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野外断层识别。

题目
问答题
简述野外断层识别。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地区测得断层产状野外记录为325°∠40°,试问该断层沿NE的走向线的读数该是多少? 


正确答案: 倾向为325°的NE.走向线为:325°+90°-360°=55°。

第2题:

简述断层性质的识别及其形成时代。


正确答案:识别:(1)构造线和地质体的不连续。岩层、含矿层、岩体、褶皱轴等地质体或地质界线等在平面和剖面上的突然中断、错开的现象,说明可能有断层存在。但要注意与不整合界面、岩体侵入接触界面等造成的不连续现象加以区别。
(2)地层的重复与缺失。在一区域内,按正常的地层层序,如果出现有某些地层的不对称重复,某些地层的突然缺失或加厚、变薄等现象,这都可能是断层存在的标志。
(3)擦痕、磨擦镜面、阶步及断层岩。断层面上平行而密集的沟纹称为擦痕,局部平滑而光亮的表面称为磨擦镜面。断层面上往往还有与擦痕方向垂直的小陡坎,其陡坡与缓坡呈连续过渡,称为阶步。它往往是断层间歇性活动或因断层运动受到某种阻力而形成的。擦痕、磨擦镜面及阶步均是断层滑动的直接证据。此外,擦痕的方向指示断层的相对运动方向,其中手摸擦痕面时感到光滑的方向即为对盘运动的方向;阶步的陡坡倾斜方向也指示断层对盘的运动方向。断层带中因断层而形成的动力变质岩类称断层岩或构造岩。如断层角砾岩、糜棱岩、断层泥等。断层岩不仅是断层存在的岩石标志,而且断层岩的特征还能反映断层的性质、运动方向及形成的物理环境等。
(4)地貌及水文标志。较大规模的断层,在山前往往形成平直的陡崖,称断层崖。断层崖如被沟谷切割,便形成一系列三角形的陡崖,称断层三角面。此外山脊、谷地的互相错开,洪积扇的错断与偏转,水系突然直角拐弯,泉水沿一定方向呈线状分布,湖泊、沼泽呈条带状断续分布等,都可能是存在断层的间接标志。
形成时代:方法是根据地层的年代。总的来说,凡被断层切断的地层,这些断层的发生年代应在被切断的最新地层之后,在未被切割的最老地层之前。例如某断层切穿三叠纪地层,而未断及侏罗纪地层,则此断层形成的时间应在三叠纪末较妥。

第3题:

什么是断裂构造?断层的基本类型有哪些?野外如何识别断层?


参考答案:组成地壳的岩体,在地应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应力超过岩石的强度,岩体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而产生的大小不一的断裂,称为断裂构造。
  断层的基本类型有:
  正断层: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逆断层: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平推断层:又称平移断层。是由于岩体受水平扭应力作用,使两盘沿断层面发生相对水平位移的断层。
  断层的野外识别
  ①地貌特征:如陡崖、沟谷、河谷方向发生突然转折等。
  ②地层特征:若岩层发生不对称的重复或缺失,岩脉被错断,或者岩层沿走向突然中断,与不同性质的岩层突然接触等,这些地层方面的特征,则进一步说明断层存在的可能。
  ③断层的伴生构造:
  断层的伴生构造是断层在发生、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常见的有牵引弯曲、断层角砾、糜棱岩、断层泥和断层擦痕。这些伴生构造现象,是野外识别断层存在的可靠标志。另外,有泉水、温泉呈线状出露的地方有可能存在断层,而且可能是逆断层。
  ④其它标志
  断层的存在常常控制水系的发育,并可引起河流遇断层面而急剧改向,甚至发生河谷错断现象。湖泊、洼地呈串珠状排列,往往意味着大断裂的存在;温泉和冷泉呈带状分布往往也是断层存在的标志;线状分布的小型侵入体也常反映断层的存在。

第4题:

断层的野外判识


正确答案: (1)断层面特征——擦痕、阶步
(2)断层破碎带和构造角砾岩
(3)牵引构造
(4)地层的重复与缺失
(5)构造中断
(6)地貌特征

第5题:

在野外怎样识别断层?


正确答案: 在自然界,大部分断层由于后期遭受剥蚀破坏和覆盖,在地表上暴露得不清楚,因此需根据地层、构造等直接证据和地貌、水文等方面的间接证据来判断断层的存在与否及断层类型。

第6题:

简述井下断层的识别标志。


正确答案: (1)钻井剖面上地层层序异常,井下地层重复或缺失
(2)近距离同层厚度突变
(3)近距离内、标准层海拔高程相差悬殊
(4)构造等高线异常
(5)岩心倾角突变、取心破碎、有断层角砾,井斜突变
(6)流体性质分析
(7)折算压力及油水界面的差异
(8)地层倾角测井识别断层

第7题:

简述褶皱野外识别的基本方法及形成年代判别。


正确答案: 对于大型褶曲构造,野外经常采用穿越法和追索法进行观察。穿越法就是沿着选定的调查路线,垂直岩层走向进行观察。用穿越的方法,便于了解岩层的产状、层序及其新老关系。追索法是平行岩层走向进行观察的方法,便于查明褶曲延伸的方向及其构造变化的情况。当两翼岩层在平面上彼此平行展布时为水平褶曲,如果两翼岩层在转折端闭合或呈“S”形弯曲时,则为倾伏褶曲。
年代判别:绝对年代法、相对年代法——地层层序法、古生物法、地层接触法

第8题:

断层的野外识别标志有哪些?


参考答案:地貌标志:断层崖;断层三角面;错断山脊;横切山岭走向的平原;串珠状湖泊、洼地;带状分布的泉水;错断的水系、河流。地质标志:(1)错断线状、面状地质体;(2)断层面的构造特征(擦痕和阶步、牵引现象、伴生节理、构造透镜体、断层岩、断层泥);(3)地层重复和缺失;(4)线状岩浆活动与矿化作用;(5)岩相和地层厚度的突变。

第9题:

断层的野外识别标志?


正确答案: 构造线和地质体的不连续任何线状或面状的地质体,如地层、岩脉、岩体、变岩质的相带、不整合面、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界面、褶皱的枢纽及早期形成的断层等,在平面或剖面上的突然中断、错开等不连续现象是判断断层存在的一个重要标志。
地层的重复与缺失在层状岩石分布地区,沿岩层的倾向,原来层序连续的地层发生不对称的重复或是某些层位缺失,根据这些重复、缺失以及倾向和倾角的关系,可以推断断层的类型。
断层面(带)的构造特征指由于断层面两侧岩块的相互滑动和摩擦,在断层面上及其附近留下的各种证据。①擦痕和阶步。②牵引构造象。③构造透镜体。④断层岩。
地貌及其他标志较大的断层由于断层面直接出露,在地貌上形成陡立的峭壁,称为断层崖。温泉和冷泉呈带状分布往往也是断层存在的标志。线状分布小型侵入体也常反映断层的存在。

第10题:

简述野外如何识别火成岩?


正确答案:在野外辨认火成岩时,首先要区分是侵入岩或喷出岩,为此应全面考虑岩石的产出状态、结构与构造特征。特别应考虑岩石的宏观特点。如果岩石与围岩为侵入关系且岩体的边缘有围岩的捕虏体存在,可以判断是侵入岩。如果岩石为层状,有气孔构造及流动构造,则是喷出岩。如果含有火山碎屑岩的夹层,则更无疑属于喷出岩。如果岩石为全晶质,颗粒粗大,则为侵入岩而且是深成岩。如果岩石是隐晶质或非晶质则很可能为喷出岩或浅成侵入岩。在区分了喷出岩或侵入岩的基础上,进一步着手定名。这时应先观察岩石的颜色。颜色的深浅取决于暗色矿物在岩石中的百分含量,即色率。超基性岩色率>75,基性岩色率为35-75,它们的颜色为黑色、灰黑色及灰绿色。酸性岩色率<20,颜色为淡灰色、灰白色、淡黄色、肉红色。中性岩色率为35-20,色调介于前两者之间。在判断色率的基础上再进一步鉴定矿物。知道了矿物组成以后,再进一步判识岩石的结构,即可将岩石命名。喷出岩中基质的矿物成分难以鉴定,可根据斑晶的矿物成分并结合岩石的颜色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