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灭活抗菌药的酶
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
细菌荚膜、芽孢生成
抗菌药物通透障碍
细菌代谢途径改变
第1题: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易产生耐药性,其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为()
第2题:
细菌耐药性机制
第3题:
试举例说明细菌通过哪些机制产生耐药性。
第4题:
细菌耐药性的几种表现(细菌耐药的机制)
第5题:
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机制有哪些?临床如何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第6题:
下列有关细菌耐药的基本机制,描述不正确的是()。
第7题:
细菌耐药性监测是监测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性发生情况,主要包括哪些重要的耐药细菌的分离率?
第8题:
A、产生抗菌药物活化酶
B、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
C、抗菌药物的使用导致细菌发生耐药性基因突变
D、细菌对药物的主动外排
E、细菌细胞壁通透性的改变
第9题:
细菌耐药性发生机制不包括()
第10题:
试述细菌耐药性发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