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1)台湾学者黄坚厚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①心理健康的人是乐于工作的,能将本身的知识与能力在工作中发挥出来.同时,能从工作中获得满足之感.
②心理健康的人是有朋友的,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在与人交往与人相处时,正面的积极态度(喜悦、依赖、友爱、尊敬等)常多于反面消极的态度(仇恨、敌视、嫉妒、怀疑、畏惧等).
③对本身有适当的了解,并能悦纳自己,愿意努力发展其身心的潜能.对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接受,不以为羞,不做无谓的怨尤.
④能与现实环境有良好的接触,对现实环境有正确、客观的观察,并能作有效的适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能以切实有效的方法谋求解决,而不企图逃避.
(2)我国学者提出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标准我国一些教育工作者根据国内外学者们的论述、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以及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实践,从四个方面描述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一,对自己有信心.即对自己有基本的了解,能作正确的自我评价;
第二,对学校生活有兴趣.即喜欢自己担负的学业和工作任务,能在学习和生活等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认识并肯定自己的价值,从而热爱学习和班级工作.
第三,喜欢与人交往,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在家里,关心家庭与家人,与父母有良好的沟通;在学校里,与同学和老师有比较多的接触,与他们建立友好和谐的关系,共同分享快乐,分担忧虑;喜欢结交朋友,对人的态度正面的(信任、尊敬、喜欢、热爱)多于负面的(敌意、怀疑、憎恨、冷漠).能帮助别人,也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
第四,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积极地适应环境变化,能面对自己的成长变化,学习调整自己;遇到失败和挫折,不过分焦虑不安和颓废丧气,具有一定的挫折容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