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阐述会议记录内容与写法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题目
问答题
简要阐述会议记录内容与写法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一、会议记录格式
一般会议记录的格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会议的组织情况,要求写明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出席人数、缺席人数、列席人数、主持人、记录人等。另一部分是会议的内容,要求写明发言、决议、问题。这是会议记录的核心部分。
对于发言的内容,一是详细具体地记录,尽量记录原话,主要用于比较重要的会议和重要的发言。二是摘要性记录,只记录会议要点和中心内容,多用于一般性会议。  会议结束,记录完毕,要另起一行写"散会"二字,如中途休会,要写明"休会"字样。
二、会议记录的基本要求
(一)准确写明会议名称(要写全称),开会时间、地点,会议性质。
(二)详细记下会议主持人、出席会议应到和实到人数,缺席、迟到或早退人数及其姓名、职务,记录者姓名。如果是群众性大会,只要记参加的对象和总人数,以及出席会议的较重要的领导成员即可。如果某些重要的会议,出席对象来自不同单位,应设置签名簿,请出席者签署姓名、单位、职务等。
(三)忠实记录会议上的发言和有关动态。会议发言的内容是记录的重点。其他会议动态,如发言中插话、笑声、掌声,临时中断以及别的重要的会场情况等,也应予以记录。
记录发言可分摘要与全文两种。多数会议只要记录发言要点,即把发言者讲了哪几个问题,每一个问题的基本观点与主要事实、结论,对别人发言的态度等,作摘要式的记录,不必“有闻必录”。某些特别重要的会议或特别重要人物的发言,需要记下全部内容。有录音机的,可先录音,会后再整理出全文;没有录音条件,应由速记人员担任记录;没有速记人员,可以多配几个记得快的人担任记录,以便会后互相校对补充。
(四)记录会议的结果,如会议的决定、决议或表决等情况。
会议记录要求忠于事实,不能夹杂记录者的任何个人情感,更不允许有意增删发言内容。会议记录一般不宜公开发表,如需发表,应征得发言者的审阅同意。
三、会议记录的重点
(1)会议中心议题以及围绕中心议题展开的有关活动;
(2)会议讨论、争论的焦点及其各方的主要见解;
(3)权威人士或代表人物的言论;
(4)会议开始时的定调性言论和结束前的总结性言论;
(5)会议已议决的或议而未决的事项;
(6)对会议产生较大影响的其他言论或活动。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要阐述船舶排污应当注意的事项。


答案:1.船舶排放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应当符合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
2.从事海洋航运的船舶进入内河和港口的,应当遵守内河的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
3.船舶的残油、废油应当回收,禁止排入水体。 禁止向水体倾倒船舶垃圾。
4.船舶装载运输油类或者有毒货物,应当采取防止溢流和渗漏的措施,防止货物落水造成水污染。
5.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的国际航线船舶排放压载水的,应当采用压载水处理装置或者采取其他等效措施,对压载水进行灭活等处理。
6.禁止排放不符合规定的船舶压载水。

第2题:

请简要阐述国家会计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我国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主要内容包括明确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制定权限、会计人员的管理和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职责。

第3题:

简要阐述非营利组织战略营销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营销观念,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观念是非营利组织营销的核心思想和理论基础;(2)调查与预测;(3)环境分析;(4)市场细分与选择目标市场;(5)产品、价格、分销渠道或地点、销售促进策略(4P策略);(6)市场营销战略。

第4题:

请简要阐述在幼儿园班级工作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哪些要求。


答案:
解析:
幼儿园班级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是指将班级中的教师、幼儿、材料、物品、空间、时间等要素进行合理安排,并且付诸行动的过程。幼儿园班级工作组织与实施的基本要求: (1)教师之间要有明确的分工
现在幼儿园班级中普遍采用的分工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两名教师、一名保育员,即“两教一保”;另一种是两名教师、保育员两班合一,即“两教半保”。两名教师可以自已协商或在园长的指导下确定一人为班级主要负责人(简称班组长或班主任)。
(2)对班中幼儿进行分组
幼儿园应根据活动室的空间、桌子的大小和幼儿人数进行分组。分组时要注意:第一,合理搭配,优势互补。首先是男女性别的搭配;其次是能力强弱的搭配。第二,每组还可以设立一个小组长的职务,这个职务可以是每天交替的,让小组成员可以轮流担任,帮助教师管理小组。第三,定期交换小组位置。考虑到幼儿的视觉器官发育尚未成熟,所以建议小组座位每月整组更换一次。

第5题:

简要阐述根本法与普通法的联系与区别.


正确答案:
答:根本法与普通法是根据法律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主体、程序的不同为标准而对法的分类。这种分类通常只适用于成文宪法制国家。在成文宪法制国家,根本法即宪法,它规定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国体、政体、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因而在一个国家中享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制定主体、制定程序及修改程序也不同于普通法,通常有比较高的严格的程序要求;普通法指宪法以外的法律,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于宪法,其制定程序也没有宪法那样严格和复杂。其内容涉及的是某一类社会关系,如公民、法人在经济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契约的效力,当事人在法庭上的义务等。

第6题:

作者为凸显“炉火”的形象,采用了怎样的写法?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正确答案:

20、运用对比的写法。文章以暖气和炉火作比较,写出两者的不同,表现作者对炉火的偏爱;又以铜“火箱”、篝火与炉火作比较,写出它们的共性特点,赞颂光明的力量。

 

第7题:

(2)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5分)


正确答案:

内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⑤宦海浮沉的厌倦。
特点: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②以"羁绪"领起全篇。

第8题:

简要阐述非营利组织的地位与作用。


参考答案:地位:非营利组织的总和被称为“非营利部门”或“第三部门”,是相对于作为第一部门的国家体系和作为第二部门的市场体系而言的。但是严格地说,非营利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并不构成与国家体系、市场体系相对应的第三体系,它们只是对应于政府、企业这两种基本的组织形式而言的另一种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
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1)培育民主价值观,提高公民参与水平。(2)制约政府权力。(3)克服政府的合法性危机。(4)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5)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6)成为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力量。(7)建立社会保障的科学模式。

第9题:

请简要分析编写问卷内容时应注意的技巧。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编写问卷内容时应注意的技巧主要有:
(1)题目的类型是否正确、合适。
(2)题目是否切合研究假设的需要。
(3)题目是否含混不清,引起歧义。还要设法避免三类问题:太普遍化问话,使受测者不了解问题的真正目的;语意不清的措词;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念与事实,使受测者不知如何选择。
(4)题目是否涉及社会禁忌与爱好,一些敏感的道德问题、政治问题,个人隐私或恩怨的问题。
(5)避免或减少社会称许性倾向的干扰。
(6)避免题目的暗示作用。
(7)控制题目不超出受测者的知识和能力。

第10题:

简要阐述会议记录内容与写法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会议记录格式
一般会议记录的格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会议的组织情况,要求写明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出席人数、缺席人数、列席人数、主持人、记录人等。另一部分是会议的内容,要求写明发言、决议、问题。这是会议记录的核心部分。
对于发言的内容,一是详细具体地记录,尽量记录原话,主要用于比较重要的会议和重要的发言。二是摘要性记录,只记录会议要点和中心内容,多用于一般性会议。  会议结束,记录完毕,要另起一行写"散会"二字,如中途休会,要写明"休会"字样。
二、会议记录的基本要求
(一)准确写明会议名称(要写全称),开会时间、地点,会议性质。
(二)详细记下会议主持人、出席会议应到和实到人数,缺席、迟到或早退人数及其姓名、职务,记录者姓名。如果是群众性大会,只要记参加的对象和总人数,以及出席会议的较重要的领导成员即可。如果某些重要的会议,出席对象来自不同单位,应设置签名簿,请出席者签署姓名、单位、职务等。
(三)忠实记录会议上的发言和有关动态。会议发言的内容是记录的重点。其他会议动态,如发言中插话、笑声、掌声,临时中断以及别的重要的会场情况等,也应予以记录。
记录发言可分摘要与全文两种。多数会议只要记录发言要点,即把发言者讲了哪几个问题,每一个问题的基本观点与主要事实、结论,对别人发言的态度等,作摘要式的记录,不必“有闻必录”。某些特别重要的会议或特别重要人物的发言,需要记下全部内容。有录音机的,可先录音,会后再整理出全文;没有录音条件,应由速记人员担任记录;没有速记人员,可以多配几个记得快的人担任记录,以便会后互相校对补充。
(四)记录会议的结果,如会议的决定、决议或表决等情况。
会议记录要求忠于事实,不能夹杂记录者的任何个人情感,更不允许有意增删发言内容。会议记录一般不宜公开发表,如需发表,应征得发言者的审阅同意。
三、会议记录的重点
(1)会议中心议题以及围绕中心议题展开的有关活动;
(2)会议讨论、争论的焦点及其各方的主要见解;
(3)权威人士或代表人物的言论;
(4)会议开始时的定调性言论和结束前的总结性言论;
(5)会议已议决的或议而未决的事项;
(6)对会议产生较大影响的其他言论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