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脑卒中的常见部位为()

题目
单选题
老年人脑卒中的常见部位为()
A

基底节、脑室、半卵圆中心

B

中脑、颞叶、丘脑

C

内囊、半卵圆中心

D

内囊、基底节、丘脑

E

丘脑、脑室、基底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脑卒中常见并发症


参考答案:1.成人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ICP) 增高是指ICP超过200mmHO。ICP增高是急性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是脑卒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脑血管病患者出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脑脊液压力增高提示颅内压增高。其治疗的目的是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形成。2.伴有血压升高 脑出血多由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急性脑出血时血压多更高,这与急性高颅内压有关,属反射性高血压。3.肺炎及肺水肿 误吸是脑卒中合并肺炎的主要原因。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是导致误吸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呕吐、不活动等。肺炎是脑卒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5%~25%脑卒中患者死亡是细菌性肺炎所致。发病第1个月,脑卒中合并肺炎约增加3倍死亡率。急性脑卒中可并发急性肺水肿,神经源性肺水肿见于30%~70%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患者,偶可见于脑梗死患者。4.血糖改变 半数以上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糖均增高,血糖的增高可以是原有糖尿病的表现或是应激性反应。高血糖可见于各种类型的急性脑血管病,且其预后均较血糖正常者差。5.吞咽困难脑卒中患者入院时45%(30%~65%)存在吞咽困难,其中约一半于发病6个月时仍然不能恢复正常的吞咽功能。43%~54%有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出现误吸;在这些患者中,37%进一步发展为肺炎,4%因肺炎而死亡。脑卒中患者病情越严重,吞咽困难越常见。此外,48%有吞咽困难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产生营养不良。6.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表现为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和排柏油样便。病情越重,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越高。因此,急性脑血管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预后差,病死率较高。上消化道出血一般发生在脑血管病的急性期,有的发生在发病后数小时内。7.尿失禁与尿路感染 尿失禁在脑卒中早期很常见,尿路感染主要继发于尿失禁和留置导尿管的患者,约5%出现败血症。8.脑卒中后抑郁与焦虑状态 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depression,PSD)的发生在发病后3~6个月为高峰,大脑左前半球损伤可能是抑郁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包括缺少社会支持、日常生活缺少帮助等。焦虑症在脑卒中后的发生率为3%~11%,其存在与抑郁显著相关。9.心脏损害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的心脏损伤包括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也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0.急性肾衰竭 急性脑血管病可诱发或导致急性肾衰竭,后者可以加重脑血管病,或直接促使患者死亡。11.水电解质紊乱 急性脑卒中时,由于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紊乱、意识障碍、进食减少、呕吐、高热等原因,尤其是在脱水治疗时,常并发水电解质紊乱,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的损害,严重的可危及生命。12.深部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静脉血流淤滞、静脉系统内皮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出现于发病后第2天,高峰在4~7天。有症状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仅有2%。瘫痪重、年老及心房颤动者发生的比例更高。深静脉血栓形成最重要的并发症为肺栓塞,脑卒中后约25%的急性期死亡是由肺栓塞引起的。13.脑卒中继发癫痫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栓塞、分水岭脑梗死、脑叶出血是引起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主要原因。脑卒中发病2~3个月后再发生的癫痫诊断为脑卒中引起的继发性癫痫,其发生率为7%~14%;脑卒中急性期的癫痫发作称为痫性发作。14.压疮 压疮是脑血管病患者因护理不当导致的最常见的并发症,且容易合并局部感染,甚至引起全身的严重感染。15.体温异常 发热为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脑组织损害越重和意识障碍越重的脑血管病患者,其发热的并发症越常见。脑血管病还可引起体温过低,这是因为脑血管病引起下丘脑后侧部病变,使机体产热机制减弱或消失,而出现体温过低,有的可低于35℃以下。

第2题:

老年人压疮最常见的易发部位是()。

A、引流管的压迫部位

B、外固定压迫部位

C、各种卧位的骨突处

D、导管的压迫部位


参考答案:C

第3题:

脑卒中患者较常见的意念性失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病变部位多在运动皮质下的下肢区

B.病变部位多在非优势半球的侧顶、枕叶交界处,支配血管为大脑中动脉

C.病变部位多在非优势半球的顶叶

D.病变部位一般为优势半球顶下回、缘上回

E.病变部位一般为优势半球顶叶缘上回运动区和运动前区及胼胝体


参考答案:D

第4题:

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慢性肾病、脑卒中患者降压的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老年人应用降压药物应缓慢增加剂量,且常需两种以上药物联合应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舒张压降至70mmHg以下可能影响冠状动脉灌注;糖尿病患者应将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通常需联合用药;慢性肾病的患者应用ACEI和ARB有利于延缓肾病进展,不宜应用噻嗪类利尿药,以免加重肾损害,脑卒中患者降压目标值是140/90mmHg,但急性脑卒中时,应将收缩压维持在160~170mmHg,以保证脑灌注。

第5题:

老年人因跌倒发生骨质的常见部位有()

  • A、头部
  • B、前臂
  • C、脊柱
  • D、髋部
  • E、踝部

正确答案:B,C,D

第6题:

社区护士为社区的老年人开展高血压病的健康讲座。介绍高血压的并发症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

A、脑皮质

B、延髓

C、大脑半球

D、内囊

E、小脑


参考答案:D

第7题:

在以下各部位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部位是

A、骶骨

B、踝部

C、脊柱

D、肩部

E、髋部


参考答案:E

第8题:

老年人骨折的最常见部位为髋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简述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


正确答案:(1)脑卒中急性期常见的并发症:
A.肺部感染;b.压疮;c.急性消化道出血;d.脑心综合征;e.中呕性呼吸困难;f.中枢性呃逆。
(2)脑卒中瘫痪期的主要并发症:
A.排尿困难或尿失禁。b.压疮。c.骨质疏松。

第10题:

老年人骨折的特点有哪些?常见的骨折部位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骨折发生的几率增加;
(2)多次、多处骨折;
(3)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慢;
(4)易发生畸形愈合;
(5)并发症多。
(6)常见部位:髋部、桡骨下端、脊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