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血穿刺何时进行?应有作哪些准备?术后应如何护理?

题目
问答题
脐血穿刺何时进行?应有作哪些准备?术后应如何护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经皮穿刺肾活组织检查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术前护理措施:
(1)向患者解释检查的目的及意义,消除其恐惧心理;
(2)教会患者练习憋气及在床上解大小便;
(3)遵医嘱做好术前的各项检查,并了解有无出血倾向、严重的贫血及肾功能状况。
术后护理措施:
(1)注意压迫穿刺部位;
(2)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6小时,以后根据血压及尿量颜色可以考虑翻身侧卧,但必须卧床24小时;
(3)注意术后有无腰痛、腹痛,密切观察血压、脉搏、体温及尿液的颜色;
(4)瞩患者多饮水,避免血块堵塞尿路。以少量多次饮用为宜;
(5)术后使用止血药及抗生素3天;
(6)尿液颜色正常者24小时至1周内可轻微活动,2周内避免剧烈活动,1月内不作剧烈运动。

第2题:

食管癌患者临床症状有哪些?如何进行术后饮食护理?


正确答案: 临床症状:
(1)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在吞咽粗硬食物时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觉,包括梗咽感、胸骨后烧灼样疼痛。
(2)中晚期:进行性吞咽困难为其典型症状,可伴有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持续胸痛或背痛为晚期症状。
术后饮食护理要点:
(1)禁饮、禁食3~4日,禁食期间持续胃肠减压,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
(2)术后3~4日待肛门排气、胃肠减压引流量减少后,拔出胃管,试饮少量水。
(3)术后5~6日可给全清流质,每2h100ml,每日可达6次。
(4)术后3周内若无特殊不适可逐渐过渡到普食,进食时应注意少量多餐,细嚼慢咽,不宜过多、过快,避免进食生、冷、硬食物。
(5)进食时采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嘱患者饭后2h勿平卧,睡眠时将床头抬高,以防胃液反流。

第3题:

在进行护理实施前护士应做哪些准备?( )


正确答案:护理实施前应做的准备有: (1)重新评估护理对象的病情 (2)检查与修改护理计划。 (3)准备实施护理措施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4)决定是否需要其他人员的帮助。 (5)准备服务对象及环境。 

第4题:

胃癌术后如何进行胃管护理?


正确答案:(1)保存胃管负压引流通畅,胃管与引流管衔接处玻璃管口径要大,防止凝块堵塞管道。
(2)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如引流出鲜红色血液,每小时超过200毫升者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3)每日给予口腔护理。
(4)若管道堵塞用生理盐水冲洗,胃手术者冲洗压力宜低,每次20毫升。
(5)肠蠕动恢复,肝门排气后可拔除胃管。

第5题:

髋关节成形术后早、中、晚期有哪些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应如何护理?


正确答案: 1.早期并发症是术中血管、神经的损伤,出血及血肿的形成,肢体不等长等;
2.中期并发症是转子不愈合和移位等;
3.晚期并发症异位骨化、假体松动等。
感染、脱位、和股骨骨折可发生于早、中、晚各期;血栓栓塞可见于早期和中期。深静脉血栓形成为最常见的并发症,护理术后应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应注意观察肢体有无肿胀,肢端皮肤颜色、温度及有无异常感觉、有无被动牵拉足趾痛。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发现以上情况应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继发肺栓塞。高龄、肥胖、心功能不全、长期制动等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对此类患者可使用下肢静脉泵、足底泵或口服阿司匹林、华法林、低分子右旋糖酐、肝素等药物预防。同时要密切观察皮肤黏膜的出血情况,定时检测凝血酶原时间,预防突发性出血。

第6题:

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术临床有哪些方法?如何实施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


正确答案: 1.方法:喷洒止血法、凝固止血法、注射止血法、结扎法、止血铗止血法
2.术前准备:准备好内镜及其各种辅助设备,注射器、硬化剂和其他各种喷洒止血剂及止血夹等以备应用。对急性出血病人,应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纠正低血容量,正确给予输血,输冻干血浆及血小板浓缩制剂,争取4~6h内稳定血液动力学指标。为了尽快止血,可在硬化剂治疗之前,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和垂体后叶素或善得定静脉滴注等止血方法。
3.术后护理:遵医嘱禁食,次日以后可进半量或少量流质饮食。观察呕吐物及排泄物的性质、次数、量,以确定出血是否已停止。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和神志、意识有无变化。注意有无并发症前驱症状。

第7题:

如何对容器进行定期检验?检验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正确答案: 使用容器的单位必须对容器进行检验,并将容器年度检验计划报送当地劳动部门备案。容器的定期检验应由省、市、自治区劳动部门授权的检验单位进行。从事检验工作的人员应经当地劳动部门考核批准。检验单位对容器进行检验,应由设备技术人员、主管容器的安全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共同负责,对三类容器进行全面检验应有当地部门或劳动部门授权的单位代表参加。容器的定期检验分为外部检验、内外部检验和全面检验。检验周期应根据容器的技术状况和使用条件,由使用单位自行确定,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外部检验,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每六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验。容器定期检验前,应做好以下工作:
①将容器内部介质排净,用盲板隔断与其连接的设备和管道,并应有明显的隔断标记;
②对盛装易燃、有毒、剧毒或窒息性介质的容器,必须经过置换、中和、消毒、清洗等处理,并取样分析以保证容器空间易燃或有毒介质的含量符合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第32条规定;
③必须切断与容器有关的电源;④将容器的人孔全部打开,拆除容器内件,清除内壁的污物;
⑤有关人员进入容器内检验时,应使用电压不超过24伏的低压防爆灯,在容器外部还必须有人监护。检验仪器和修理工具的电源电压超过36伏时,必须采用绝缘良好的软线和可靠的接地线。

第8题:

术前讨论应全面、具体。围绕术前准备情况、()、()、()进行讨论;必要时请护士长参加,提出术后护理应注意的事项及护理要求


正确答案:手术指征;手术方案;可能出现的意外及防范措施

第9题:

内镜下息肉摘除术有哪些适应证?如何实施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


正确答案: (1)适应证:包括各种大小的有蒂息肉,直径小于2cm的无蒂息肉和多发性息肉(数目较少、散在分布)等。
(2)术前准备:了解息肉部位、大小、性质和数目等,病人术前8h空腹和清洁肠道,结肠息肉摘除术前禁用甘露醇准备肠道。术前需检查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准备好内镜及其息肉摘除术的各种辅助设备,术前按医嘱应用镇静和解痉药物。
(3)术后护理:术后应卧床休息4~6h,较大的息肉切除后或儿童病人需住院卧床休息观察1~2天。一般病人应避免过度体力活动1~2周,有腹痛及便血者应立即来院诊治。摘除结肠息肉者,术后2天内进软而少渣饮食;摘除胃息肉者,术后进流质l天,继后进无渣半流质3天,1周内忌粗糙饮食。摘除结肠息肉者,术后2周内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大便干结和增加腹压因素。

第10题:

经皮脐血管穿刺术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向孕妇说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2)嘱孕妇若有腹痛、阴道出血、阴道流液、胎动异常等及时就诊。
(3)禁止性生活2周。
(4)预约2周后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