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天疱疮免疫病理特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天疱疮免疫病理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根尖周炎的免疫病理特点。


正确答案: 根管内的细菌及细菌代谢产物、局部坏死组织,均有抗原性。某些根管治疗药物经与蛋白结合也具有抗原性。这些抗原均可引发根尖周免疫应答或变态反应。根尖周炎症组织中存在免疫活性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等均参与了免疫应答。此外,根尖周组织中检测到IgG、IgA、IgM、IgD、IgE等免疫球蛋白。

第2题:

牙周病的免疫病理过程及特点。


正确答案:1.初期:
①菌斑积聚2~4天的边缘龈急性炎症。
②病损局限在龈沟及邻近的结合上皮和结缔组织。
③特征是上皮下血管炎,局部血管扩张,液体渗出,血管外间隙可见免疫球蛋白(特别是IgG)、补体和多形核粒细胞。在结合上皮与邻近的结缔组织也有少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
2.早期:
①菌斑积聚的4~7天。
②大量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以T细胞占多数。
③活化的淋巴细胞能释放一定量的淋巴因子,促进白细胞聚集和淋巴细胞增殖。
3.确立期:
①菌斑积聚的2~3周。
②中性粒细胞渗出及浆细胞浸润明显增多
③新活化的淋巴细胞持续不断进入炎性病灶,进一步分化为浆细胞,并产生IgG、IgA以及少量IgM
④确立期病损中的免疫应答反应虽有助于清除细菌,但也加剧了局部组织的破坏
4.晚期:
①慢性连续的免疫病理损伤过程
②龈沟液中出现高浓度的IgG、IgA、IgE结缔组织中出现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
③牙周胶原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明显

第3题:

HSV感染的免疫病理特点包括:(),(),()。


正确答案:细胞毒作用;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第4题:

简述天疱疮免疫病理特点。


正确答案: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棘细胞间有IgG和C3沉积,呈网状分布。
寻常型和增殖型沉积在棘层下方,落叶型和红斑型沉积在棘层上方甚至颗粒层。 间接免疫荧光检查,大多数血清中存在天疱疮抗体。

第5题:

简述大疱性类天疱疮免疫病理特点。


正确答案:直接免疫荧光,90%以上可见IgG和C3在基底膜带呈线状沉积。 盐裂皮肤可见IgG和C3沉积于盐裂皮肤的表皮侧。

第6题:

关于疱疹样天疱疮,叙述正确的有()。

  • A、本病特点是皮肤损害类似疱疹样皮炎
  • B、组织病理学为嗜碱粒细胞海绵形成
  • C、免疫病理学检查符合天疱疮的改变
  • D、氨苯枫或雷公藤有较好的疗效
  • E、本病预后一般较好

正确答案:A,C,D,E

第7题:

简述SCLE临床表现及免疫病理。


正确答案:丘疹鳞屑型:开始为小丘疹,渐扩大形成大小形状不一的红斑或斑块,上覆薄层非黏着性鳞屑,似鳞屑病样或糠疹样。
环形红斑型:由小红斑或小丘疹逐渐扩大,中央消退,外周为轻度隆起浸润的环形或弧形水肿性红斑。
L.BT皮损处表皮真皮交界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不规则颗粒状线形沉积。10-25%患者正常皮肤LBT阳性。

第8题:

简述牙周病的免疫病理过程。


正确答案:1)初期:菌斑积聚2-4天,宿主对菌斑抗原的保护性炎症,以趋化吞噬为主,边缘龈急性炎症,病损局限在龈沟及邻近的结合上皮和结缔组织,上皮下血管炎。
2)早期:菌斑积聚4-7天,初期病损部位大量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
3)确立期:菌斑集聚2-3周,中性粒细胞渗出及浆细胞浸润明显增多,范围扩大至结缔组织渗出的血管周围和胶原纤维束之间,加剧了局部组织破坏。
4)晚期:典型的牙周炎,龈沟液中出现高浓度的IgG、IgA、IgE、补体以及大量的多形核粒细胞,结缔组织中出现大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浸润,牙周胶原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明显。

第9题:

简述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特点。


正确答案:多见于60岁以上老人,好发于胸腹部和四肢近端及手、足部。
典型皮损为在外观正常的皮肤或红斑基础上出现紧张性厚壁水疱或大疱,不易破,破溃后糜烂面常覆以痂或血痂。尼氏征阴性。

第10题:

口腔先于皮肤发生水疱是哪种天疱疮的特点()

  • A、红斑型天疱疮
  • B、落叶型天疱疮
  • C、增殖型天疱疮
  • D、寻常型天疱疮
  • E、IgA型天疱疮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