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9g、独活6g、羌活3g、防风3g、白芷3g、细辛3g、当归6g、白芍6g、川芎6g、生地黄3g、熟地黄3g、白术3

题目
问答题
秦艽9g、独活6g、羌活3g、防风3g、白芷3g、细辛3g、当归6g、白芍6g、川芎6g、生地黄3g、熟地黄3g、白术3g、茯苓3g、甘草6g;水煎服;并说明其功用、主治病证及证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贵重药物临床用量是

A、0.03~0.6g

B、0.3~1g

C、1~3g

D、3g~6g

E、6g~9g


参考答案:B

第2题:


处方:罂粟壳(炙)6g,陈皮6g,诃子(去核)6g,砂仁(后下)3g,甘草(炙)3g。

调配以上处方,关于罂粟壳正确的是
A.不得配方使用
B.必须单包,不得混入群药
C.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
D.处方留存2年备查
E.每张处方不得超过9g

答案:C
解析:
DCE罂粟壳有麻醉作用,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罂粟壳每日用量为3~6g,临床应用时应严格遵守。按麻醉药品相关管理规定,罂粟壳只供医疗配方使用,每张处方罂粟壳不超过三日量18g,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处方保存三年备查,配方时必须混入群药,且不允许单味零售。此外,罂粟壳有易成瘾性故不宜常服,儿童、孕妇禁用,运动员慎用。

第3题:

养血安神丸用法用量正确的是()

A.口服,一次6g,一日3次

B.口服,一次3g,一日1次

C.口服,一次3g,一日3次

D.口服,一次6g,一日1次


答案:A

第4题:

秦艽9g、独活6g、羌活3g、防风3g、白芷3g、细辛3g、当归6g、白芍6g、川芎6g、生地黄3g、熟地黄3g、白术3g、茯苓3g、甘草6g;水煎服;并说明其功用、主治病证及证候。


正确答案:此方为大秦艽汤去石膏、黄芩。方中以秦艽为君,以祛风通络。羌活、独活、防风、白芷、细辛以助君药疏风散邪,共为臣药。生地、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养血活血,并制诸风药之温燥;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以生血,以上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兼使药之用。合而用之,共成疏风养血、活血通络之剂,主治风邪初中经络证,症见口眼喁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微恶风寒、舌淡苔白、脉浮细。

第5题:


处方:罂粟壳(炙)6g,陈皮6g,诃子(去核)6g,砂仁(后下)3g,甘草(炙)3g。

罂粟壳的成人每日常用量是
A.25~30g
B.18~24g
C.9~15g
D.3~6g
E.0.5~1g

答案:D
解析:
DCE罂粟壳有麻醉作用,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罂粟壳每日用量为3~6g,临床应用时应严格遵守。按麻醉药品相关管理规定,罂粟壳只供医疗配方使用,每张处方罂粟壳不超过三日量18g,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处方保存三年备查,配方时必须混入群药,且不允许单味零售。此外,罂粟壳有易成瘾性故不宜常服,儿童、孕妇禁用,运动员慎用。

第6题:

细辛入汤剂的用量是

A、3~10g?
B、1~3g?
C、0.5~1g?
D、2~5g?
E、3~6g?

答案:B
解析:
细辛内服:汤剂,1~3g;粉末,0.5~1g。外用:适量,研末吹鼻、塞耳、敷脐,或调涂。亦可煎汤含漱。

第7题:


处方:罂粟壳(炙)6g,陈皮6g,诃子(去核)6g,砂仁(后下)3g,甘草(炙)3g。

发药交代时,不是需要交代的使用注意是
A.不宜常服
B.孕妇禁用
C.儿童禁用
D.运动员慎用
E.老年人禁用

答案:E
解析:
DCE罂粟壳有麻醉作用,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罂粟壳每日用量为3~6g,临床应用时应严格遵守。按麻醉药品相关管理规定,罂粟壳只供医疗配方使用,每张处方罂粟壳不超过三日量18g,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处方保存三年备查,配方时必须混入群药,且不允许单味零售。此外,罂粟壳有易成瘾性故不宜常服,儿童、孕妇禁用,运动员慎用。

第8题:

【处方】 土槿皮 20g 水杨酸 3g 苯甲酸 6g 乙醇 适量


正确答案:本处方可设计为酊剂软膏剂等。现提供关于酊剂的设计供参考:①取土槿皮粗粉以75%乙醇为浸出溶剂浸渍24小时进行渗漉收集使每100ml与土槿皮20g相当;②将水杨酸及苯甲酸溶解在土槿皮酊中加适量乙醇使成100ml搅拌均匀滤过即得。
本处方可设计为酊剂,软膏剂等。现提供关于酊剂的设计供参考:①取土槿皮粗粉,以75%乙醇为浸出溶剂,浸渍24小时进行渗漉,收集,使每100ml与土槿皮20g相当;②将水杨酸及苯甲酸溶解在土槿皮酊中,加适量乙醇使成100ml,搅拌均匀,滤过,即得。

第9题:

简要分析下列方剂的方义,并说明其功用、主治病证及其证候:羌活6g、独活6g、藁本3g、防风3g、甘草3g、蔓荆子2g、川芎1.5g、水煎服


正确答案:此系羌活胜湿汤。方中重用羌活、独活以散一身上下之风湿,通利关节而止痹痛;防风、藁本、蔓荆子助二活祛风除湿。且善止头痛;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功用为祛风胜湿止痛,主治风湿在表之痹证。症见肩背痛不可回顾,头痛身重,难以转侧,苔白,脉浮。

第10题:

百合12g、熟地9g、生地9g、当归9g、白芍6g、甘草3g、玄参6g、贝母6g、麦冬9g、白茅根9g、白及6g、水煎服;简要分析方剂的方义,并说明其功用、主治病证及其证候。


正确答案:本方为百合固金汤减桔梗,加白及、白茅根而成。方中百合甘苦微寒,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生地、熟地并用,既能滋阴养血,又能清热凉血,共为君药。麦冬甘寒,协百合以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玄参咸寒,助二地滋阴壮水,以清虚火,兼利咽喉,共为臣药。当归治咳逆上气,伍白芍以养血和血;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俱为佐使药。生甘草清泄肺热,调和诸药,为使药。加白及、白茅根凉血止血。全方具有滋养肺肾,止咳化痰,兼凉血止血之功。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热伤血络证。症见咳嗽气喘,痰中带血,咽喉燥痛,头晕目眩,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