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5岁。3天前自觉右胁背部疼痛,并逐渐出现疱疹,呈现带状分布,疼痛较剧,口干苦、大便干、小便黄,脉弦,舌红苔

题目
单选题
患者,男性,55岁。3天前自觉右胁背部疼痛,并逐渐出现疱疹,呈现带状分布,疼痛较剧,口干苦、大便干、小便黄,脉弦,舌红苔黄。根据病情应取哪组经脉或腧穴为主()
A

手足阳明经

B

局部阿是穴及相应夹脊穴

C

手足太阳经

D

手足太阴经

E

手足厥阴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55岁,3天前自觉右胁背部疼痛,并逐渐出现疱疹,呈带状分布,疼痛较剧,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黄,脉弦,舌红苔黄,根据病情应取哪条经上腧穴为主

A.手足阳明经

B.手足少阳经

C.手足太阳经

D.手足少阴经

E.手足厥阴经


正确答案:B

第2题:

患者,男,55岁,3d前自觉右胁背部疼痛,并逐渐出现疱疹,呈现带状分布,疼痛较剧,口干苦、大便干、小便黄,脉弦,舌红苔黄。根据病情应取哪组经脉或腧穴为主

A.手足阳明经

B.局部阿是穴及相应夹脊穴

C.手足太阴经

D.手足太阳经

E.手足厥阴经


正确答案:B
B。[解题思路] 根据患者的症状可诊断为蛇窜疮,针灸治疗主要以局部阿是穴及相应夹脊穴为主。
[命题规律] 考查“蛇窜疮的辨证、治法”。重点掌握。

第3题:

患者,女,31岁。患者三天前自觉右胁背部疼痛,并逐渐出现疱疹,呈现带状分布,疼痛较剧,口干苦,大便干,小便黄,脉弦,舌红苔黄。针灸治疗应首选

A、手足阳明经

B、局部阿是穴及相应夹脊穴

C、手足太阳经

D、手足太阴经

E、手足厥阴经


参考答案:B

第4题:

患者中年男性,嗜食肥甘之品,饮酒后出现胁肋胀痛难忍,以手压之更甚,伴有恶心纳呆,口干口苦,大便不爽,小便短少色黄,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有力。本病属中医何病范畴()

  • A、郁证
  • B、胁痛
  • C、胆胀
  • D、胸痹
  • E、痞满

正确答案:B

第5题:

范某,男,55岁,患者三天前自觉右胁背部疼痛,并逐渐出现疱疹,呈带状分布,疼痛较剧,口干苦、大便干、小便黄,脉弦,舌红苔黄。
根据患者病情及辨证应选用的手法及方法是

A.毫针补法
B.毫针泻法
C.毫针平补平泻法
D.温针灸法
E.雀啄灸法

答案:B
解析:

第6题:

范某,男,55岁,患者三天前自觉右胁背部疼痛,并逐渐出现疱疹,呈带状分布,疼痛较剧,口干苦、大便干、小便黄,脉弦,舌红苔黄。根据病情应取哪组经络腧穴为主A、手足阳明经

B、手足少阳经

C、手足太阳经

D、手足太阴经

E、手足厥阴经

根据患者病情及辨证应选用的手法及方法是A、毫针补法

B、毫针泻法

C、毫针平补平泻法

D、温针灸法

E、雀啄灸法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B

第7题:

患者,男性,55岁,患者三天前自觉右胁背部疼痛,并逐渐出现疱疹,呈现带状分布,疼痛较剧,口干苦、大便干、小便黄,脉弦,舌红苔黄。根据病情应取哪组经脉或腧穴为主

A.手足阳明经
B.局部阿是穴及相应夹脊穴
C.手足太阳经
D.手足太阴经
E.手足厥阴经

答案:B
解析:
根据患者的症状可诊断为蛇窜疮,针灸治疗主要以局部阿是穴及相应夹脊穴为主。

第8题:

患者,男,50岁。三天前右胁肋出现少量水疱,逐渐增多,伴有发热,疼痛,咽干,乏力,食不知味,检查见半球型疱疹、簇集而生,内含黄色液体,呈带状分布。舌红,苔微黄,脉弦,治疗首选( )

A.除湿胃苓汤

B.龙胆泻肝汤

C.桃红四物汤

D.柴胡疏肝汤

E.逍遥散


正确答案:B
患者发热,疼痛,舌红苔黄乏力辨证为肝经郁热,应清泄肝火,解毒止痛,首选龙胆泻肝汤。

第9题:

患者,男,55岁,患者3天前自觉右胁背部疼痛,并逐渐出现疱疹,呈现带状分布,疼痛较剧,口干苦、大便干、小便黄,脉弦,舌红苔黄。根据病情应取哪组经脉或腧穴为主(  )
A.手足阳明经
B.局部阿是穴及相应夹脊穴
C.手足太阴经
D.手足太阳经


答案:B
解析:
诊断为蛇窜疮,针灸治疗主要以局部阿是穴及相应夹脊穴为主.

第10题:

患者中年女性,平时性情急躁,2天前与人口角遂出现右胁部胀痛,灼热感,伴口干口苦,目赤,心烦而夜不能寐,纳呆,大便干,小便黄赤,舌红苔薄黄而干,脉弦数。其处方宜选()。

  • A、柴胡疏肝散
  • B、龙胆泻肝汤
  • C、清胆汤
  • D、茵陈蒿汤
  • E、丹栀逍遥散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