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列举五种我国濒危灭绝的动物和珍稀植物?

题目
问答题
各列举五种我国濒危灭绝的动物和珍稀植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高等植物和野生动物物种均占世界10%左右。然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了动植物生存环境的破坏,物种数量急剧减少,有的物种已经灭绝,据统计,近50年约有200种高等植物灭绝,平均每年灭绝4种;野生动物中约有400种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的状态。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动植物灭绝速度逐年加快

B.环境恶化导致动植物灭绝或濒危

C.我国动植物物种比较丰富

D.高等植物比野生动物更需要保护


正确答案:B
[答案] B。[解析]文段首句首先说明我国的生物种类丰富,接着用“然而”作转折,强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动植物灭绝或濒危,只有B项符合要求。A、D两项在文中并未体现,C项不是文段意在强调的内容。因此本题答案为B。

第2题:

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在进行生态机理分析法时,下列()是需要做的。

A:识别有无珍稀濒危物种及重要经济、历史、景观和科研价值的物种
B:调查环境背景现状和搜集工程组成和建设等有关资料
C:调查植物和动物分布,动物栖息地和迁徙路线
D:监测项目建成后该地区动物、植物生长环境的变化

答案:A,B,C,D
解析:
在考试大纲中,生态机理分析法属“掌握”的要求。但生态机理分析法在导则中讲得有点虚,实际应用的案例也较少,理解较难。但该法具有科学性,专业性强,定量有一定难度。生态机理分析法的工作步骤有6步,此题只列了4步。

第3题:

根据我国《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名录》,把我国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为()。

A.珍稀种、濒危种、稀有种

B.濒危种、稀有种、渐危种

D.濒危种、渐危种、普遍种

C.珍稀种、稀有种、普遍种


正确答案:B

第4题:

下列属于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的措施有()

  • A、保护耕地资源
  • B、保护农业生物资源,保持生物多样性
  • C、在长江及支流水域开展渔业资源和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增殖放流
  • D、在三峡库区开展渔业资源和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增殖放流

正确答案:A,B,C

第5题:

下列旅客出境所携带的物品中,不属于海关禁止出境的是( )。

A.外币现钞
B.珍贵文物
C.濒危动物
D.珍稀植物

答案:A
解析:

第6题:

12 .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 高等植物和野生动物物种均占世界 10 %左右 。 然而 ,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了动植物生存环境的破坏 , 物种数量急剧减少 , 有的物种已经灭绝。据统计,近 50 年约有 200 种高等植物灭绝,平均每年灭绝 4 种;野生动物中约有 400 种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的状态。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动植物灭绝速度逐年加快

B 环境恶化导致动植物灭绝或濒危

C 我国动植物物种比较丰富

D 高等植物比野生动物更需要保护


正确答案:B
【答案】 B

第7题:

重庆野生植物有6000多种,其中列为国家级保护和珍稀濒危植物有( )种。

A.61
B.62
C.63
D.64

答案:C
解析:
重庆野生植物繁多,有6000多种,其中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和珍稀濒危植物63种。食用、药用、工业用等植物达到2200多种。

第8题:

据世界《红皮书》统计,20世纪有110个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以及139种和亚种的鸟类在地球上消失了。近年来,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由此推算,在未来50年中,地球陆地上四分之一的动物和植物将遭到灭顶之灾。预计,在2050年地球上将有100万个物种灭绝。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反驳以上观点?( )

A.越来越多濒临灭绝的动物和植物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B.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持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状态

C.许多动植物学家正在积极研究这些濒临灭绝的动植物

D.人们已经制定了众多法律来禁止人们捕杀珍稀动物和食用珍稀植物


正确答案:A
本题属于演绎削弱题。题干给出命题:每天75个物种灭绝→2050年地球上将有100万个物种灭绝,选项A提到濒临灭绝的物种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不会很快灭绝,否定了假设。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选项。

第9题:

禁止出境的受保护的动物资源包括()、濒危动物、珍稀动物。


正确答案:畜禽良种

第10题:

白云山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哪5种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


正确答案: 鹅掌揪、土治香、降香黄檀、油杉、大叶竹柏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