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玻璃熔制过程的因素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影响玻璃熔制过程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①玻璃组成②原料的性质及种类的选择③配合料的影响④投料方式的影响⑤加速剂的影响⑥熔制制度的影响⑦玻璃液流的影响⑧窑炉、耐火材料的影响⑨熔制工艺改进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熔制玻璃的主要辅助原料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澄清剂:在玻璃原料中加入的澄清剂在高温时本身能气化或分解放出气体,以促进排除玻璃中的气泡。常用的澄清剂有白砒、三氧化二砷、硫酸盐、氟化物、氯化钠、铵盐等。
(2)着色剂:使玻璃着色。一般是一些过渡或稀土金属的氧化物。
(3)脱色剂:用来减弱铁化合物对玻璃着色的影响,从而使无色玻璃具有良好的透明性。有化学和物理脱色剂两种。化学脱色剂即氧化剂,主要有硝酸钠、硝酸钡、白砒、氧化锑等。物理脱色剂有二氧化锰、硒、氧化钴等。
(4)乳化剂:又称乳浊剂,使玻璃呈不透明乳白色。常用冰晶石、氟硅酸钠、萤石。
(5)碎玻璃:用作玻璃原料的助熔剂,用时要除去杂质。

第2题:

玻璃熔制过程需要做到“四小稳”,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温度、窑压、液面、泡界线

第3题:

玻璃熔制过程产生的主要缺陷有()、()、()、()、()等。


正确答案:气泡;波筋;淋子;线道;疙瘩

第4题:

在玻璃熔窑内,()是影响玻璃熔制质量的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温度制度

第5题:

论述玻璃的熔制过程。


正确答案: 将配合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即把气泡、条纹和结石等减少到容许程度),并符合成形要求的玻璃液的过程,称为玻璃的熔制。可分为五个阶段:硅酸盐形成、玻璃形成,澄清、均化和冷却。
1.配合料变成由硅酸盐和二氧化硅组成的不透明烧结物。普通钠钙硅酸盐玻璃,硅酸盐形成在800~900℃基本结束。
2.烧结物连续加热时即开始熔融。在熔化的同时发生硅酸盐和剩余二氧化硅的互溶。到这一阶段结束时,烧结物变成了透明体,再没有未起反应的配合料颗粒了。但玻璃液中还有大量气泡,而玻璃液本身在化学组成和性质也不均匀,有很多条纹。熔制普通玻璃时,玻璃的形成在1200~1250℃完成。
3.玻璃液继续加热,其粘度降低,并从中放出气态混杂物,即进行去除可见气泡的过程。熔制普通玻璃时,澄清在1400~1500℃结束。这时玻璃液粘度ŋ≈10帕·秒。
4.玻璃液长时间处于高温下,其化学组成逐渐趋向均一,即由于扩散的作用,使玻璃中条纹,结石消除到允许限度,变成均一体。玻璃液是否均一,可由测定不同部位玻璃的折射率或密度的一致程度来鉴定。熔制普通玻璃时,均化可在低于澄清的温度下完成
5.经澄清均化后将玻璃液的温度降低200~300℃,以便使玻璃液具有成形所必需的粘度。在冷却过程中,应不损坏玻璃的质量。

第6题:

影响玻璃熔制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玻璃的组成、原料的性质及其种类的选择、配合料、投料方式、加速剂、熔制制度、玻璃液流、炉窑和耐火材料、熔制工艺改进等因素

第7题:

玻璃熔制过程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进行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正确答案: 硅酸盐形成阶段影响因素:原料种类、配合料粒度、均匀度、成分、温度;玻璃形成阶段影响因素:玻璃成分、颗粒度、原料种类、温度、液流;澄清阶段影响因素:玻璃液表面张力、粘度、液流;均化阶段影响因素:液流、不均质体成分、表面张力等;冷却阶段影响因素:冷却方式、熔窑结构、作业制度等

第8题:

平板玻璃熔制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1)硅酸盐形成阶段;(2)玻璃形成阶段;(3)澄清阶段;(4)均匀阶段;(5)冷却阶段。

第9题:

影响重熔用铝锭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影响铝锭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成分不均匀;表面严重积渣;严重波纹;飞边;铝锭重量不符这五种。

第10题:

玻璃的熔制过程?


正确答案: 烧结体的形成;玻璃液的形成;玻璃液的澄清;玻璃的均化;玻璃液的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