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和李某合作撰写了一本法学专著《刑法的精神》,王某撰写了前6章,李某撰写了后4章,后由于各种原因该书未出版王某即病逝了

题目
多选题
王某和李某合作撰写了一本法学专著《刑法的精神》,王某撰写了前6章,李某撰写了后4章,后由于各种原因该书未出版王某即病逝了。对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有()
A

《刑法的精神》系王某与李某创作的可分割的合作作品

B

本书的著作权应属于王某和李某

C

王某的继承人有权单独发表王某撰写的部分

D

李某不能单独发表后4章,必须经王某继承人同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张某与王某系夫妻。张某因业务关系认识李某,遂与李某出双入对,并进而开始同居生活,后经不住李某软磨硬泡,张某与李某到李某户籍所在地办理了结婚登记。王某得知后,十分气愤。王某及其亲属提出下列主张,能够得到支持的是:( )

A.王某请求李某赔偿其所遭受的精神痛苦
B.王某在离婚诉讼中同时请求张某赔偿其所遭受的精神痛苦
C.王某不提出离婚,单独诉请张某赔偿其所遭受的精神痛苦
D.王某的父母请求张某赔偿各项物质损失

答案:B
解析:
本题涉及离婚诉讼中无过错方的损害赔偿请求权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一)》)第28条、第29条的规定可知,本题中,王某有权在离婚诉讼中同时请求张某赔偿精神损害,但不得单独就损害赔偿提出主张,也无权请求配偶之外的第三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其近亲属也不是合格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人。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B。

第2题:

2000年7月某日,被告人王某、李某、钱某在某公园售票处商定,由李某负责望风,王某、钱某混入购票的人群中行窃。后王某、钱某挤入购票人群,王某窃得一游客钱包(内有人民币200余元),欲逃离现场时,被发现。民警胡某与几名群众即上前抓捕王某、钱某。王某向东逃离200余米后,掏出随身携带的尖刀刺破胡某主动脉,致胡某因急性失血休克死亡,王某逃走。钱某向西逃离100余米后,被群众抓获。李某则乘乱逃走。后王某、李某均被抓获。
问:(1)王某、李某、钱某的行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2)王某、李某、钱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为什么?


答案:
解析:
王某、李某、钱某不构成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即行为人的行为必须是犯罪行为。在本案中,王某、李某、钱某有共同盗窃的故意,但是,王菜仅仅窃得人民币200元,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根据司法解释,盗窃罪数额较大的标准是500元至2000元),所以,不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不成立盗窃罪。王某、李某、钱某的盗窃行为仅仅是违反治安管理法规的一般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所以,王某、李某、钱某的行为不是共同犯罪行为。王某构成抢劫罪。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行为人必须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任何一种犯罪行为,这是适用本条的前提。实施的上列行为虽未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但是,如果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情节严重的,仍可以按照抢劫罪论处。在本案中,王某实施盗窃的行为虽然没有构成犯罪,但其暴力行为情节严重,所以,应当按照抢劫罪定罪处罚。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应当按照抢劫罪定罪处罚,不另外成立其他罪名。所以,王某仅仅成立抢劫罪一罪。

第3题:

李某和王某是夫妻,因家庭琐事李某给了王某一耳光,王某报警。李某事后非常后悔,立即给王某道歉,王某也原谅了李某,不愿意公安机关处理李某。公安机关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及时出警,依法取证

B.保护王某、李某的隐私

C.对李某批评教育

D.尊重王某的意愿,对李某不予处理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中学教师王某集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方法。区教育局便要求该中学将王某的教学方法整理成材料以便在各校推广。学校指派青年教师李某帮助王某整理材料。李某到王某教的班上跟班听课,并向王某教。并向某请教,然后根据自己的构思拟写了10万字的《王某教学方法介绍》材料,学校对李某写成的材料很满意国。该材料由区教育局油印散发到各中学。材料上只写了该中学校名,并署整理者姓名。数日后,某出版社编辑见了这本油印的材料,认为公开出版会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便根据该材料是介绍王某教学方法这一点,找到王某联系出版事宜。王某也认为有必要公开自己的教学主法,便与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出版社对油印的材料稍作文字加工,便以《速成英语学习法》为书名出版发行。作者署名王某,前言中对李致谢,感谢他对这本书的整理工作。李某发现该书出版后,即向出版社提出,该书作者是自己而非王某,要求出版社立即停止发行该书并予以更正,但出版社未予理睬。李某又找到王某交涉,王某承认出版的图书是根据李某整理的材料修改而来,但认为不论是油印材料还是出版的图书的内容都是介绍自己的教学方法的,所以自己有权决定修改、出版该书。李某提出,原油印材料是自己构思编写的,尽管所写的内容是介绍王某的教学方法,但材料的文字表述、章节体例均为自己独立创作,自己才是决定材料能否修改、出版的权利人。此时校方也提出王某、李某均是本校教师,两人均不能对原油印材料和出版的图书主张权利,只有学校才有权利决定修改、出版问题。王某是否有权决定出版《速成英语学习法》()

  • A、有
  • B、无

正确答案:B

第5题:

李某是甲软件公司的一名高级程序员,受朋友王某之托,利用业余时间帮王某所在单位乙公司编写了一个小的企业管理软件,并且未收取任何费用,也未签定任何协议,这个软件的著作权人是()

  • A、李某
  • B、王某
  • C、甲软件公司
  • D、乙公司

正确答案:A

第6题:

作家王某写了一部反映“文革”10年的纪实报告文学交某出版社出版,该出版社为该书配发了若干幅“文革”时期的照片作为插图。在审定该书清样稿时,王某觉得照片能使作品增色,便未提出异议。图书发行后,摄影家张某发现照片均是自己过去发表的作品,而王某和出版社在事前未征得他的同意,事后也未支付报酬,书中也没有将他署名为照片作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王某不构成侵权,因为王某只是该书文字部分的作者,照片为出版社配发,与王某无关
B:王某构成侵权,应承担侵权责任
C:出版社不构成侵权,对照片的使用是合理使用
D:出版社构成侵权,侵犯了张某的著作权

答案:B,D
解析:
选项A,王某见出版社配发的照片有利于自己的作品,却未审查照片来源,放任侵权事实的发生,在未得到张某许可的情况下,在自己出版的作品中使用了张某的摄影作品,未向其支付报酬,也未署名,侵犯了张某的著作权,应承担侵权责任,故选项A不正确,选项B正确。选项C,根据《著作权法》第47条的规定,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构成侵权,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张某是摄影作品的著作权人,出版社事前未征得张某的同意,事后也未支付报酬,其使用不属于合理使用的范畴,故其侵犯了张某的著作权,因此选项C不正确。选项D显然是正确的。

第7题:

李某将张某的房产卖给王某,订立合同后经张某追认取得了处分权,则( )。

A、李某和王某签订的房屋转让合同无效
B、李某和王某签订的房屋转让合同效力待定
C、李某的行为属于违法
D、李某和王某签订的房屋转让合同有效

答案:D
解析:
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

第8题:

李某向王某借款10万元,由于李某无力偿还,其兄李某某代为偿还。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李某和王某之间的合同关系消灭,李某无须再向王某清偿

B.李某某向王某清偿的时候,王某不得拒绝受领

C.李某某向王某清偿的时候,王某可以拒绝受领

D.李某某清偿后可向李某求偿


参考答案:C

第9题:

王某写了一本小说,授权甲网络公司以连载方式在该公司的网站上发布。在未经王某许可的情况下,乙出版社出版该小说,李某将该小说改编成电视剧本,丙电影公司将该小说拍成电影。则根据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乙出版社侵犯了王某的发表权
  • B、乙出版社侵犯了王某的复制权
  • C、李某侵犯了王某的改编权
  • D、丙电影公司侵犯了王某的复制权

正确答案:A,D

第10题:

中学教师王某集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方法。区教育局便要求该中学将王某的教学方法整理成材料以便在各校推广。学校指派青年教师李某帮助王某整理材料。李某到王某教的班上跟班听课,并向王某教。并向某请教,然后根据自己的构思拟写了10万字的《王某教学方法介绍》材料,学校对李某写成的材料很满意国。该材料由区教育局油印散发到各中学。材料上只写了该中学校名,并署整理者姓名。数日后,某出版社编辑见了这本油印的材料,认为公开出版会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便根据该材料是介绍王某教学方法这一点,找到王某联系出版事宜。王某也认为有必要公开自己的教学主法,便与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出版社对油印的材料稍作文字加工,便以《速成英语学习法》为书名出版发行。作者署名王某,前言中对李致谢,感谢他对这本书的整理工作。李某发现该书出版后,即向出版社提出,该书作者是自己而非王某,要求出版社立即停止发行该书并予以更正,但出版社未予理睬。李某又找到王某交涉,王某承认出版的图书是根据李某整理的材料修改而来,但认为不论是油印材料还是出版的图书的内容都是介绍自己的教学方法的,所以自己有权决定修改、出版该书。李某提出,原油印材料是自己构思编写的,尽管所写的内容是介绍王某的教学方法,但材料的文字表述、章节体例均为自己独立创作,自己才是决定材料能否修改、出版的权利人。此时校方也提出王某、李某均是本校教师,两人均不能对原油印材料和出版的图书主张权利,只有学校才有权利决定修改、出版问题。谁享有《王某教学方法介绍》的著作权()

  • A、王某
  • B、李某
  • C、李某所在的中学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