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篇大便难与《腹滿寒疝》篇“痛而闭”有何异同?

题目
问答题
《产后》篇大便难与《腹滿寒疝》篇“痛而闭”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两者的共同点:其症状均为大便不通,病变的部位均在肠、腹部。不同点:产后大便难是由于产后亡血失津,大肠失去濡润,治宜养血滋液,润燥通便。“痛而闭”是由于实热内积,气滞不行以致腹部胀滿疼痛,大便不通所致,故用厚朴三物汤行气通下为治。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风寒束肺证与表寒证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风寒束肺证与表寒证两证虽然都属外感病证,但主兼症状有别。
风寒束肺证以咳嗽、痰稀色白,胸闷气喘为主症。
表寒证以恶寒、发热、脉浮为主症,而咳嗽等肺部症状为次症或缺无。

第2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出自()。

  • A、《赋篇》
  • B、《修身篇》
  • C、《劝学篇》

正确答案:C

第3题:

《金匮要略·产后病脉证并治篇》新产三病,是指:

A.腹痛、汗出、低热。

B.痉、郁冒、大便难。

C.腹痛、呕逆、下利。

D.血晕、小便不 通、发热。

E.大便难、盗汗、自汗。


答案B

第4题:

阴盛则寒与阳虚则寒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相同点:外在均见寒象。
不同点:阴盛则寒是阴邪亢盛有余的实寒病变,外见恶寒、寒战等症,虚象不明显;阳虚则寒是机体阳气绝对虚损,失于温煦所致的虚寒病变,外见畏寒喜温、蜷卧等症,虚象明显。

第5题:

比较《金匮•水气病》篇中防己黄芪汤证与防己茯苓汤证的异同。


正确答案: 异:
1.防己黄芪汤适用水气病风水表虚证。以浮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为主症。其病机是表虚,卫气不固,感受风邪,水湿滞留肌表。防已黄芪汤具有益气固表,利水除湿之功效。方由防己、黄芪、白术、生姜、甘草、大枣组成,其中黄芪益气固表,防己、白术除风祛湿,姜、草、枣调和营卫。
2.防己茯苓汤适用于水气病之皮水脾失健运,水湿停留,阳气郁滞而四肢聂聂动者,以四肢浮肿,肌肉有轻微跳动为主症。防己茯苓汤有通阳化气,表里分消之功效。方由防己、黄芪、桂枝、茯苓、甘草组成。其中防已、黄芪走表祛湿,使水湿从外而解;桂枝、茯苓通阳化气,使水气从小便而去。甘草补中,调和诸药。防己茯苓汤证的肿势较防己黄芪汤证要重,故防己茯苓汤为汗利两法的具体运用,其利水力量较防己黄芪汤为强。
同:
1.防己黄芪汤和防己茯苓汤都适用于水汽病。
2.防己黄芪汤和防己茯苓汤都采用防已、黄芪为主药。

第6题:

《金匮·腹满寒疝病篇》证属腹满实证的方证有厚朴七物汤证、大承气汤证()()


正确答案:厚朴三物汤证;大柴胡汤证

第7题:

“知道易,勿言难。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古之至人,天而不人。”出自()。

  • A、《庄子•杂篇•天下》
  • B、《庄子•杂篇•寓言》
  • C、《庄子•杂篇•列禦寇》

正确答案:C

第8题:

下列哪种产后病与血瘀无关?

A产后血晕

B产后发热

C产后大便难

D产后身痛

E产后恶露不绝


答案:C

第9题:

腹满、寒疝、宿食三病的合篇意义是()

  • A、均由饮食所伤致病
  • B、病位均与胃肠有关
  • C、三病可以相互转化
  • D、皆有腹满或腹痛症
  • E、有的方治可以相互借用

正确答案:B,D,E

第10题:

仲景在《金匮·腹满寒疝病篇》提出治疗寒疝的主药是(),其中寒疝兼表证时,方用()


正确答案:乌头;乌头桂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