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经鼻、口腔吸痰法的注意事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经鼻、口腔吸痰法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无菌原则;吸痰时间不宜过长;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 3-5 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用一次;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应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并注意痰液的性质、颜色、量。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吸痰法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1)只在必要时吸痰而非常规吸痰。
(2)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吸痰时必须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每次均需要更换无菌吸痰管。
(3)在吸痰前后可通过加大氧浓度来增加病人的供氧量,在吸痰过程中严格掌握吸引时间,一般以每次不超过15S为宜。
(4)吸痰动作轻柔,插吸痰管过程中禁止吸痰,吸引时禁止反复上下提拉吸引管,负压吸引压力不应太大,一般在10.7——16.0kPa(80——120mmHg)之间。
(5)痰液粘稠者可先行稀释痰液,或变换体位、拍背等使痰液容易吸出。
(6)吸痰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心率、心律、动脉压、氧饱和度和病人的呼吸及缺氧状况等。
(7)吸引瓶内的吸出液至半瓶时应倾倒冲洗,以免液体进入电机吸引器内造成损坏,或进入中心负压管内。
(8)若使用电动吸引器应专人保管,做好清洁保养工作,定期检查其效能,搬运时避免剧烈震动。

第2题:

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时的注意事项

A、调节吸引负压不要超过19.6kPa

B、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

C、吸痰时避免用吸引口腔的吸痰管再吸引气管

D、吸痰前应翻身,拍背,使痰液从周边肺野向中心集中

E、吸痰前后应适当提高吸及氧浓度


参考答案:ABCDE

第3题:

简述吸痰时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严格无菌技术;吸痰管插入深度为15~20cm为宜,吸深部的痰液时,吸痰管插入气管深部后,要左右旋转向上提拉以吸净痰液;吸痰管一次一根,不可重复使用,以免交叉感染;每次抽吸时间<15秒,一次未吸净,隔3~5分钟再吸;吸引的负压:成人<33.3kPA,小儿<133.3kPA。

第4题:

将吸痰管经患者鼻腔或口腔插入,动作轻柔,插管深度为:()cm。


正确答案:9-15

第5题:

关于经鼻腔吸痰法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

A、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吸痰一次应更换吸痰管

B、 吸痰动作轻柔,防止呼吸道黏膜损伤

C、痰液黏稠时,可配合叩击、蒸气吸入、雾化吸入,提高吸痰效果

D、贮液瓶内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不得超过90%


答案:D

第6题:

机械通气病人吸痰时的注意事项( )

A.调节吸引负压不要超过19.6KPa

B.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

C.吸痰时避免用吸引口腔的吸痰管再吸引气管

D.吸痰前应翻身.拍背,使痰液从周边肺野向中心集中

E.吸痰前后应适当提高吸入氧浓度


正确答案:ABCDE

第7题:

机械通气病人吸痰时的注意事项

A、调节吸引负压不要超过19.6kPa

B、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5秒

C、吸痰时避免用吸引口腔的吸痰管再吸引气管

D、吸痰前应翻身、拍背,使痰液从周边肺野向中心集中

E、吸痰前后应适当提高吸入氧浓度


参考答案:ABCDE

第8题:

经鼻/口腔吸痰操作的注意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s,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min,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
3.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叩背、雾化吸人;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发给、心率下降等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4.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及痰量。

第9题: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使用前必须检查吸痰管和排气管,不能接错,检查电源、电压与吸引器的电压是否相符,检查管道连接是否紧密。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治疗盘内吸痰用物每日更换1~2次,吸痰导管每次更换,吸口腔分泌物后应更换吸痰管再吸气管内分泌物。
3.储液瓶内应先放入100mL消毒液,瓶内吸入液不宜过满,应及时倾倒。储液瓶和连接胶管每天进行清洁消毒。

第10题:

经鼻/口腔吸痰时应当注意()

  • A、经口腔吸痰时,应指导患者张口,鼓励咳嗽
  • B、口腔吸痰困难时,可由鼻腔插管到咽部、气管,将分泌物吸尽
  • C、为昏迷患者吸痰时,可使用压舌板或口咽气道帮助其张口
  • D、对有颅底骨折或鼻中隔弯曲的患者不宜从鼻腔吸引
  • E、吸痰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反应

正确答案: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