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的禁例有哪些!为什么?

题目
问答题
桂枝汤的禁例有哪些!为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据原文,峻汗禁例包括()

  • A、亡血家
  • B、疮家
  • C、喘家
  • D、风家
  • E、衄家

正确答案:A,B,E

第2题:

桂枝汤的禁例有哪些!为什么?


正确答案:《伤寒论》明确指出,桂枝汤的禁例有三:
①太阳伤寒表实证禁用桂枝汤。原文第16条云:“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桂枝汤是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之方,属发汗解表之轻剂,适用于太阳病中风表虚证,临床以汗出恶风、脉浮缓为辨证要点。若病人脉浮紧、发热无汗,此为太阳病伤寒表实证,当用发汗峻剂麻黄汤,而禁用桂枝汤。因为太阳伤寒证是风寒束表,腠理闭塞,桂枝汤发汗之力弱,难以达到宣发腠理而开毛窍之效;同时方中有芍药之酸敛,必不利卫闭营郁之病机,反而会因桂枝温通助阳而使邪热内盛形成变证,故太阳病伤寒表实证,忌用桂枝汤。
②湿热内蕴者禁用桂枝汤:原文第17条云“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酒为熟谷之液,体阴而用阳。嗜酒之人,每多湿热内蕴,即使感受外邪而患太阳中风证,亦不可用桂枝汤。盖桂枝汤乃辛甘温之剂,温助热而甘助湿;湿热之体得甘温之剂,助湿生热则湿热更甚,胃气上逆必引发呕吐等变症。仲景以“酒客”为例,说明湿热内蕴者当禁用桂枝汤。
③里热素盛者禁用桂枝汤:里热之证,禁用辛温之药。桂枝汤乃辛温之剂,里热之人虽患太阳中风证,亦不可用桂枝汤。盖桂枝汤辛温助热,用之必将导致严重后果。张仲景在第19条中,以“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为例,说明中风里热者当禁用桂枝汤。

第3题:

桂枝汤证有哪些兼证?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桂枝汤证的兼证包括六种:桂枝加葛根汤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桂枝加附子汤证、桂枝去芍药汤证、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桂枝新加汤证。具体分述如下:
桂枝加葛根汤证,为太阳中风兼太阳经气不舒,以太阳中风证兼项背拘紧固缩,转动不灵为辨证要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为太阳中风兼肺气上逆,以发热汗出,恶风头痛,咳喘气逆为辨证要点;桂枝加附子汤证为阳虚漏汗兼表证未解,以恶风发热,头痛,汗漏不止,四肢拘急,小便不利为辨证要点;桂枝去芍药汤证为表证未解兼胸阳不振,以胸满,脉促,恶风寒,发热,汗出或不汗出为辨证要点;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为表证未解兼胸阳损伤,以恶寒发热,头痛,有汗或无汗,胸满,脉微为辨证要点;桂枝新加汤证为表证未解兼气营不足,以身疼痛,汗后不减,甚或加重,脉沉迟,或伴恶风寒,发热,汗出为辨证要点。

第4题:

煎服桂枝汤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桂枝汤的煎服法有:
①浓煎1次,分3次温服;
②一服汗出病解,止后服,不必尽剂;
③若不汗,可再服,并缩短服药时间,半天左右将一剂药服完;
④若汪汗出者,可服至二三剂。

第5题:

路基的要求有哪些?为什么?


正确答案: 对路基有要求及原因:
(1)具有足够的强度。因为强度不足会导致变形过大,直接损坏路面的使用质量。
(2)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因为路基建成以后,改变了原地面的天然平衡状态,尤其地质不良地区,会影响路基的稳定性。
(3)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因为季节水温的变化直接影响强度,应保证路基最不利的水温状况下,应具有一定的强度。

第6题:

同姓不婚的禁例始见于()

  • A、夏
  • B、西周
  • C、汉
  • D、唐

正确答案:B

第7题:

麻黄汤的禁例有哪些!为什么?


正确答案:在《伤寒论》中,张仲景通过举例,对麻黄汤的禁例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共有九条原文提示麻黄汤的禁例,归纳起来,有以下三方面:
①阴津亏损者禁用麻黄汤发汗。汗液为阴津所化,血汗同源。麻黄汤是发汗之峻剂,纯发无补,故阴津亏损者虽患太阳伤寒表实证,亦不可用麻黄汤发汗。原文第83条云:“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第86条云:“衄家不可发汗……。”提示素体阴虚,经常咽喉干燥者;或者平素易于衄血之人,又患伤寒时禁用麻黄汤发汗。若误其汗,则可能导致伤阴变证,如“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目旬,不得眠”等。它如第84、50条等,皆是其例。
②阳气虚弱者禁用麻黄汤发汗。阳加于阴为之汗,故阳气亏虚者虽患太阳伤寒表实证,亦不可用麻黄汤峻汗。原文第49条:“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提示太阳病误下,表寒未解,且损伤里阳时,即禁用麻黄汤发汗。若误用之,则有汗出亡阳之虞。89条“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以脾胃阳虚而患伤寒表实证者,误用麻黄汤发汗后,表证虽罢,但更伤里阳,必致呕逆吐蛔变证为例,提示阳虚里寒者禁用辛温峻剂发汗。它如第88条,亦是其例。
③气血阴阳俱虚者禁用麻黄汤发汗。原文第87条云“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长期患慢性失血性疾病,或突然大出血之人,必然阴血虚损,气随血脱,而气血两虚,即使患了风寒表实证,亦不可轻用麻黄汤发汗。若误发其汗,必犯虚虚之戒,而出现寒栗而振等变证。85条“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发汗则痓。”久患疮疡,流脓出血过多,致气血俱伤,虽有伤寒身痛亦不可用麻黄汤峻发其汗。若误发其汗,则更伤气血,使筋脉失养而发生筋脉抽搐,肢体拘挛的变证。
总之,麻黄汤是辛温发汗解表之峻剂,临床只宜用于太阳伤寒表实而正气不虚者。若血虚、阴亏、气虚、阳虚、气血阴阳俱虚之人,虽患伤寒表实证,皆禁用麻黄汤发汗。

第8题:

桂枝汤的禁例有()

  • A、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
  • B、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
  • C、凡服桂枝汤吐者
  • D、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
  • E、酒客病及内蕴湿热者

正确答案:A,C,E

第9题:

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为什么要等量?其配伍意义何在。


正确答案:桂枝汤证的病机是营弱卫强。营中阴气本虚,桂枝辛散,过用则温燥伤阴;卫中邪气强,白芍酸敛,量多则敛邪。二药用量相等,一散一收,使桂枝辛散而不伤阴,白芍酸敛不碍邪,于解表中寓敛汗养阴之意,和营中有调卫散邪之功,使表邪得解,营卫调和。

第10题:

桂枝汤的禁忌证有哪些?为什么?


正确答案: 桂枝汤的禁忌证有:
①伤寒表实证(见原文第16条),避病重药轻;
②湿热内蕴、阳热内盛、脓毒内伏者(见原文第17、19条),因桂枝汤辛甘温,辛温能助热,甘能助湿,以热治热,徒生变证;
③若其人气不上冲者(见原文第15条),太阳表邪内陷,变证已成,则无解表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