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劳动争议的方法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解决劳动争议的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和方法如下:
⑴通过劳动争议委员会进行调解
劳动法规定,在组织内部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它由员工代表、组织代表和工会代表三方组成。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所进行的调解活动是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活动,具有群众性和非诉讼性的特点。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有申请、受理、调查、调解、制作调解协议书等步骤。
⑵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同级工会和组织三方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为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负责办理仲裁委员会的日常事物。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一个带有司法性质的行政执行机关,其生效的仲裁决定书和调解书具有法制强制力。劳动争议仲裁时应遵循如下原则:调解原则,及时、迅速原则,一次裁决原则等。一般来说,劳动争议仲裁的步骤有:受理案件阶段、调查取证阶段、调解阶段、裁决阶段、执行阶段。
⑶通过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解决劳动争议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正确答案: 劳动争议的调解组织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根据事实的原则。根据事实的原则就是有关调解组织或者仲裁机构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要以事实为依据。这一原则要求:调解要在查明事实、明确权利义务的基础上,说服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仲裁庭审理案件应当认真审查核实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对各方面提出的证据,应当向当事人双方出示,并经过当事人双方质证、辩论,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2)合法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处理劳动争议的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要依法组成,依法定程序进行,调解协议或者仲裁裁决必须在认定事实的基础上依法作出。
(3)公正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对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应公平对待,不能偏袒一方,要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处理。为保证公正,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调解组织、调解原则和程序作了全面规定。对仲裁程序,规定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庭的组成必须是单数;仲裁除涉及国家秘密或者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以外,应当公开进行;对与劳动争议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仲裁员实行回避制度;当事人有权在仲裁过程中进行质证和辩论;仲裁裁决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等等。
(4)及时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处理劳动争议的调解组织或者仲裁机构,按照法定的期限进行调解或者作出仲裁裁决。例如,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调解组织在受理劳动争议当事人要求调解请求后,应当在15日内进行调解,如在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15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就可以依法申请仲裁。还规定,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结束。这些规定都要求及时解决劳动争议,防止争议案件拖的时间太长,使双方权利义务处于不确定状态,影响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法律规定以调解和仲裁解决劳动争议,也正是发挥了这两种解决争议的方式处理时间短的优势。
(5)着重调解原则。这一原则强调用调解方式解决劳动争议。由于调解达成的协议是在争议双方自愿、取得共同意见的基础上达成的,因此有利于化解矛盾,及时解决争议。根据全国总工会的统计,调解在企业调解委员会层面上成功率就达到了60%,把大量的争议解决在基层,对于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非常重要。因此,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不但专章对调解组织、调解程序、调解应遵循的原则以及调解的效力作了规定,而且在仲裁程序中,将仲裁调解作为必经程序,规定仲裁庭在作出裁决之前,应当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才作出裁决,体现了着重调解的原则。

第2题:

解决劳动争议主要有哪些方式?


正确答案: 1.和解
2.调解
3.仲裁
4.诉讼等。

第3题:

解决劳动争议的具体方法包括()

A、通过劳动争议委员会进行调解

B、通过劳动争议委员会进行裁决

C、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

D、通过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


参考答案:ACD

第4题:

劳动争议的类型和解决方式有哪些?


正确答案: 就劳资冲突所涉及的对象而言,劳动争议可分为个人争议和集体争议。
个人争议仅涉及单个劳动者同经营者的关系,一般可以通过沟通、磋商来解决。
集体争议是指争议涉及多个劳动者和经营者的关系,协调难度较大,通常要采取程序化的司法手续来解决。

第5题:

林权争议有哪些解决方法?


正确答案: (1)林权争议的当事人协商解决。
(2)林权争议的行政解决。
(3)林权争议的诉讼解决。

第6题:

发生劳动争议后可以通过哪些程序解决?


正确答案: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协商达成和解协议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达成调解协议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7题:

集体劳动争议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自行交涉。这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在集体争议发生后,不求助于政府或其他第三者,自行通过交涉解决争议的方法。
(2)调节。调节也称为调停。是由第三者包括私人或政府所设立的调解结构派出人员出面进行斡旋,以协助劳资双方解决争议的方法。
(3)仲裁。仲裁是解决集体劳资争议最有效的方法。

第8题:

解决劳动争议的方法有哪些?
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和方法如下:
⑴通过劳动争议委员会进行调解
劳动法规定,在组织内部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它由员工代表、组织代表和工会代表三方组成。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所进行的调解活动是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活动,具有群众性和非诉讼性的特点。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有申请、受理、调查、调解、制作调解协议书等步骤。
⑵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同级工会和组织三方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为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负责办理仲裁委员会的日常事物。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一个带有司法性质的行政执行机关,其生效的仲裁决定书和调解书具有法制强制力。劳动争议仲裁时应遵循如下原则:调解原则,及时、迅速原则,一次裁决原则等。一般来说,劳动争议仲裁的步骤有:受理案件阶段、调查取证阶段、调解阶段、裁决阶段、执行阶段。
⑶通过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

第9题:

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和方法有()。

  • A、双方应协商解决
  • B、通过职业介绍所协调
  • C、通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
  • D、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仲裁
  • E、通过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

正确答案:A,C,D,E

第10题:

简述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协商解决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与劳动争议仲裁的程序,以及劳动争议案例分析的方法。


正确答案: (1)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根据我国劳动立法的有关规定,当发生劳动争议时:
①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
②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③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④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法律规定的终局裁决外,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则可申诉到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并做出最终判决。
(2)协商解决企业劳动争议的程序:
①发生劳动争议,一方当事人可以通过与另一方当事人约见、面谈等方式协商解决。
②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劳动者一方可以要求所在企业工会参与或者协助其与企业进行协商。工会也可以主动参与劳动争议的协商处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委托其他组织或个人作为其代表进行协商。
③一方当事人提出协商要求后,另一方当事人应积极做出口头或者书面回应。5日内不回应视为不愿协商。
④协商达成一致,应当签订书面和解协议。和解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⑤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约定期限内不履行和解协议的,可以依法向调解委员会或者乡镇、街道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所(中心)等其他依法设立的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也可以依法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的程序:
①申请和受理。
②调查和调解。
③调解协议书。
④与协商、调解相关的实效规定
⑤人民法院的支付令
(4)劳动争议仲裁的程序:
①申请和受理。
②开庭和裁决。
(5)劳动争议案例分析的方法:
①按照劳动争议自身的规定性进行分析。
分析要点:
A.确定劳动争议的标的。
B.分析确定意思表示的意志内容。
C.分心确定意思表示所反映的意志内容是否符合劳动法律法规、集体合同、劳动合同、企业内部劳动管理规则的规定。
②按照承担法律责任要件的分析方法分析劳动争议:
A.分析确定劳动争议当事人所实施的行为。
B.分析确定当事人的行为是否造成或足以造成一定的危害。
C.分析确定当事人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D.分析确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有主观上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