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晚清时期中国边疆危机的原因、表现及其后果表现。

题目
问答题
试分析晚清时期中国边疆危机的原因、表现及其后果表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9世纪西北边疆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始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转型。新疆也经历了严重的统治和领土危机。
鸦片战争前,英、俄鸦片已从新疆边境的中亚和印度等地渗入。清朝新疆官府统治日趋腐败。中亚浩罕国支持和卓多次进入南疆作乱。沙俄则沿着伊犁河等地侵吞我国西北领土。
在沙俄的逼迫下,中国清朝政府在1851年和1864年与之签订了《伊塔通商章程》和《堪分西北界约记》,我国西北地区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新疆丧失领土44万多平方公里。
各民族人民愤起反抗。1855年塔城矿工“火烧贸易圈”,1864年库车民工发动起义,反抗官府深重的剥削压迫。起义烽火迅速燃遍全疆,形成五个中心:库车、喀什、和阗、乌鲁木齐和伊犁,清朝在新疆的统治陷入瘫痪。但是由于新疆民族反清起义的局限性,很快演变成割据战争,并于1865年初引来了中亚浩罕国军官阿古柏入侵势利。
阿古柏打着护送和卓的旗号进入南疆,利用两年时间消灭了当地割据势利,建立“哲德沙尔”政权。1871年前后攻占吐鲁番和乌鲁木齐等地,占领了大半个新疆,并得到了一些别有用心国家的支持。沙俄趁机攻占了我国伊犁地区,进行殖民统治,新疆陷入前所未有的领土危机。
清朝政府为此发生了有关新疆前途和命运的“海防塞防之争”,最终,塞防派取胜,清政府于1875年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拉开了收复新疆的战斗序幕。新疆因此得保。

第2题:

19世纪70-80年代,中国陷入“边疆危机”,主要表现为()等。

  • A、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
  • B、英国从缅甸入侵云南
  • C、法国从越南侵犯广西
  • D、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

正确答案:A,B,C,D

第3题:

简要分析中国文化中的群体认同意识及其表现。


答案:以家族为基础单元的社会结构形式决定了中国人的社会存在首先依存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和宗族集团,他在这一切初始亲属集团中享有某种在集团之外无法得到的安全连续和持久的地位。
中国传统的群体认同原则的另一要素是要求每个人必须严格遵从并适应他在家族关系网络乃至整个社会结构中被确定的身份和角色,不能有所逾越。他应当自觉接受"礼”的规范约束。

第4题:

试分析水泵不上水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水泵不上水的原因有:
(1)泵内有空气
(2)盘根漏气或入口端盖不严
(3)进水门没开
(4)门芯脱落或泵内有杂物
(5)水泵倒转
(6)水箱无水或水位太低。
其处理方法是:
(1)进水排气,拧开放气螺丝放气
(2)更换盘根以消除漏气或紧固端盖
(3)开进水门
(4)联系检修处理或消除杂物
(5)联系电气倒换接线
(6)提高水箱水位。

第5题:

凯恩斯主义政策长期化的直接后果表现在货币政策上是金融危机。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什么是软件危机?软件危机有什么表现?软件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所谓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主要是指如何开发软件,怎样满足对软件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先有软件。
表现:
(1)对于软件开发的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很不准确。
(2)开发的软件产品不能完全满足用户要求,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常常发生。
(3)开发的软件可靠性差。
(4)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
(5)软件的可维护性差。
(6)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普及深入的趋势。
原因:软件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因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使问题积累起来,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导致了软件危机。

第7题:

试分析晚清时期中国边疆危机的原因、表现及其后果表现。


正确答案:表现:
1、西北边疆:中亚浩罕国阿古柏勾结沙俄入侵新疆,清政府派左宗棠率军收复;
2、西南边疆:英国势力侵入西藏、云南;
3、东南边疆:1874年日本侵略我国宝岛台湾,后向中国勒索50万两白银才撤军。1879年3月,日本兼并琉球,琉球国灭亡,其侵略锋芒直指台湾。
4、法国妄图以越南为跳板,侵略云南、广西等处,清政府调淮军南下,在广西边境和福建(当时福建含台湾)沿海激战,中国“不败而败”;
5、1894年,日本借镇压朝鲜“东学党起义”之际,为争夺“宗主权”,出兵朝鲜,悍然挑;起中日甲午之战,日本战胜,迫使签订了《马关条约》,由此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原因:从内外两方面看
1)内部自然是国力进一步下滑,太平天国运动的后续如捻军等运动导致生产力破坏、人口锐减,此时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同时中国经济也日益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外因,19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落后国家的掠夺,彼此之间也展开了分割殖民地的争斗。在这种国际背景下,中国的邻邦和边疆地区遭到侵略者更加严重的蚕食鲸吞。后果:
一方面,加强了中国对台湾的防务和新疆等边疆地区的管理。
另一方面,我们的对边疆危机的处理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列强不断加深对中国的影响和控制。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日本也开始侵扰中国。中国的邻邦和边疆地区遭到侵略者更加严重的蚕食鲸吞。

第8题:

简论明中叶统治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


参考答案:

宦官专权
明成祖由于在“靖难之役”中曾得力于宦官,不时委以出使、监军等大权,并设立“东厂”,由亲信太监执掌。英宗以后,宦官乘机弄权干政,宦官专政局面开始形成。明朝后期又设立西厂、内行厂,朝政大权均有宦官操纵,宦官在经济上的贪污受贿,疯狂聚敛也是惊人的。
内阁纷争
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内阁纷争日益加剧,并与宦官专权一起成为明朝日益走向衰落的催化剂。英宗时期,太皇太后委政于“三杨”,开创了明朝的“票拟”制度。内阁成为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的核心人物,为谋得内阁的职位,各官僚集团开始明争暗斗,自嘉靖初年的“大礼仪”之争后愈演愈烈。宦官专权与内阁纷争,使吏治腐败,政局混乱,激化了社会矛盾,也加速了明王朝的腐朽没落。
土地兼并与流民问题
明中叶最突出尖锐的社会问题莫过于土地兼并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危机。明代皇帝带头兼并土地建立皇庄,使土地兼并之快、之多,均为历史罕见。不仅民田,甚至草场、屯田等国有土地也纳入了权贵兼并的范围内,明代的军屯制度因此破坏。土地兼并的结果,使大批农民破产逃亡,成为乞食而活的流民,国家财政收入和载籍户口也明显减少。流民们或走入店铺和手工业作坊谋生,或沦为奴隶,或进入山区垦荒、进入矿区违禁采矿,或铤而走险出洋为商或为盗,走投无路后相继揭竿起义。
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改革使社会矛盾有所缓和,国家财政有所好转,但改革触动了部分大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他死后保守派秉政,其改革措施,除了一条鞭法外,皆被废止,明朝社会危机愈加严重。


第9题:

凯恩斯主义政策长期化的直接后果表现在财政政策上是债务危机。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简述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社会危机的表现?


正确答案:清朝乾隆后期也出现前朝的“周期律”,开始由盛而衰。其表现有五个方面
①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制废弛,官僚整体性腐败腐化。
②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地租高利贷加重,无地少地农民增加,农民生活困苦不堪。
③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军、绿营兵腐化无战斗力。
④思想文化上,带着满族异族统治的味道,大兴文字狱,压制异端,万马齐喑。
⑤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