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资料采集的工序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地震资料采集的工序有哪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踏勘工区,布置测线,试验工作。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地震资料采集是由()完成。

A.地震队

B.计算中心

C.解释中心

D.共同完成


参考答案:A

第2题:

自动装配中常用的重要工序有哪些?各工序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正确答案:装入和螺纹联接是自动装配中常用的重要工序,装入方式有重力装入、机械推入、机动夹入三种。螺纹连接方式有包括螺母、螺钉等的自动传送、对准、拧入和拧紧

第3题:

水库地震有哪些特征?


参考答案:(1)高坝水库;(2)水库地震与库水位升降有关;(3)震中密集于库坝区附近;(4)震源浅,震级低,烈度高;(5)前震多,余震大。

第4题:

地震的分类有哪些?


正确答案:根据不同的角度和需要,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1)按地震成因分类有:
构造地震:指由于地下岩层错动而破裂所形成的地震,全球90%的天然地震都是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指由于火山喷发或地下岩浆活动引起的地震,约占全球地震总数的7%。
陷落地震:指由于地层陷落,如矿坑塌落等引起的地震。
诱发地震:指由于水库蓄水、采矿注水或抽水等人类工程活动诱发引起的地震。
人工地震:指由地下核爆炸、工业爆破等引发的地震。
(2)按震源深度分类有: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也称为正常深度地震,大多数破坏性地震都是浅源地震。
中源地震:指震源深度在70公里到300公里的地震。
深源地震:指震源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的地震,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记录到的最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786公里。
(3)按震中距分类有:
地方震:指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
近震:指震中距在100至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
远震:指震中距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
(4)按震级大小分类有:
微破裂:一般指震级小于零级以下的由微弱地震造成的地下介质或断层微破裂,通常仅有高放大倍数的地震仪才能观测到。
微震:震级在0~1.9级之间,一般人感觉不到,地震仪可观测到。
小震:震级在2.0~3.9之间,在震中及其附近小范围的人有感,但无破坏。
轻震:震级在4.0~4.9之间,震中区大部分人强烈有感,如果震源浅,在震中可能会对某些建筑物造成轻微损失,但一般破坏性有限。
中强震:震级在5.0~5.9之间,为破坏性地震,一般可造成震中区烈度达VI~VII度的破坏,并有人员伤亡
强 震:震级在6.0~6.9之间,较大的破坏性地震,一般可造成VII~VIII度个别可高达IX度的破坏,可造成地面建筑物较大的破坏和较多的人员伤亡。
大震:震级在7.0~7.9之间,强烈破坏性地震,可造成IX以上的严重破坏,将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个别地震可引起海啸。
巨震:震级在8.0以上的特大地震,地震破坏极其惨烈,震中烈度可达X至XII度,个别地震可以引起巨大的海啸。

第5题:

世界地震有哪些地震分布带?


正确答案: 环太平洋地震带:全世界约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几乎全部深源地震都发生在这一带。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世界的80%,但其面积仅占世界地震总面积的一半。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这是一条横跨欧亚大陆,并包括非洲北部,大致呈东西方向的地震带,总长约15000km,宽度各地不一,在大陆部分常有较大的宽度,并有分支现象太平洋地震带外几乎期余的较大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都发生在这一带。释放能量占全世界地震释放总能量的15%;
大洋中脊(海岭)地震带:
(1)大西洋中脊(海岭)地震带
(2)印度洋海岭地震带
(3)东太平洋中隆地震带;
以上三带皆以浅源地震为主。
大陆断裂谷震带:分布于一些区域性断裂带或地堑构造带,主要有东非大断裂带,红海地堑,
亚丁湾及死海,贝加尔湖以及太平洋夏威夷群岛等。此带主要为浅源地震。

第6题:

哪些资料应作为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依据?()

  • A、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获得的地质、勘察、测绘、土地等基础资料,应当作为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依据
  • B、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获得气象、水文、环境等基础资料,应当作为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依据
  • C、经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复核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应当作为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依据
  • D、地方政府开展的城市地震活动层探测等基础资料,应当作为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依据

正确答案:A,B,C

第7题:

采集用于计算DC指数的资料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 (1)在较浅泥岩井段,点距一般在10m左右
(2)选正常钻进、钻压平稳井段。因为钻压增大可使DC指数减小,出现假异常。
(3)钻头使用后期磨损严重和新钻头磨合井段资料不能用
(4)裂缝段、破碎带、风化面的资料不能用
(5)大的沉积间断、断层、泥岩性质有明显变化或改变钻头类型都应注明,作为建立正常趋势线时划分异常段的参考。

第8题:

地震勘探分野外资料采集、资料处理、资料解释三个重要环节。()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9题:

以下哪些属于税收调查相关资料范围()

  • A、税收资料调查企业数据采集;
  • B、企业集团数据采集;
  • C、重点税源监控企业数据采集;
  • D、减免收入数据采集。

正确答案:A,B,D

第10题:

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有哪些重要措施?减轻地震灾害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正确答案:地震灾害主要是工程结构物的破坏,这也是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工程结构抗震设防,提高工程结构抗震能力等工程性措施是减灾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编制防震减灾规划、制订地震应急预案、开展广泛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等属于重要的非工程性减灾措施。
减轻地震灾害的主要途径有三:一是加强地震监测,开展不同时间尺度的地震预测预报研究,争取在震前做出预警;二是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提高各类建设工程抗震能力;三是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做好救灾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准备工作,提高灾后抢险救灾能力。此外,还要加强地震科普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