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诊断依据是:①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季节,病前2个月有疫区野外作业及留宿,或有与鼠类接触史。②临床表现:有发热及全身中毒症状、“三红征”、“三痛征”、皮肤搔抓样或条痕样出血、肾脏损害。典型患者出现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③实验室检查:血液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尿液出现显著蛋白尿和膜状物;病毒抗原和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特异性IgG抗体双份血清效价升高4倍以上;RT-PCR可检测出汉坦病毒RNA。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诊断依据是①病前1-4周有感史②负性或亚急性起病;③四肢对称性驰缓性瘫痪;④脑脊液起病10天后即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⑤可有双侧颅神经损害;⑥注意与脊压,全身型重症肌无力,周期性瘫痪区别,脊压瘫痪不对称,肌无力每日症状波动大,周期瘫痪血钾、心电图有低钾改变,钾后迅速缓解。

第2题:

流行性出血热属于()

A.无肾综合征1的动物源性出血热

B.有肾综合征的动物源性出血热

C.蚊传性出血热

D.蜱传性出血热

E.传播途径不明性出血热


正确答案:B

第3题:

流行性出血热属于

A.出血热肺综合征

B.肾综合征出血热

C.新疆出血热

D.阿根廷出血热

E.登革热出血热


正确答案:B
B

第4题:

肾综合征出血热属于

A、蜱传性出血热
B、动物源性出血热伴肾综合征
C、动物源性出血热不伴肾综合征
D、传播途径不明的出血热
E、蚊传性出血热

答案:B
解析:
动物源性传染病(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如鼠疫、森林脑炎、兔热病、蜱传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狂犬病。

第5题:

T≥40℃.中毒症状及渗出严重,有休克、皮肤瘀斑和腔道出血,少尿时间<5天

A.肾综合征出血热,轻型

B.肾综合征出血热,非典型型

C.肾综合征出血热。中型

D.肾综合征出血热,重型

E.肾综合征出血热,危重型


正确答案:D

第6题:

T<39℃,中毒症状轻,仅见少许出血点,无休克和少尿

A.肾综合征出血热,轻型

B.肾综合征出血热,非典型型

C.肾综合征出血热。中型

D.肾综合征出血热,重型

E.肾综合征出血热,危重型


正确答案:A

第7题:

流行性出血热属于 ( )

A、无肾综合征的动物源性出血热

B、有肾综合征的动物源性出血热

C、蚊传性出血热

D、蜱传性出血热

E、传播途径不明性出血热


参考答案:B

第8题: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基本知识


参考答案: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其传染源为多宿主性,传播机制复杂;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倾向、肾功能损害为主征,病死率较高,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乙类管理的病种。我国1931年在东北侵华日军中最早发现本病,因病因未明,曾先后以发现的地区命名为"孙吴热"、"黑河热"、"虎林热"等,1942年确立为一种独立的疾病,称为流行性出血热。1997年改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我国是世界上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最高、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从1931年至1988年全国发病近百万人,死亡近4万人。20世纪80年代加强了灭鼠措施,发病率有所下降,但近年又有回升,疫区不断蔓延扩大,是我国对人民健康威胁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汉坦病毒呈圆形或卵圆形,平均直径122nm(78~210nm),病毒颗粒外包双层囊膜,带有不明显的嵴突。根据血清学方法,汉坦病毒分为6个血清型,即:I型:汉坦型,也称野鼠型;Ⅱ型:汉城型,也称家鼠型;Ⅲ型:普马拉病毒型;Ⅳ型:期望山病毒型;V型:maaj1病毒型;Ⅵ型:里奇病毒型。我国流行的是野鼠型(Ⅰ型)和家鼠型(Ⅱ型)两个血清型。汉坦病毒不耐酸,pH 3~5可以灭活。对一般消毒剂、脂溶剂,如酒精、乙醚、氯仿、丙酮等均敏感。对热、紫外线亦敏感,56℃30分即可灭活。人群对汉坦病毒普遍易感,隐性感染产生的抗体滴度低,持续时间短。显性感染后免疫稳固持久,再次感染者极少。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传播途径是动物源性传播,即通过接触宿主动物或通过受其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尘埃传播。其传播方式分为经破损皮肤、消化道及呼吸道三种传播方式。在野鼠型疫区,螨媒叮咬也有一定传播作用。另外,孕妇可经胎盘垂直传播。

第9题: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败血症B.肾综合征出血热C.伤寒D.疟疾SXB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败血症

B.肾综合征出血热

C.伤寒

D.疟疾

E.风湿热


正确答案:C

第10题:

什么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的"三大主征"?"三痛"、"三红"、"五期"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三大主征:发热、出血、肾功能衰竭、肾功能不全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大量蛋白尿。
(2)三痛:为发热期的中毒症状。由于颅内血管充血,眼球周围软组织水肿及肾组织充血,病人感头痛、眼眶痛及腰痛。其中以腰痛最为突出。
(3)三红:由于皮肤粘膜充血及出血。在发病后1~4日,病人的颜面、颈部及上胸部的皮肤潮红,结合膜充血、出血,即所谓"三红",病人常似醉酒貌。在腋下、前胸、软颚常发生出血点,这是流行性出血热较为典型的特征。
(4)五期:流行性出血热的病程可分下列五期:①发热期;②低血压期;③少尿期;④多尿期;⑤恢复期。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