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臭氧层破坏而出现空洞的化合物是()

题目
单选题
导致臭氧层破坏而出现空洞的化合物是()
A

氯氟烃

B

烟尘

C

CO2

D

SO2、颗粒物

E

SO2、NOx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南极臭氧层的恢复可能要到2065年。科学家表明,氯、溴的下降速度没有预期的那样快。今年九月南极臭氧层空洞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英里大小,相当于整个南美洲。北极臭氧测光的破坏程度小于南极,北极臭氧层的恢复可能要到2040年。南极冬季严寒导致氯转化为另外的形式,对臭氧层的破坏更大,而北极冬季则比较温暖。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A. 南极臭氧层比北极臭氧层的恢复更慢
B. 氯、溴排放的速度影响臭氧层的恢复
C. 今年南极臭氧层空洞更大
D. 季节气候变化影响臭氧层的恢复

答案:A
解析:
解题指导: 很简单,主要是说明南极臭氧层比北极的恢复慢。故答案为A。

第2题:

下列关于大气臭氧层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A.臭氧层在地球空间中主要起保温作用
B.臭氧层能阻挡太阳紫外线
C.臭氧层破坏是当今影响全球的环境问题
D.臭氧层破坏与汽车尾气排放有关
E.臭氧层破坏将导致农作物减产

答案:B,C,D,E
解析:
臭氧层破坏带来的危害包括:①威胁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生命安全。大气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强大紫外线不仅可长驱直射地球表面,而且还能穿透2m厚的冰层及水体,人类和其他生物将暴露在包括高能紫外线在内的各种辐射中,轻则损伤人体的免疫系统,诱发20余种疾病,重则毁灭地球上的一切生物;②破坏生态系统。臭氧层破坏,紫外线增加,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物种生存与繁衍造成危害,从而破坏生态系统;将破坏农业生态系统,导致农作物(特别是水稻、小麦等)减产,威胁人类食物安全。

第3题:

南极臭氧层的恢复可能要到2065年。科学家研究表明,氯、溴排放的下降速度没有预期的那样快。

南极臭氧层的恢复可能要到2065年。科学家研究表明,氯、溴排放的下降速度没有预期的那样快。今年9月南极臭氧层空洞的面积达到1 000万平方英里大小,相当于整个北美洲。北极臭氧层的破坏程度小于南极,北极臭氧层的恢复可能要到2040年。南极冬季的严寒导致氯转化成另外的形式,对臭氧层的破坏更大,而北极的冬季则比较温暖。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

A.南极臭氧层比北极臭氧层的恢复更慢

B.氯、溴排放的下降速度慢影响臭氧层的恢复

C.今年南极臭氧层空洞更大

D.季节气候变化影响臭氧层的恢复


正确答案:A

材料指出“南极臭氧层的恢复可能要到2065年”,而“北极臭氧层的恢复可能要到2040年”,同时又说明了造成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A项明确地表达了材料的主旨。选项BD的说法虽然也正确,但不能概括材料主要意思。

第4题:

有关臭氧层破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
  • B、臭氧主要分布在近地面的对流层,容易被人类活动所破坏
  • 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使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将发生变化
  • D、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逐步淘汰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

正确答案:D

第5题:

导致臭氧层破坏的大气污染物是()。

  • A、酸雨
  • B、二氧化碳
  • C、氟氯烃类化合物

正确答案:C

第6题:

A.烟尘
B.氯氟烃
C.SO、颗粒物
D.CO
E.SO、N

导致臭氧层破坏而出现空洞的化合物是

答案:B
解析:

第7题:

人把臭氧层比喻为地球的“保护伞”,而今臭氧层出现了空洞,空洞出现在()的上空

  • A、南极
  • B、北极
  • C、赤道

正确答案:A

第8题:

南极臭氧层的恢复可能要到2065年。科学家研究表明,氯、溴的下降速度没有预期的那样快。今年9月南极臭氧层空洞的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英里大小,相当于整个北美洲。北极臭氧层的破坏程度小于南极,北极臭氧层的恢复可能要到2040年。南极冬季的严寒导致氯转化成另外的形式,对只臭氧层的破坏更大,而北极的冬季则比较温暖。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A.南极臭氧层比北极臭氧层的恢复更慢

B氯、溴排放的速度慢影响臭氧层的恢复

.今年南极臭氧层空洞更大

D.季节气候变化影响臭氧层的恢复


正确答案:A

第9题:

导致南极洲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的主要污染物是()。

  • A、碳氧化合物
  • B、氟氯烃化合物
  • C、硫氧化合物
  • D、氮氧化合物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导致臭氧层破坏而出现空洞的化合物是()

  • A、氯氟烃
  • B、烟尘
  • C、CO2
  • D、SO2、颗粒物
  • E、SO2、NOx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