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凝固有几条途径?简述主要步骤。

题目
问答题
血液凝固有几条途径?简述主要步骤。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当上腔静脉阻塞后上腔静脉系统血液回流主要通过以下哪几条途径进入心脏( )

A、椎静脉通路

B、胸廓内静脉通路

C、奇静脉通路

D、门静脉通路

E、胸腹壁静脉通路


参考答案:ABCE

第2题:

门脉高压时门静脉的血液可通过哪几条侧支循环途径经上、下腔静脉回流入心脏?


正确答案: (1)通过食管静脉丛在食管下端及胃的贲门附近形成门静脉与上腔静脉间的吻合。即由门静脉的胃左静脉→食管静脉丛→食管静脉→奇静脉→上腔静脉。
(2)通过直肠静脉丛形成门静脉与下腔静脉间的吻合。即由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直肠上静脉→直肠静脉丛→直肠下静脉及肛静脉→髂内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
(3)通过脐周静脉网形成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的吻合。即由门静脉→附脐静脉→脐周静脉网→腹壁上、下静脉及胸腹壁浅静脉,最后回流至上、下腔静脉。
在正常情况下,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的吻合支细小,血流量少。门静脉循环发生障碍(如肝硬化门脉高压)。门静脉系与腔静脉系经上述吻合途径形成侧支循环。由于吻合部位小静脉血流量增多而变得粗大弯曲,呈现静脉曲张现象。曲张静脉如破裂,则引起大出血。胃底和食管下端的静脉丛破裂则引起呕血;直肠静脉丛破裂引起便血;脐周静脉网出现静脉曲张。由于门静脉循环障碍,血流受阻,也可引起脾肿大及胃肠淤血等。

第3题:

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


参考答案:(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2)凝血酶的形成
(3)纤维蛋白的形成

第4题:

在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中,其基质脱氢和产能的途径主要有哪几条?试比较各途径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脱氢和产能的途径:EMP、HMP、ED、TCA
特点:
E.MP:当葡萄糖转化成1.6-二磷酸果糖后,在果糖二磷酸醛缩酶作用下,裂解为两 个3C化合物,再由此转化为 2分子丙酮酸。
H.MP :当葡萄糖经一次磷酸化脱氢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后,在6-磷酸葡萄糖酸脱酶作用下,再次脱氢降解为1分子CO2和1分子磷酸戊糖。
E.D://是少数EMP途径不完整的细菌所特有的利用葡萄糖的替代途径。一分子葡萄糖经ED途径可生成两个丙酮酸并净生成一个 ATP、一个 NADH+H+和一个NADPH+H+
T.CA:(1)氧虽不直接参与其中反应,但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运转;(2)丙酮酸在进入三羧酸循环之先要脱羧生成乙酰 CoA,乙酰 CoA 和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再进入三羧酸 循环。(3)循环的结果是乙酰CoA被彻底氧化成 CO2和H2O,每氧化 1分子的乙酰 CoA可产生 12分子的 ATP,草酰乙酸参与反应而本身并不消耗。(4)产能效率极高;(5)TCA位于一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中的枢纽地位。

第5题:

简述血液凝固的三个途径。


正确答案:血液凝固分为三个途径内源凝血途径-因子Ⅻ被激活到Ⅹa形成的过程;内源性凝血系统是由Ⅻ活化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外源凝血途径--因子Ⅲ的释放到因子Ⅹ被激活的过程;外源凝血系统是由因子Ⅲ释放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共同凝血途径--因子Ⅹ的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实际上共同凝血途径是内、外凝血系统共同的凝血阶段。

第6题:

单倍体植株的产生有几条途径?


正确答案: 二条途径:
孤雌生殖,即被子植物胚囊中的卵细胞、极核、反足细胞及助细胞不经受精单性发育而获得的植株。
孤雄生殖,即花粉(花药)离体人工培养使其单性发育成植株。目前主要应用花粉(花药)离体培养来获得单倍体植株。

第7题:

凝泵电机检修工作结束,电机试转主要步骤?


正确答案: 1)压回相应工作票,检修人员撤离现场;
2)对轮脱开;
3)测绝缘合格后电机送电,保护投入;
4)空转电机,转向、振动应正确、合格;
5)取回工作票,联结对轮;
6)接带负荷试转电机,电流合格,振动合格;
7)停运电机。

第8题:

血液凝固有几条途径?简述主要步骤。


参考答案:血液凝固有两条途径1内源性途径和外源性途径;
凝血过程大体上经历三个主要步骤第一步: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第二步:凝血酶原-----凝血酶;第三步: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第9题:

简述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途径与步骤。


正确答案: (1)方法:常用法;追溯法;分段法。
(2)途径:分类途径;主题途径;著者途径;号码途径;其他途径。
(3)步骤:分析课题;选择检索工具和方法;选择检索标识和检索途径;执行检索;检索结果处理及获取原始文献。

第10题:

简述肝内血液循环途径。


正确答案: 肝接受门静脉和肝动脉的双重血液供应。
(1)门静脉是功能性血管,入肝后,反复分支形成小叶间静脉,终末分支进入肝血窦,主要将胃肠吸收的营养及毒物输入肝进行代谢,加工处理;
(2)肝动脉是营养性血管,在肝内分支形成小叶间动脉,其终末分支也进入肝血窦。因此,肝血窦内含门静脉和肝动脉的混合血,血液穿过血窦壁进入窦周隙后,与肝细胞充分接触,进行物质交换后,从小叶周边汇入中央静脉。中央静脉再汇合成小叶下静脉,小叶下静脉单独走行于小叶间结缔组织内,最后汇合成肝静脉出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