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镇居住区规划中,居住建筑用地约占村镇总用地的20% --70%。

题目
判断题
在村镇居住区规划中,居住建筑用地约占村镇总用地的20% --70%。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村镇居住区规划编制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1)根据村镇总体规划确定居住区用地的空间位置及范围。
(2)根据居住人口数量确定居住区规模、用地大小
(3)拟定居住区内居住建筑类型、公共建筑的规模到校,分布位置。
(4)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及其连接方式。
(5)拟定公共活动中心的位置和大小。
(6)拟定绿化用地、老人、儿童活动用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形式。
(7)拟定给排水、煤气、供配电等相关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8)根据现行国家有关规范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以及预算、估算。

第2题:

建筑容积率是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建筑面积与( )之比。

A.规划建设用地面积

B.居住区总用地面积

C.居住区建筑用地面积

D.获取土地使用权面积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正确答案:A

第3题:

()是建设规划区的现状用地、发展用地和规划应控制用地的总和。

A、村镇人口规模

B、道路系统

C、工业区规模

D、村镇用地规模


参考答案:D

第4题:

下列关于居住区规划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居住区规模通常以居住用地规模作为主要标志
B.居住区的组成要素有住宅、道路和绿地三项
C.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和其他用地两大类
D.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分为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三级

答案:D
解析:
城市居住区通常称居住区,其规模有用地规模、建筑规模、人口规模。B项,居住区的组成要素主要有住宅、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绿地。C项,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包括居住区用地和其他用地两类。D项,城市居住区根据居住户数或人数,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第5题:

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包括居住区用地和其他用地两类。其中R03属于居住区用地中的( )。

A.住宅用地
B.公建用地
C.道路用地
D.公共绿地

答案:C
解析: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1993)(2016年版)第3.0.1条规定,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应包括居住区用地和其他用地两类。其中居住区用地分为:住宅用地(R01)、公建用地(R02)、道路用地(R03)、公共绿地(R04)等四类。

第6题: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村镇规划的关系是()

A城市、村镇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应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B城市规划、村镇规划应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C城市规划、村镇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村镇建设用地规模

D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对城市、村镇用地作出统筹安排。


参考答案:CD

第7题:

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应包括居住区用地和其他用地两类。其居住区用地分为( )。

A.住宅用地
B.绿化用地
C.道路用地
D.公共绿地
E.公建用地

答案:A,C,D,E
解析: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1993)(2016年版)第3.0.1条规定,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应包括居住区用地和其他用地两类。其中居住区用地分为:住宅用地(R01)、公建用地(R02)、道路用地(R03)、公共绿地(R04)等四类。

第8题:

村镇路幅宽度,它通常指村镇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建筑红线之间的道路用地总宽度,包括()以及安排各种()所需宽度的总和。


参考答案: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管(沟)线

第9题:

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包括居住区用地和其他用地两类。其中R03属于居住区用地中的( )。

A:住宅用地
B:公建用地
C:道路用地
D:公共绿地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比率,称为(  )。

A、居住建筑净密度
B、总建筑密度
C、住宅建筑面积密度
D、居住区建筑面积毛密度

答案:B
解析:
总建筑密度又称居住区建筑密度、建筑毛密度,是指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A项,住宅建筑净密度是指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的比率(%)。C项,住宅建筑面积密度可分为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和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是指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万m2/hm2);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是指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万m2/hm2)。D项,居住区建筑面积毛密度(容积率)是指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万m2/hm2)或以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万m2)与居住区用地面积(万m2)的比值表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