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下列句中的语法错误:辽太祖阿保机的陵墓葬于谷内西北山坡上。

题目
问答题
纠正下列句中的语法错误:辽太祖阿保机的陵墓葬于谷内西北山坡上。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北京作为国都的历史始于十世纪辽代,北京当时称为南京。请问辽王朝的创立者耶律阿保机即辽太祖的陵墓在何处?


正确答案: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辽祖州城址西北环形山谷中。

第2题:

纠正下列句中的语法错误:辽太祖阿保机的陵墓葬于谷内西北山坡上。


正确答案:“陵墓”改为“灵柩”。

第3题:

以下是中国古代一位帝王改革的内容:①推行均田制;②迁都洛阳;③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④改革官制、严惩贪污……问这位帝王是谁? A.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B.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C.元太祖铁木真 D.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正确答案:A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范围极其广泛,内容也极为丰富。总体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第一,推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同时又颁布了与之相联系的三长制和租调制。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编户,保证了地主们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调制则相对减轻了农民的租调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吏治的败坏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同时也使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矛盾。在这项改革措施中,以“治绩”的好坏为标准。整肃了官僚机构,巩固了封建统治。第三,迁都洛阳。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495年正式迁都洛阳。第四,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复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故本题答案为A。

第4题:

单选题
辽太祖,契丹国的创建者是(  )。
A

启民可汗

B

耶律德光

C

耶律阿保机

D

冒顿单于


正确答案: C
解析:
C项,辽朝开国君主,916年,群臣及诸属国上尊号曰大圣大明天皇帝,位二十年,即帝位十一年,庙号太祖。A项,启民可汗,东突厥可汗。B项,耶律德光,大契丹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辽太宗耶律德光将国号由“大契丹国”改为“大辽”,成为辽朝首位皇帝。D项,匈奴部落首领头曼单于之子,杀父自立为单于,在北方草原上第一次竖起了游牧民族政权的旗帜。

第5题:

填空题
辽初耶律阿保机的长子是()。

正确答案: 耶律倍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耶律阿保机死后,其皇后对官员家属说“今吾为寡,尔等合宜有夫”,并在阿保机葬地叶木山大量屠杀官员为阿保机陪葬,以强硬的手腕压制了辽内部各种矛盾,保证了辽的统一强盛,请问这位皇后叫什么?


正确答案: 这位皇后叫述律皇后(应天皇后、述律平)。

第7题:

以下是中国一位帝王改革的内容: (1)推行均田制 (2)迁都洛阳 (3)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4)改革官制,严惩贪污。 问这位皇帝是()。

  • A、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 B、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 C、元太祖铁木真
  • D、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正确答案:A

第8题:

辽初耶律阿保机的长子是()。


正确答案:耶律倍

第9题:

单选题
公元926年,辽太祖(  )灭渤海国后,把渤海改为东丹国。
A

耶律阿保机

B

耶律倍

C

耶律德光

D

耶律洪基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公元92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灭渤海国后,把渤海改为东丹国。B项,耶律倍(899年~93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长子,926年,封为东丹国王,称“人皇王”。C项,耶律德光(902年~947年),字德谨,小字尧骨,契丹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次子,母淳钦皇后述律平,辽国第二位皇帝,927年~947年在位。D项,辽道宗耶律洪基(1032年9月14日~1101年2月12日),字涅邻,小字查刺,辽兴宗耶律宗真长子,母为仁懿皇后萧挞里,辽朝第八位皇帝。

第10题:

单选题
以下是中国古代一位帝王改革的内容:(1)推行均田制;(2)迁都洛阳;(3)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4)改革官制、严惩贪污……问这位帝王是谁?(  )
A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B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C

元太祖铁木真

D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正确答案: B
解析:
孝文帝改革,俗称孝文汉化,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的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因此A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