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休克的一般监测包括哪些指标,有何意义?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休克的一般监测包括哪些指标,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休克的一般监测包括:
A.意识状态可反映脑组织血循环情况;
B.皮肤和肢体表现可反映微循环及末梢循环;
C.脉搏和血压:脉率增快多出现在血压下降之前,是休克的早期诊断指标。血压下降,收缩压小于90mmHg、脉压小于20mmHg是休克存在的表现;血压回升、脉压增大则是好转的征象。
D.呼吸:呼吸深快表示有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小于百分之九十,动脉血氧分压小于60mmHg,吸入纯氧后仍无明显升高,提示有急性呼吸衰竭(ARDS)。潮式呼吸则常提示合并有脑水肿及颅内高压。
E.尿量是反应肾血流量灌注情况的很有价值的指标,也能反应生命器官的血流灌注情况。尿量<30ml分,比重高,则提示血容量不足。如尿量<20ml/分时,比重低且恒定在1.010左右,尿中有管型,则提示有急性能衰竭。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评估休克病人时应观察和监测哪些指标?


正确答案: 观察意识和表情、皮肤色泽及温度、血压与脉压、脉搏、呼吸、体温、尿量及尿比重。监测辅助检查:周围血检查、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乳酸盐测定、血浆电解质测定、DIC的监测、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心排血量和心脏指数等。

第2题:

试述休克的一般监测指标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精神状态,反映脑组织血液灌流和全身循环状况;皮肤温度、色泽,体表灌注情况的标志;血压,是血容量、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等三要素的客观指标;脉率,脉率变化多出现在血压变化之前,比血压更灵敏;尿量,反映肾血液灌注情况和肾功能的变化。

第3题:

企业监测指标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包括:
(1)资产负债指标:资产负债率、货币资金、存货、产成品、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长期借款、银行贷款等;
(2)损益指标:产值、销售收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润、上缴税金等;
(3)其他指标:其他与国库收支统计分析相关的企业监测指标,如欠税、欠息。

第4题:

简述肺容量监测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1)潮气量;
(2)肺活量;
(3)肺泡通气量;
(4)功能残气量。

第5题:

休克的一般监测指标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精神状态,是脑组织血液灌流和全身循环状况的反映;
②皮肤温度、色泽,是体表灌流情况的标志;
③血压;
④脉率;
⑤尿量,是反映肾血液灌注情况的有用指标。

第6题:

【急症监测】: 男性,右小腿外伤后1小时来诊。出血量不详。查体:BP:100/60mmHg,HR:130次/min 提问:是否休克?休克指数:130/100=1.3 循环监测的主要参数有哪些?呼吸功能监测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意义? 营养支持的适应症及分类。


正确答案:

第7题:

休克的定义和一般监测项目有哪些?


正确答案: 定义: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是多病因的综合症。一般监测项目:
①精神状态
②皮肤温度光彩
③血压
④脉率
⑤尿量。

第8题:

药物肾上腺毒性作用的主要评价指标有哪些?这些指标有何意义?


正确答案: 1.肾上腺重量测定。
主要用于长期毒性实验。中毒程度与肾上腺重量之间不呈明显正比关系,故本指标在判断中毒程度上缺乏定量意义。
2.肾上腺内抗坏血酸(Vit C)含量测定。
A.CTH剂量、应激强度与Vit C下降的对数值成正比。急性中毒时,肾上腺内Vit C含量是评价肾上腺功能活动的灵敏、可靠的指标,比重量敏感;但慢性中毒时,其含量不宜作为评价肾上腺功能活动的指标。
3.肾上腺内胆固醇含量测定(与Vit C意义类似)。
中毒性应激反应时,皮质内的胆固醇含量明显下降。下降的幅度有应激反应强度成正相关,是简单、可靠的评价肾上腺皮质功能活动的指标。一般仅适用于急性中毒。 
4.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
皮质激素浓度的增加能引起血循环中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减少,而且减少的百分率与剂量明显相关。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能评价肾上腺皮质功能活动的情况。

第9题:

简述休克的一般监测和特殊监测项目。


正确答案: 休克的一般监测包括:(1)精神状态(2)皮肤温度、色泽(3)血压(4)脉率(5)尿量。
特殊监测项目有:(1)中心静脉压(2)肺毛细血管楔压(3)心排出量、心脏指数(4)动脉血气分析(5)动脉血乳酸盐测定(6)DIC检测(7)胃肠内PH值测定。

第10题:

潜在需求的状况一般包括哪些类型?对企业经营有何意义?


正确答案: 1)是指消费者有购买愿望,也有愿望的产品或服务,但暂时没有现实购买力,从而造成需求潜在心理,不能马上得以实现的心理状况。→(暂时没有购买力的需求)采取“及时营销”的对策。
2)是指有购买愿望,也有购买力,但暂时没有愿望的产品或服务的状况。→(暂时没愿望产品的需求)采取“调查营销”的对策。
3)是指消费者暂时没有购买愿望的心理状况。→(暂时没购买愿望的需求)采取“创造营销”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