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玻璃的熔制?熔制时发生哪些变化?

题目
问答题
什么是玻璃的熔制?熔制时发生哪些变化?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将配合料经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缺陷的并符合成型要求的玻璃液的过程,称为玻璃的熔制。
玻璃熔制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它包括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现象及反应。
物理过程:有配合料的加热、吸附水的排除、组分的熔化、多晶转变及个别组分的挥发。
化学过程:有固相反应、各种盐类的分解、水化物的分解、化学结合水的排除、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及硅酸盐的形成。
物理化学过程:低共熔物的生成、组分或生成物间的相互溶解、玻璃液与炉气介质间的相互作用,玻璃液与耐火材料间的相互作用等。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影响玻璃熔制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玻璃的组成、原料的性质及其种类的选择、配合料、投料方式、加速剂、熔制制度、玻璃液流、炉窑和耐火材料、熔制工艺改进等因素

第2题:

玻璃熔制过程需要做到“四小稳”,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温度、窑压、液面、泡界线

第3题:

熔制玻璃的辅助原料有()、()、()、()、()、()。


正确答案:澄清剂;乳浊剂;着色剂;脱色剂;助熔剂;氧化剂

第4题:

玻璃熔片X荧光仪分析,在熔制玻璃片时,采用坩埚是()的。

  • A、铂金
  • B、黄金
  • C、白银
  • D、铁的

正确答案:A

第5题:

在玻璃熔窑内,()是影响玻璃熔制质量的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温度制度

第6题:

玻璃熔制


正确答案: 将配合料经高温熔融成符合成形要求的玻璃液的过程称为熔制。

第7题:

论述玻璃的熔制过程。


正确答案: 将配合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即把气泡、条纹和结石等减少到容许程度),并符合成形要求的玻璃液的过程,称为玻璃的熔制。可分为五个阶段:硅酸盐形成、玻璃形成,澄清、均化和冷却。
1.配合料变成由硅酸盐和二氧化硅组成的不透明烧结物。普通钠钙硅酸盐玻璃,硅酸盐形成在800~900℃基本结束。
2.烧结物连续加热时即开始熔融。在熔化的同时发生硅酸盐和剩余二氧化硅的互溶。到这一阶段结束时,烧结物变成了透明体,再没有未起反应的配合料颗粒了。但玻璃液中还有大量气泡,而玻璃液本身在化学组成和性质也不均匀,有很多条纹。熔制普通玻璃时,玻璃的形成在1200~1250℃完成。
3.玻璃液继续加热,其粘度降低,并从中放出气态混杂物,即进行去除可见气泡的过程。熔制普通玻璃时,澄清在1400~1500℃结束。这时玻璃液粘度ŋ≈10帕·秒。
4.玻璃液长时间处于高温下,其化学组成逐渐趋向均一,即由于扩散的作用,使玻璃中条纹,结石消除到允许限度,变成均一体。玻璃液是否均一,可由测定不同部位玻璃的折射率或密度的一致程度来鉴定。熔制普通玻璃时,均化可在低于澄清的温度下完成
5.经澄清均化后将玻璃液的温度降低200~300℃,以便使玻璃液具有成形所必需的粘度。在冷却过程中,应不损坏玻璃的质量。

第8题:

玻璃熔制的五个阶段是指()、()、()、()及玻璃液的冷却阶段。


正确答案:硅酸盐形成阶段;玻璃形成阶段;澄清阶段;均化阶段

第9题:

采用玻璃熔片法X荧光仪分析转炉渣,在熔制玻璃熔片时,需要加入()

  • A、四硼酸锂
  • B、碳酸锂
  • C、碘化铵
  • D、钴共熔体

正确答案:A,B,C,D

第10题:

分析玻璃熔制温度过高或过低时会在玻璃制品中出现什么缺陷?


正确答案: 过高,耐火材料损坏加剧,玻璃中出现耐火材料结石、气泡;过低,配合料熔制速度慢,澄清、均化质量差,出现配合料结石、气泡、条纹。上述缺陷周围可能有析晶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