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系学说

题目
名词解释题
纯系学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纯系学说是丹麦植物学家W.L.Jonannsen在1903年提出来的,是纯系育种方法的理论基础之一,试述纯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并加以解释?


正确答案: 1、是在纯系的混合物中选择有效。在自花授粉植物原始品种群体内,如果通过单株选择,可以分离出一些不同的纯系,这表明原始品种是纯系的混合物。通过选择可把它们的不同基因型从群体中分离出来,这样的选择是有效。
2、是同一纯系内继续选择无效。因为同一纯系内各个体的基因型是相同的,他们出现的变异是受外界各种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这种变异只影响了当代个体的表现型,所以是不可遗传的。

第2题:

丹麦植物育种家W.Johanssen提出的“纯系学说”说明针对群体选择是否有效取决于群体内是否具有()。


正确答案:可遗传的变异

第3题:

简述纯系规模


参考答案:纯系规模取决于纯系内家系的数目及每个家系的大小(含量)。理论上证明了纯系规模越大,每代的遗传进展相对越高,但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遗传进展的增量很有限。而且纯系规模过大,育种工作量随之正比地增加。因此,在实际育种中,纯系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应根据育种需要和育种成本来合理确定。一般情况下,每个纯系应有60~100个家系,每个家系按1:10~12的公母比例组配,每只母鸡留下4~6只母雏、2~3只公雏,产蛋观察群的规模为2000~5000只母鸡、后备公鸡1000只以上。公鸡的留种率可达到10%以下,母鸡留种率在30%以下。在一些大型育种公司,公鸡的留种率可达1%以下,母鸡为10%左右。

第4题:

纯系学说


正确答案: 丹麦植物学家(W.L.Jonannsen)在1903年提出来的,是纯系育种方法的理论基础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在纯系的混合物中选择有效以及同一纯系内继续选择无效。

第5题:

纯系学说在育种和种子生产的最大影响是在理论和实践上提出()单株选择的重大意义。

  • A、自花授粉作物
  • B、常异花授粉作物
  • C、异花授粉作物
  • D、无性繁殖作物

正确答案:A

第6题:

纯系学说认为,在纯系中选择()。

  • A、可得若干纯系
  • B、是无效的
  • C、更容易选出好的纯系
  • D、效果更好

正确答案:B

第7题:

纯系学说的要点是()。

  • A、自花授粉作物的原始品种群体内,个体选择是有效的
  • B、自花授粉作物的原始品种群体内,个体选择是无效的
  • C、同一纯系内不同个体的基因型是相同的,继续选择无效
  • D、同一纯系内不同个体的基因型是相同的,继续选择有效
  • E、同一纯系内不同个体的基因型不同的,继续选择无效

正确答案:A,C

第8题:

下列有关雄性不育的遗传理论是()。

  • A、纯系学说
  • B、多基因假说
  • C、质核互补假说
  • D、显性假说

正确答案:C

第9题:

纯系品种


正确答案:指生产上利用的遗传基础基本相同、基因基本纯合的品种。水产养殖上的纯系品种有两大类:雌核发育、高度近交。

第10题:

纯系


正确答案:纯系(pureline)这一概念首先是由Johnson(1909)提出来的,指植物经多代自交后形成的基因基本纯合的种群。家禽是异交动物,因而不可能达到植物纯系的要求,在家禽育种中,育种群在闭锁继代选育5代以后,有利基因的频率增加,不利基因的频率逐渐减少,形成了遗传上比较稳定的种群,就可称为纯系,简称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