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
粤洋水师;
南洋水师;
福建水师
第1题:
沈葆桢任福建船政大臣之前,担任哪省巡抚?
第2题:
左宗棠在陕甘总督赴任之前,三次造庐商请一位“在官在籍,久负清望”的人,并奏请朝廷委派他为首任船政大臣。这位首任船政大臣是()。
第3题:
A、南洋大臣
B、北洋大臣
C、通商大臣
D、总理大臣
答案:C
解析:中国近代外交体制开始于《南京条约》签订后“五口通商大臣”的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因开放五处口岸的约定而设立,始于1844年,由两广总督兼任,实际上负责五处口岸的对外事务,是一个兼有外交权力的职务,它实际上是代表清政府办理对外交往的官职,标志着清政府政治制度开始调整。
第4题:
1875年,做了8年船政大臣的沈葆桢升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开始筹建(),主持南洋海防。
第5题:
福建船政初设时期,船政大臣沈葆桢上奏皇帝要设立一个设计船、机样式和绘制图纸的场所,请问这个场所称作什么?
第6题:
()是船政历任船政大臣中任职时间最久的。
第7题:
船政大臣沈葆桢祖籍在()。
第8题:
清朝船政大臣沈葆桢、福建巡抚丁日昌等人,一再反复强调台湾地位的重要性,把台湾称为()。
A、七省之藩篱
B、南洋之枢纽
C、中国第一门户
D、出入南洋之门户
第9题:
北洋通商大臣依例由两江总督兼任。()
第10题:
留欧学生的派遣始于船政大臣()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