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一项不是对幼儿游戏特点的表述()。

题目
单选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对幼儿游戏特点的表述()。
A

具体性

B

虚构性

C

智力性

D

兴趣性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必须以( )为前提。 A.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B.保证幼儿游戏的特点 C.保证游戏的目的性 D.实现游戏的多样化


正确答案:B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游戏活动的指导部分的知识点。
[名师详解]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幼儿对生长的适应,是幼儿的自发学习。这些表明幼儿游戏具有自己的特点,教师在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时,只有遵循这些特点,才能发挥幼儿游戏的作用。否则,一切指导都可能是徒劳的,甚至可能成为幼儿发展的障碍。

第2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婴幼儿哮喘的诊断依据( )。


正确答案:D

第3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正确表述()

A.人际交往的新方式

B.自我意识高涨

C.生理发育高峰

D.情绪稳定


参考答案:D

第4题:

下列哪个不是幼儿游戏的特点()。

  • A、具体性
  • B、兴趣性
  • C、主动性
  • D、灵活性

正确答案:D

第5题:

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必须以(  )为前提。

A、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B、保证幼儿游戏的特点
C、间接指导
D、完成教学要求

答案:B
解析:
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必须以保证幼儿游戏的特点为前提。否则,一切指导都可能是徒劳的,甚至可能成为幼儿发展的障碍。

第6题:

对3-6岁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特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3岁以后,群体游戏逐渐增加

B.5-6岁儿童基本上都是合作游戏

C.游戏是3-6岁儿童同伴交往的主要形式

D.3-4岁儿童孤独或平行游戏比较多见


答案:D

解析:因为3- 6岁幼儿阶段.儿章与同伴相6作用的频率进一步增加,社会交往的总体水平显著提高。言语交往成为同伴之间主要的交往形式,互动的质量也逐渐提高。儿童认知能力和言语技能的发展改变着同伴交往的性质,3--6岁儿童能够互相交流思想,分享有关活动的知识,参加集体性的角色游戏;能够与同伴共同商议与讨论游戏规则的制定,游戏角色的分配、游戏场地的划分、游戏材料的使用、游戏情节的建构等等。游戏中,同伴之间有较多合作和互助的成分。游戏成为3--6岁儿童同伴交往的主要形式。

一般来说,在学前儿童游戏中,2-3岁儿童孤独或平行游戏比较多见;3--4岁儿童大部分是互相平行的游戏。3岁以后,随着儿童自信心的增强和参与游戏活动技能的提高,儿童单独游戏逐渐减少,群体游戏逐渐增加。4--5:岁儿童在从事结伙和合作的游戏方面比较多,而5-6岁儿童基本上都是合作游戏。但学前儿童对团队关系并不感兴趣,即使在合作游戏中.同伴相处的时间也十分有限,而且容易被成人控制。另外,3- 6岁儿童在游戏中无所用心的行为和袖手旁观的行为也时有所见,应区别对待和认真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同伴关系。


第7题:

有的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很少用心了解幼儿内心的想法,总以教师的身份把现成的知识答案告诉幼儿,要求幼儿达到某种水平。上述表现反映了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活动时存在的问题是()。

A.对幼儿的游戏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
B.对幼儿的游戏活动缺乏真正的观察
C.对幼儿是游戏的主人缺乏足够的尊重
D.对幼儿游戏的类型缺乏充分的了解

答案:C
解析:
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活动,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要注意把握互动的节奏,要给幼儿思考、探索的时间、空间,让幼儿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发展,而不是把知识答案、解决问题的方法直接告诉幼儿。

第8题:

保育员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必须以保证幼儿游戏的特点为前提。


正确答案:√

第9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正确表述()。

  • A、人际交往的新方式
  • B、自我意识高涨
  • C、生理发育高峰
  • D、情绪稳定

正确答案:D

第10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对幼儿游戏特点的表述()。

  • A、具体性
  • B、虚构性
  • C、智力性
  • D、兴趣性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