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小学数学教法的改革呈现的特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小学数学教法的改革呈现的特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在教学目的上,强调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还长智慧。
2、在学习过程中,强调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
3、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
4、在教法选择上,强调多法配合,提高整体功能。
5、在教学组织上,强调形式多样,适应学生的差异。
6、在课程结构上,强调整体优化,提高效率。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分析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在呈现方式上的改革。


正确答案: 主要体现在:
①价值的主体性
②知识的现实性
③学习的探究性
④经历的体验性
⑤过程的开放性
⑥呈现的多样性

第2题:

简述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改革与发展。


正确答案: 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改革与发展和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历史变革。其中注重问题解决、注重数学应用、注重数学交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与自信心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数学课程目标特点;新中国建立后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特点:
一是十分强调实用性目的,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
二是部分强调学科目的,如“培养运算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三是强调积极的学习态度,如“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第3题:

简述小学数学学习的特点。


答案:
解析:
(1)小学数学学习是一个对生活中数学现象“解读”的过程;(2)小学数学学习是一个行为、情感和认知共同参与的过程:(3)小学数学学习是一个数学“再创造”与“再发现”的过程;(4)小学数学学习是一个教师启发引导的过程。

第4题:

19世纪到20世纪初数学教育的改革措施是()

  • A、肯定数学教育的重要意义,消除对数学教育价值的怀疑
  • B、教材的改革
  • C、教法的改革
  • D、削弱了数学的应用性

正确答案:A,B,C

第5题:

简述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呈现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第一学段(1---3年级)教材的呈现要求:本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材编写时,应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图片、游戏、卡通、表格、文字等),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第二学段(4---6年级)教材的呈现方式:与第一学段相比,本学段的教学内容出现了更多数量的文字和符号,所以教材的呈现方式应在图文并茂的同时,逐渐增加数学语言的比重,可以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游戏、表格、文字等形式,直观形象地呈现教材的内容。

第6题:

简述世界范围内对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改革的特点。


正确答案: 特点:注重问题解决、注重数学运用、注重数学思想与数学交流、注重信息处理、注重数学体验、注重数学活动。

第7题:

简述小学数学教法的改革呈现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在教学目的上,强调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还长智慧。
2、在学习过程中,强调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
3、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
4、在教法选择上,强调多法配合,提高整体功能。
5、在教学组织上,强调形式多样,适应学生的差异。
6、在课程结构上,强调整体优化,提高效率。

第8题:

简述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1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4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6处理好面向全体与关注个体差异、“预设”与“生成”、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以及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等关系

第9题:

简述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呈现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基本要求:内容的表述要注意其可读性、内容的呈现要图文并茂,注意其直观性、内容的组织要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再发现。

第10题:

简述当代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特点。


正确答案: 当代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改革的重点已转到基础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
(2)提高教育质量成为改革的重点;
(3)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
(4)重视个性教育,注重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5)加强改进道德教育是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