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真题)简述法定解释的含义与特征。

题目
问答题
(09年真题)简述法定解释的含义与特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法律解释的含义与特点。


答案:
解析:
法律解释是指一定的人或组织对法律的内容和含义所作的说明。法律解释的特点有: (1)法律解释的对象是法律规定和它的附随情况:法律解释的任务是要通过研究法律文本及其附随情况即制定时的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方面的背景情况,探求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法律意旨: (2)法律解释与具体案件密切相关。法律解释往往由待处理的案件所引起,除此之外,法律解释需要将条文与案件事实结合起来进行。 (3)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法律解释的过程是一个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过程。人们刨制并实施法律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这些目的又以某些基本的价值为基础,这些目的和价值就是法律解释所要探求的法律意旨。 (4)法律解释受解释学循环的制约。解释学循环是解释学的一个中心问题。它是指整体只有通过理解它的部分才能得到理解,而对部分的理解又只能通过对整体的理解来实现。

第2题:

(2009年真题)简述保证的含义和特征。


答案:
解析:
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担保方式。
保证的特征有:
(1)保证是由第三人提供的担保方式,保证人不能是债务人本人。
(2)保证是保证人以信用作为担保的方式,属于人的担保。
(3)保证具有从属性、补充性、相对独立性和明确的目的性。主合同不成立或无效,保证合同当然不成立或无效。从属性即保证债务随着主合同债务的消灭而消灭;补充性即先由主债务人履行其债务,只有对其财产强制执行无效果时,才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相对独立性即保证债务在主合同债务的范围内有独立性;明确目的性即保证合同是为主债务的担保而设立的。

第3题:

简述科层制的含义与特征


参考答案:科层制是指建立在法理型权威基础上的,以正式规则为管理主体的,具有职权分工和职位等级体系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特征:(1)明确规定的固定权限(2)明确规定的职位等级(3)执行职位等级(4)职务的专业化和量才录用(5)照章办事

第4题:

简述有限责任制的含义与特征。 


正确答案: 有限责任制的含义: 起源于英国。公司的有限责任是指公司应以其全部财产承担清偿债务的责任,债权人也有权对公司的全部财产提出清偿请求。但是,在公司的全部财产不足以清偿其全部债务的情况下,公司的债权人不得请求公司的股东承担超过其出资义务的责任,公司也不得将其债务转移到其股东身上。
特征:
(1)公司具有与其投资者(股东)个人互相分离的独立人格。
(2)公司股东对公司负有出资的义务,股东以其认购的出资额承担对公司的责任。

第5题:

(2007年真题)简述善意取得的含义与条件。


答案:
解析:
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人将其占有的他人的动产不法让与第三人,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即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原动产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的法律制度。善意取得的条件是:(1)标的物须为可以流通的动产。(2)让与人无转移动产所有权的权利。(3)受让人通过有偿行为取得动产。(4)受让人取得动产时出于善意。
注:上面所列为《物权法》通过之前的善意取得概念和构成要件,但《物权法》通过之后,善意取得的概念和构成要件已经发生变化,故考生不能再按照上面给出的标准答案复习,而应当按照《物权法》第106条的规定来确定善意取得的概念和构成要件。根据《物权法》第106条的规定,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或不动产的占有人,在不法将其占有的他人动产或不动产让与第三人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或不动产时系出于善意,即取得该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权,原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的法律制度。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为:(1)标的物必须是依法可以流通的动产或不动产。(2)受让人取得该动产或不动产时须出于善意。所谓善意,即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让与人为非所有人。(3)以合理的价格转让财产。即受让人通过有效交换支付了合理价款。(4)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即善意取得的财产已经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对于动产,必须发生了该财产占有的实际移转;对于不动产,善意取得获得的财产依照法律规定已经办理登记。

第6题:

(2006年真题)简述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


答案:
解析:
业主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指根据使用功能!将一栋建筑物在结构上区分为各个所有人独自使用的部分和由多个所有人共同使用的共同部分时,每一个所有人享有的对其专有部分的专有权、对共有部分的共有权以及各个所有人之间基于其共同关系而产生的成员权的结合。业主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具有如下特征:(1)复合性。由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共有权及成员权等三要素构成,且区分所有人的身份也具有多重性,既是专有权人又是共同所有人还是管理建筑物的成员权人,此有别于单一的不动产所有权。(2)整体性。指区分所有权人的专有权、共有权及成员权三者共为一体不可分离。在转让、继承、抵押时应将三者一起转让、继承、抵押。(3)专有权的主导性。在构成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三要素中,专有权具有主导性。(4)客体的多元性。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客体包括专有部分与共有部分,而不是仅限于其中的一部分。

第7题:

(2005年真题)抵押权的含义和法律特征。


答案:
解析:
抵押权,是指债权人或者第三人提供的作为债务履行担保的财产于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就该财产的变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
抵押权具有从属性、不可分性、物上代位性和优先受偿性等特征。(1)从属性。抵押权的存在、转移和消灭均从属于债权。从属性决定了抵押物不得分离于债权而单独让与,也不得与债权分离而为其他债权的抵押。(2)不可分性。不可分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债权人在全部债权受清偿前,得对于抵押物整体上主张权利。二是抵押物的部分变化均不影响抵押权的整体性。(3)物上代位性。物上代位性,是指抵押物权的设定是以抵押物的价值能够担保主债权的实现为条件,而并不注重抵押物的实际形态和性质如何。如果由于意外原因导致抵押物毁损灭失的,抵押物权并不因抵押物的灭失而消灭,而是在担保人所受赔偿金上继续存在,该赔偿金成为标的物的代替物。(4)优先受偿性。抵押权具有优先于普通债权受偿的功能。

第8题:

简述法定解释的含义与特征。


参考答案:

法定解释又称为正式解释、有权解释或官方解释。它是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职权,实现法的价值,发挥法的作用;通过法有效的控制社会还必须使法同其他社会调整方式相互配合。对有关法律规定所进行的解释。
特征:
1、解释主体是法定有权解释的主体;
2、解释文体具有法的效力;这种法的效力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第9题:

(2009年真题)简述法律事实的含义和特征。


答案:
解析:
(1)法律事实的含义。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各种事实的总称。法律事实是连接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的桥梁,因此没有法律事实就不会形成法律关系,法律也就无法作用于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
(2)法律事实的特征。①法律事实是一种规范性事实。它是法律规范社会的产物,没有法律就不会有法律事实,所以法律事实这一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法律规范所设计的事实模型。②法律事实是一种能用证据证明的事实。③法律事实是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某一被称为法律事实的事实,肯定是对法律关系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影响,有的可能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有的可能引起法律关系的变更或消灭。

第10题:

简述文化的含义与特征。


正确答案: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文化指的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为了满足生存需要,集体创造、共同享有、后天习得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语言、符号、价值观念、规范体系、物质产品、行为方式等等。
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⑴人为创造性;
⑵后天习得性;
⑶共享性;
⑷象征性;
⑸传递性;
⑹变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