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含义与内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含义与内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综合实践课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其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内容。除了这些指定领域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

第2题:

简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答案:
解析: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
(1)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课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基本学习领域之一。
(2)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主要通过学生在本社区以集体或个人形式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进行社会责任意识、助人为乐精神的教育,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服务。社会实践主要通过军训和工农业生产劳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培养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精神。
(4)劳动与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一般劳动技术能力的教育,进行现代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就业选择的指导。

第3题:

请教教师资格考试: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

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


答:1、综合性:体现在学科综合、时空综合、学习方式方面的综合。
2、实践性、活动性: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亲身经历,要求学生在各项活动中通过“做”“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放性:课程的时空的是开放的;同时不是单一的学习方式,学生必须从观察中学,从访问中学,从劳动中学,从实验中学,从画中学,从唱中学,也就是在活动中学。
4、生成性:生成包括学生活动主题的生成,活动过程的生成。但是要注意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5、自主性:学生就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从活动主题或课题的提出,到活动方案的制定的,再到活动的实施,都应该让学生自主活动。
6、课程性:这些特点体现在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实施、地位和管理等方面。

第4题:

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劳动与技术教育?


正确答案:劳动与技术教育史一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星辰感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第5题:

简述明细核算的组成内容及综合核算的组成内容和含义。


正确答案: 1、明细核算的主要形式是分户账,它是在每个会计科目之下,按单位或经济事项形质的具体对象立户。一般分为两种类型:①分户式帐页,②销账式帐页。登记簿是明细核算的一种辅助性账簿。现金收入日记簿、现金付出日记簿是逐笔记载和控制现金收入和现金付出数字的序时账簿。余额表式明细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综合结算是按会计科目对银行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综合的核算,综合反映银行紫金牛增减变动的情况的总括记录,综合核算是明细核算的概括,也可以称为总账。其组成内容有科目日结单、总账日记表。

第6题:

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答案:
解析:
相对学科课程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经验性课程,不存在内在的知识逻辑和知识体系, 按主题的形式来展开设计。相对于分科课程而言,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包括内容综 合、学习方式综合和活动时空综合三个方面。此外,综合实践活动还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7题:

简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中设置“综合与实践”内容的必要性,并举例说明“综合与实践” 的教学特点。


答案:
解析:
(1)必要性:我国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相对薄弱,为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划新的课程体系时,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通过学生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又指出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者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又存在紧密的联系,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同时,各学科课程中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综合应用能力。为此,课程标准调整了数学学科的结构,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这些知识性的领域之外,设置了“综合与实践”这一数学学习领域。
教学特点:
(1)综合性: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
(2)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展开往往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强调学生通过活动或亲身体验来进行学习,但不是为“活动”而“活动”。
(3)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向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其内容与学生个人的生活或现实社会紧密相连,往往表现为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开放性问题,要解决这样的开放性问题,学生不可能到书本上去找现成的答案,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去发现,才能找到可能的答案。
(4)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展开很少从预定的课程目标人手,它常常围绕某个开放性的主题或问题来展开。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新的问题、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便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生成性”的集中体现。
(5)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十分注重从学生现有的兴趣与经验出发,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与探究。学生不仅可以选择学习的内容、进度与方式,还可以自己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或结果进行评价与反思。

第8题:

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研究性学习;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3)劳动与技术教育;
(4)信息技术教育。

第9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与指定领域内容。


正确答案: 作用:
(1)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可以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
(3)可以形成学生服务的意识,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指定领域内容:
(1)研究性学习;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3)信息技术教育;
(4)劳动与技术教育。

第10题:

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正确答案: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师,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要目的的学习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