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马列主义独创性理论贡献。

题目
问答题
简述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马列主义独创性理论贡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教育学的最重要最直接的贡献是他们提出了()。


正确答案: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第2题:

科学发展观坚持()基本原理。

  • A、马列主义
  • B、马克思主义
  • C、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
  • 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正确答案:B

第3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如何论述人的全面发展的?


正确答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目标的一个科学论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他们认为,未来社会就是一个“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指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恩格斯说:在未来社会,“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在那里,“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

第4题:

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正确答案: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社会的基本前提,是马克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总的说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是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示来新世界的特点,是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述。

第5题:

简述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贡献。


正确答案:
邓论是马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思的继承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主义,是马主义的新阶段。邓哲是邓论的重要部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哲学概括和总结。
邓论对马哲学的坚持和发展表现在: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马列毛精髓,总结新经验,开拓了马哲新境界;
二,坚持和发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结合实践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
三,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
四,提出了发展就是硬道理,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发展观,丰富了马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五,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理论,发展了马主义社会形态理论; 六,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提出“一国两制”发展了马主义国家观。

第6题: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历程。


正确答案:1.1848年2月,《马克思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是西方科学技术取得重要成果的时候,产生了两大阶级。
3.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奋斗、创造、积累过程中,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7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教育学的最重要、最直接的贡献是他们提出了()。

  • A、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B、人的自由发展学说
  • C、人的个性发展学说
  • D、人的和谐发展学说

正确答案:A

第8题:

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要点。


答案:
解析: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有如下要点:
(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第9题: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遵循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

  • A、基本理论
  • B、基本原则
  • C、世界观
  • D、方法论

正确答案:A,B

第10题:

简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1)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产生时期
1924年,李大钊《史学要论》20世纪30年代末,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2)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展时期
郭沫若、吕振羽、范文澜、翦伯赞、侯外庐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社会史研究、思想史研究、历史文献研究、中国社会发展史撰述、中国通史撰述等方面,出版了一大批著作。
(3)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66
年“文化大革命”前------广泛传播时期
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我国大量翻译、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的著作,这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基本建设。
(4)“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年)——受到严重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