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SCLE临床表现及免疫病理。

题目
问答题
简述SCLE临床表现及免疫病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停经、腹痛及阴道流血。


正确答案: (1)停经:一般都有停经史。约有25%无明显停经史。应详细询问病史,若有腹痛与阴道不规则流血的生育期妇女,即使无停经史亦不能完全除外输卵管妊娠。
(2)阴道流血:常表现为短暂停经后出现不规则流血,量少,点滴状,色暗红或深褐色。部分患者阴道流血量较多,似月经量,约5%患者表现为大量阴道流血。
(3)腹痛: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时,患侧下腹表现为隐痛或胀痛。输卵管妊娠破裂时,突感患侧下腹部撕裂样剧痛,疼痛为持续性或阵发性;血液积聚在直肠子宫陷凹而出现肛门坠胀感(里急后重);出血多时可流向全腹而引起全腹疼痛,恶心呕吐;血液刺激横膈,出现肩胛部放射痛(称为Danforth征)。腹痛可出现于阴道流血前或后,也可与阴道流血同时发生。
(4)晕厥和休克:若破裂引起腹腔内急性出血及剧烈腹痛,患者很快处于休克状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快而细弱、血压下降。休克程度取决于内出血速度及出血量,与阴道流血量不成比例。体温一般正常,休克时略低,腹腔内积血被吸收时略高,但一般不超过38℃。
(5)腹部体征:出血量不多时,患侧下腹明显压痛、反跳痛,轻度肌紧张;出血较多时可见腹膨隆,全腹压痛及反跳痛,但压痛仍以输卵管妊娠处为甚,移动性浊音阳性。
(6)盆腔体征:妇科检查可见阴道少量血液,后穹饱满、触痛;宫颈举痛明显,有血液自宫腔流出;子宫略增大、变软,内出血多时检查子宫有漂浮感;子宫后方或患侧附件扪及压痛性包块,边界多不清楚,其大小、质地、形状随病变差异而不同。包块过大时可将子宫推向对侧,如包块形成过久,机化变硬,边界可逐渐清楚。

第2题:

简述SCLE临床表现及免疫病理。


正确答案:丘疹鳞屑型:开始为小丘疹,渐扩大形成大小形状不一的红斑或斑块,上覆薄层非黏着性鳞屑,似鳞屑病样或糠疹样。
环形红斑型:由小红斑或小丘疹逐渐扩大,中央消退,外周为轻度隆起浸润的环形或弧形水肿性红斑。
L.BT皮损处表皮真皮交界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不规则颗粒状线形沉积。10-25%患者正常皮肤LBT阳性。

第3题:

简述高血压危象的临床表现及预后


参考答案:(1)在高血压病程中,由于交感神经活动亢进,血中儿茶酚胺增高致全身细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痉挛,血压明显升高,出现剧烈头痛、烦躁、眩晕、心悸、气急、多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或潮红及视力模糊等症状。(2)严重者可出现心绞痛、肺水肿或高血压脑病。(3)血压以收缩压显著升高为主(可达260mmHg),也可伴舒张压升高(120mmHg以上)。(4)发作历时短暂,控制血压后病情可迅速好转,但易复发。

第4题:

简述局麻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防治原则。


正确答案:临床表现芬为分为兴奋型和抑制型。兴奋型: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兴奋,轻度:精神紧张、耳鸣、多语好动、口舌麻木、头晕、定向障碍、HR增快;中度:烦躁不安、恐惧、主诉气促、心率血压升高;重度:缺氧、呼吸增快、心率血压升高、肌张力增高、面部和四肢肌震颤、可出现抽搐或惊厥和呼吸循环衰竭。抑制型: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进行性抑制,轻度:神志淡漠、嗜睡或神志突然消失;中度:呼吸浅而慢,可有呼吸暂停;重度:脉搏徐缓、心率慢于50bpm、心律失常、血压降低、心搏停止。防治原则:立即停止给药;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面罩给氧、气管内插管和人工呼吸;药物止痉:地西泮0.1-0.2mg/kg、硫喷妥钠1-2mg/kg、肌松药如琥珀胆碱;循环:血容量、血管活性药物、发生呼吸心跳骤停者应紧急CPCR。

第5题:

简述天疱疮免疫病理特点。


正确答案: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棘细胞间有IgG和C3沉积,呈网状分布。
寻常型和增殖型沉积在棘层下方,落叶型和红斑型沉积在棘层上方甚至颗粒层。 间接免疫荧光检查,大多数血清中存在天疱疮抗体。

第6题:

牙周病的免疫病理过程及特点。


正确答案:1.初期:
①菌斑积聚2~4天的边缘龈急性炎症。
②病损局限在龈沟及邻近的结合上皮和结缔组织。
③特征是上皮下血管炎,局部血管扩张,液体渗出,血管外间隙可见免疫球蛋白(特别是IgG)、补体和多形核粒细胞。在结合上皮与邻近的结缔组织也有少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
2.早期:
①菌斑积聚的4~7天。
②大量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以T细胞占多数。
③活化的淋巴细胞能释放一定量的淋巴因子,促进白细胞聚集和淋巴细胞增殖。
3.确立期:
①菌斑积聚的2~3周。
②中性粒细胞渗出及浆细胞浸润明显增多
③新活化的淋巴细胞持续不断进入炎性病灶,进一步分化为浆细胞,并产生IgG、IgA以及少量IgM
④确立期病损中的免疫应答反应虽有助于清除细菌,但也加剧了局部组织的破坏
4.晚期:
①慢性连续的免疫病理损伤过程
②龈沟液中出现高浓度的IgG、IgA、IgE结缔组织中出现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
③牙周胶原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明显

第7题:

简述大疱性类天疱疮免疫病理特点。


正确答案:直接免疫荧光,90%以上可见IgG和C3在基底膜带呈线状沉积。 盐裂皮肤可见IgG和C3沉积于盐裂皮肤的表皮侧。

第8题:

简述牙周病的免疫病理过程。


正确答案:1)初期:菌斑积聚2-4天,宿主对菌斑抗原的保护性炎症,以趋化吞噬为主,边缘龈急性炎症,病损局限在龈沟及邻近的结合上皮和结缔组织,上皮下血管炎。
2)早期:菌斑积聚4-7天,初期病损部位大量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
3)确立期:菌斑集聚2-3周,中性粒细胞渗出及浆细胞浸润明显增多,范围扩大至结缔组织渗出的血管周围和胶原纤维束之间,加剧了局部组织破坏。
4)晚期:典型的牙周炎,龈沟液中出现高浓度的IgG、IgA、IgE、补体以及大量的多形核粒细胞,结缔组织中出现大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浸润,牙周胶原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明显。

第9题:

简述雀斑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正确答案:临床表现:
(1)多5岁左右发病。
(2)好发于颧部及鼻背,严重者发展至颈肩、胸背上部及前臂和手臂。
(3)典型皮损为1-2mm左右淡褐色斑疹,圆形或不规则状,数目十余个至上百个,散在不融合。
(4)颜色在日晒后加重。
(5)常有家族史。
(6)组织病理学示表皮基底层色素增加。
治疗:避免日晒、532nm或1064nm脉冲燃料激光。

第10题:

简述HSE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HSE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1)临床表现①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前驱期可有呼吸道感染、发热、乏力、头痛、肌痛、嗜睡、呕吐、肌痛等症状。②多急性起病,约25%患者可有口唇疱疹史。发病后患者体温可高达38.4~40.0℃,并有头痛、轻微的意识和人格改变。③随着病情进展,精神症状逐渐突出,可出现幻觉、妄想、谵妄、木僵等,约15%患者因精神症状而就诊于精神科。④神经系统症状多种多样,可表现为偏盲、偏瘫、失语、眼肌麻痹、共济失调、肌阵挛或其他锥体外系症状,或出现癫痫发作,常有颅内压增高,严重者可致脑疝形成。⑤病程为数日至1~2个月。
(2)鉴别诊断①结核性脑膜炎:起病缓慢,结核中毒症状,头痛明显,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可呈毛玻璃样或黄色,细胞数、蛋白增高,糖和氯化物下降明显。②化脓性脑膜炎:起病急,畏寒、高热、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显著,脑脊液压力明显增高,外观混浊,细胞数显著增加,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增高,糖和氯化物下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