多,大体上可分为()和()。


正确答案: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

第6题:

物种的( )指一定面积内某一物种的个体数与全部物种个体数的百分比。

A.密度

B.绝对密度

C.相对密度

D.盖度


正确答案:A

第7题:

外来物种入侵是指生物物种由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能够成功入侵的外来物种,往往具有先天的竞争优势,可以在争夺养料、阳光、空间、水和食物中战胜当地物种。外来人侵物种占据优势后,就会绞杀当地物种,对当地物种种类、种群结构、食物链结构、生物多样性等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破坏生态。
文段中没有涉及的是( )。
A.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 B.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
C.外来物种入侵的原因 D.外来物种所具有的优势


答案:C
解析:
文段最后交代了外来物种入侵对入侵地造成的危害,即A项内容;B项,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通过原文第一句话中“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可知;D项,通过第二句“先天的竞争优势”可知; C项,文段未涉及外来物种入侵的原因。故本题选C。

第8题:

()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由哪些生物种群所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量比关系。

A.物种结构

B.时空结构

C.垂直结构

D.营养结构


参考答案:A

第9题:

下列哪个不是测量区域物种多样性的指标()

  • A、物种总数
  • B、特定类型物种的数目
  • C、特有物种的比例
  • D、物种密度

正确答案:B

第10题:

物种的()指一定面积内某一物种的个体数与全部物种个体数的百分比。

  • A、密度
  • B、绝对密度
  • C、相对密度
  • D、盖度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