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发酵pH一般控制在6.5左右,当偏碱性条件下青霉素容易降解。

题目
判断题
青霉素发酵pH一般控制在6.5左右,当偏碱性条件下青霉素容易降解。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药物发酵时酸碱度宜控制在:

A、酸性

B、偏酸性

C、碱性

D、偏碱性

E、中性


参考答案:B

第2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青霉素与头孢菌素不存在交叉过敏反应

B.在室温条件下,青霉素在稀盐酸溶液中(pH=4),以亲核基团进攻β-内酰胺环,经重排生成青霉二酸

C.青霉素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

D.青霉素的母核是由β-内酰胺环和五元噻嗪环并合而成

E.青霉素G不能口服


正确答案:C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为主要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本身并不是过敏原,引起患者过敏的是合成、生产过程中引入的杂质青霉噻唑等高聚物,青霉素中过敏原的主要抗原决定簇是青霉噻唑基,由于不同侧链的青霉素都能形成相同的抗原决定簇,因此青霉素类抗生素之间能发生强烈的交叉过敏反应。头孢菌素比青霉素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且彼此不引起交叉过敏。由于头孢菌素过敏反应中没有共同的抗原簇,因β-内酰胺环开裂后不能形成稳定的头孢噻嗪基,而是生成以侧链为主的各异的抗原簇,表明各个头孢菌素之间,或头孢菌素和青霉素之间,只要侧链不同就不可能发生交叉过敏反应。青霉素为β-内酰胺环和氢化噻唑环并合而成。大多数青霉素及其衍生物在酸、碱性下都不稳定,均可导致β-内酰胺环的破坏。青霉素于稀酸溶液中(pH4.0),在室温条件下,侧链上羰基氧原子的孤对电子作为亲核试剂进攻β-内酰胺环,经重排生成青霉二酸。临床上使用的青霉素通常是指青霉素G,也称苄基青霉素,在临床上只能注射给药,这缘于青霉素G口服给药时,在胃中胃酸会导致酰胺基的侧链水解和β-内酰胺环开环,使之失去活性。所以答案为C。

第3题:

用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显示细胞内核酸时,染液的pH值应控制在

A、2.5左右

B、4.8左右

C、6.5左右

D、7.6左右

E、8.4左右


参考答案:B

第4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青霉素与头孢菌素没有相同侧链,不存在交叉过敏

B、在室温pH =4时,青霉素在稀盐酸溶液中时,以亲核基团进攻β-内酰胺环,经重组生成青霉二酸

C、青霉素在碱性条件下生成青霉胺和青霉醛

D、青霉素的母核是由β-内酰胺环和五元噻嗪环并合而成

E、青霉素V钾可以口服


参考答案:D

第5题:

下列哪一条不符合青霉素G的性质

A.在室温pH4的条件下,水解成青霉烯酸

B.在室温pH4的条件下,重排产物是青霉二酸

C.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成青霉噻唑酸

D.在青霉素酶催化下可水解成青霉噻唑酸

E.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成青霉噻唑酸,进一步水解成青霉醛和青霉胺


正确答案:A

第6题:

青霉素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降解产物为

A.青霉胺

B.青霉酸

C.青霉醛

D.青霉噻唑酸

E.青霉烯酸


正确答案:D

第7题:

苄青霉素钠在下列哪种条件下较稳定()

A酸性条件(pH 2.0)

B酸性条件(pH 4.0)

C碱性条件

D干燥粉针


参考答案D

第8题:

偏酸性的诺氟沙星与偏碱性的氨苄青霉素钠一经混合,立即出现沉淀是因为

A、离子作用引起

B、pH改变引起

C、混合顺序引起

D、盐析作用引起

E、溶剂组成改变引起


参考答案:B

第9题:

偏酸性的诺氟沙星与偏碱性的氨苄青霉素钠一经混合,立即出现沉淀,是因为

A、离子作用

B、pH改变

C、杂质

D、盐析作用

E、溶剂组成改变


参考答案:B

第10题:

偏酸性的诺氟沙星与偏碱性的氨苄青霉素钠一经混合,立即出现沉淀是因为

A.pH改变引起
B.盐析作用引起
C.混合顺序引起
D.溶剂组成改变引起
E.离子作用引起

答案: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