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错
第1题:
1861年1月,清政府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由()兼领总理
衙门大臣。
A、桂良
B、文祥
C、奕訢
D、李鸿章
第2题:
1875年,做了8年船政大臣的沈葆桢升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开始筹建(),主持南洋海防。
第3题:
A、南洋大臣
B、北洋大臣
C、通商大臣
D、总理大臣
答案:C
解析:中国近代外交体制开始于《南京条约》签订后“五口通商大臣”的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因开放五处口岸的约定而设立,始于1844年,由两广总督兼任,实际上负责五处口岸的对外事务,是一个兼有外交权力的职务,它实际上是代表清政府办理对外交往的官职,标志着清政府政治制度开始调整。
第4题:
莲池书院又称“()”,雍正十一年由时任直隶总督的李卫奉旨创办,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北方最高学府。
第5题:
“1853年,他在籍办团练,协助镇压太平军,屡遭失败。1870年,他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从70年代开始,他陆续开办军火工厂和筹建北洋海军,同时,又开办一些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1895年他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卖国贼之一。”文中的“他”指()
第6题:
北洋通商大臣依例由两江总督兼任。()
第7题: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作为清政府代表签署了马关条约。
第8题:
A.两江总督
B.两广总督
C.四川总督
D.直隶总督
第9题:
北洋通商大臣依例由两江总督兼任。北洋大臣的地位与权限与南洋大臣相同。
第10题:
中日甲午战争时,当时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光绪皇帝,实际的最高统治者是慈禧太后,而外交活动和战争指挥权则掌握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曾国藩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