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述子宫内膜增生期的组织学周期性变化。

题目
问答题
详述子宫内膜增生期的组织学周期性变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包括:()

  • A、增生期
  • B、分泌期
  • C、月经期
  • D、分娩期

正确答案:A,B,C

第2题: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不包括()

  • A、月经期
  • B、卵泡期
  • C、排卵期
  • D、增生期
  • E、黄体期

正确答案:B,C,E

第3题:

关于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错误的是

A.子宫内膜有基底层和功能层

B.子宫内膜组织形态的周期性改变可分为4期

C.功能层受卵巢激素影响而呈周期性变化

D.孕激素能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子宫内膜

E.功能层剥脱伴子宫出血,形成月经


正确答案:B
在一个月经周期内,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可分为以下三期:增生期、分泌期、月经期。

第4题:

问答题
试述子宫内膜组织学的周期性变化。

正确答案: 在卵泡期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细胞呈增生状态为增生期,在月经周期的第5~14日。在黄体形成后孕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呈分泌反应成为分泌期内膜,在月经周期的第15~28日。接着是雌、孕激素水平骤降,子宫内膜剥脱出血为月经期,在月经周期的第1~4日。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详述子宫内膜增生期的组织学周期性变化。


正确答案:月经期子宫内膜功能层剥脱,随后在雌激素的影响下,内膜很快修复,逐渐生长变厚,细胞增生,呈现增生期变化。增生期可细分为增生期早、中、晚期。增生期早期在月经周期第5~7日,内膜薄仅1~2mm,腺上皮细胞呈立方形,间质较致密,小动脉较直。增生期中期在月经周期第8~10日,内膜稍厚,间质水肿,腺体增多,腺上皮细胞呈柱状且增生活跃。增生期晚期在月经周期第11~14日,内膜厚3~5mm,腺上皮细胞呈高柱状,间质水肿明显,腺体更长呈弯曲状,小动脉弯曲且管腔增大。

第6题:

详述子宫内膜分泌期的组织学周期性变化。


正确答案:卵巢黄体形成并分泌孕激素及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呈分泌期改变。分泌期可细分为分泌期早、中、晚期。分泌期早期在月经周期第15~19日,内膜腺体更屈曲,腺上皮细胞核下开始出现含糖原的小泡,间质水肿,螺旋小动脉继续增生。分泌期中期在月经周期第20~23日,内膜更厚,腺体内的分泌上皮细胞顶端胞膜破碎,细胞内的糖原排入腺腔称为顶浆分泌,间质高度水肿及疏松,螺旋小动脉增生卷曲。分泌期晚期在月经周期第24~28日,为月经前期,子宫内膜更厚达10mm,呈海绵状,间质更加疏松水肿,上皮细胞下的间质分化为肥大的蜕膜样细胞,螺旋小动脉更弯曲且管腔扩张。

第7题:

试述子宫内膜组织学的周期性变化。


正确答案:在卵泡期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细胞呈增生状态为增生期,在月经周期的第5~14日。在黄体形成后孕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呈分泌反应成为分泌期内膜,在月经周期的第15~28日。接着是雌、孕激素水平骤降,子宫内膜剥脱出血为月经期,在月经周期的第1~4日。

第8题:

关于子宫内膜的变化,哪项错误(  )

A.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呈增生期变化
B.孕激素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
C.基底层是孕卵种植的部位
D.功能层受卵巢激素影响呈周期性变化
E.子宫内膜有功能层和基底层

答案:C
解析:

第9题:

单选题
关于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下列哪项错误()
A

子宫内膜组织形态的周期性变化可分为增生期、分泌期和月经期

B

子宫内膜分为基底层和功能层,基底层不受月经周期中激素变化的影响

C

功能层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呈周期性变化,在月经期坏死脱落

D

增生期子宫内膜较薄,分泌期增厚并呈海绵状

E

子宫内膜里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对子宫内膜的生长起支持作用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问答题
详述子宫内膜分泌期的组织学周期性变化。

正确答案: 卵巢黄体形成并分泌孕激素及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呈分泌期改变。分泌期可细分为分泌期早、中、晚期。分泌期早期在月经周期第15~19日,内膜腺体更屈曲,腺上皮细胞核下开始出现含糖原的小泡,间质水肿,螺旋小动脉继续增生。分泌期中期在月经周期第20~23日,内膜更厚,腺体内的分泌上皮细胞顶端胞膜破碎,细胞内的糖原排入腺腔称为顶浆分泌,间质高度水肿及疏松,螺旋小动脉增生卷曲。分泌期晚期在月经周期第24~28日,为月经前期,子宫内膜更厚达10mm,呈海绵状,间质更加疏松水肿,上皮细胞下的间质分化为肥大的蜕膜样细胞,螺旋小动脉更弯曲且管腔扩张。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