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引起生物体发生电离现象的是()

题目
单选题
不能引起生物体发生电离现象的是()
A

激光

B

X线

C

γ射线

D

质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由于溶液浓度及组成发生变化,而引起测定的吸光度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

A、电离效应

B、基体效应

C、化学干扰

D、光谱干扰


参考答案:B

第2题:

波长>()不足以引起生物体电离的电磁辐射。

A.100nm

B.150nm

C.200nm


参考答案:A

第3题:

电离辐射是指能使受作用物质发生电离现象的辐射,即波长<200nm的电磁辐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波长大于100nm的电磁波,由于其能量低,不能引起水和组织的电离。故称之为()。

  • A、非电离辐射
  • B、电离辐射
  • C、红外辐射

正确答案:A

第5题:

非电离辐射是指量子能量小于( )eV的不足以引起生物体电离的电磁辐射

A.10
B.11
C.12
D.13
E.14

答案:C
解析:

第6题:

电离辐射的递传效应是因为辐射在生物体内产生自由基造成了()

A.机体温度升高

B.电离局部采集

C.生物体具有了放射性

D.染色体畸变,DNA受损

E.分子内能转移


正确答案:D

第7题:

电磁辐射的量子能量水平达到( )eV以上时,会对生物体产生电离作用,称为电离辐射。

A.8

B.10

C.12

D.15


正确答案:C
波长短、频率高,辐射的量子能量大,生物学作用强。量子能量水平达到12eV以上时,对生物体有电离作用,可导致机体损伤,这类电磁辐射称为电离辐射。量子能量小于12eV的电磁辐射不足以引起生物体电离,称为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均属于电磁辐射。 

第8题:

心理现象的发生具有以下哪个特点

A、生物体能接受外界刺激时,就产生了心理现象

B、生物体对于外界反应具有感应性,表明出现了心理现象

C、生物体对于具有生物学意义的信号能做出反应时,表明发生了心理现象

D、一切有生命的物质都具有心理现象


正确答案:C

第9题:

不能引起生物体发生电离现象的是()

  • A、激光
  • B、X线
  • C、γ射线
  • D、质子

正确答案:A

第10题:

生物体受电离辐射后,按时间先后发生哪几个阶段变化?


正确答案:(1)物理阶段;(2)化学阶段;(3)生物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