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执行程序中,提出执行异议的主体只能是()。

题目
单选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执行程序中,提出执行异议的主体只能是()。
A

当事人

B

被执行人

C

第三人

D

案外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在执行过程中,如果( )的,执行程序终结。

A.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

B.申请人撤销申请执行

C.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

D.被执行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


正确答案:B
解析:引起执行终结的情况有:①申请人撤销执行申请的;②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③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④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⑤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⑥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选项A、C和D属于执行程序中止的情形。

第2题:

执行民事案件过程中,提起执行异议应当符合()

A.执行异议是在执行过程中提出的

B.异议由案外人提出

C.案外人提出的异议的内容是对执行标的主张实体权利

D.执行异议原则上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附相关理由及必要证据


参考答案:A, B, C, D

第3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结执行的情形是( )。

A.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B.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执行异议的

C.被执行人下落不明的

D.追索赡养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人民法院应当终结执行的情形,选项ABC均属于应当裁定中止执行的情况,只有选项D符合答案。30395-396

第4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哪些情况下,法院应当裁定终结执行?

A:申请执行人撤销申请
B: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
C:追索赡养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
D: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了确有理由的异议

答案:A,B,C
解析: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1)申请人撤销申请的;(2)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3)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4)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故A项、B项、C项正确。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故D项不选。

第5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在执行过程中,( )的,执行终结。

A.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

B.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

C.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力或者承担义务

D.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


正确答案:D

第6题:

执行异议的条件是()。

A.异议的主体必须是案外人

B.必须是对执行标的主张自己的实体权利

C.必须在执行程序结束之前提出

D.必须以书面方式提出


参考答案:A, B, C

第7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关于执行程序中的当事人,对下列哪些事项可享有异议权?

A.法院对某案件的执行管辖权

B.执行法院的执行行为的合法性

C.执行标的的所有权归属

D.执行法院作出的执行中止的裁定


正确答案:AB
【考点】执行程序中当事人的异议权
【解析】本题是对《执行程序解释》中执行当事人异议权的考查。关于当事人可否对法院对某案件的执行管辖享有异议权的问题,根据《执行程序解释》第3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执行申请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执行通知书之日起10 日内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应当撤销执行案件,并告知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管辖权异议审查和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因此,对法院对某案件的执行管辖权,执行程序中的当事人可享有异议权,选项A应选。关于当事人可否对执行法院执行行为的合法性享有异议权的问题,根据《执行程序解释》第5条规定,执行过程中,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法院的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202条的规定提出异议。执行法院审查处理执行异议,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15日内作出裁定。因此,对于执行法院执行行为的合法性,执行程序中的当事人可享有异议权,选项B应选。关于当事人可否对执行标的的所有权归属享有异议权的问题,根据《执行程序解释》第l5条的规定,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所有权或者有其他足以阻止执行标的转让、交付的实体权利的,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204条的规定,向执行法院提出异议。因此,对执行标的的所有权归属,案外人而不是执行程序中的当事人享有异议权,选项C不应选。关于当事人可否对执行法院作出的执行中止的裁定享有异议权的问题,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律规范为公法,其中并未规定当事人对执行法院作出的执行中止裁定可享有异议权,因此,对于执行法院作出的执行中止的裁定,执行程序中的当事人不可享有异议权,选项D不应选。

第8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在执行过程中,如果( )的,执行程序终结。

A.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

B.申请人撤销申请

C.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

D.被执行人依法宣告破产


正确答案:B
解析:选项A和C属于执行程序中止的情形。

第9题:

民事案件执行过程中,提起执行异议应当符合下列哪些条件?()

A:异议由案外的利害关系人提出
B:案外人提出的异议的内容是对执行标的主张实体权利
C:执行异议是在执行过程中提出
D:执行异议原则上应书面提出,并附相关理由及必要证据

答案:A,B,C,D
解析:
【考点】执行异议。详解:《民事诉讼法》第227条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15日内进行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的,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5日之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执行规定》第70条第2款规定,案外人异议一般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并提供相应的证据。因此,A、B、C、D项均正确。

第10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关于执行程序中的当事人,对下列哪些事项可享有异议权?

A:法院对某案件的执行管辖权
B:执行法院的执行行为的合法性
C:执行标的的所有权归属
D:执行法院作出的执行中止的裁定

答案:A,B
解析:
【考点】执行异议【详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执行申请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执行通知书之日起十日内提出。A选项应选。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225条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B选项应选。第227条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执行标的的所有权归属的异议权只属于案外人,执行程序中的当事人并不享有此项权利,故C选项不应选。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258条规定,中止和终结执行的裁定,送达当事人后立即生效。因此,法律并未赋予当事人对于执行法院作出的执行中止裁定提出异议的权利,故D选项不应选。本题正确答案为A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