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演示腹部触诊的检查方法 。(浅部触诊,口述触诊内容)

题目
问答题
请演示腹部触诊的检查方法 。(浅部触诊,口述触诊内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请演示脾脏触诊和腹部包块触诊的检查方法。(仰卧位或右侧卧位双手触诊,口述触诊内容)


参考答案:【评分要点】1.脾脏触诊(1)考生站位正确、告知被检者体位、姿势正确(1分)被检者仰卧,双腿屈曲,腹部放松,考生站在被检者右侧(0.5分)。被检者右侧卧位时双下肢屈曲(0.5分)。(2)检查手法正确,动作规范(7分)①仰卧位触诊(3分)考生左手绕过患者腹前方,手掌置于左胸下部9~11肋处,将脾托住,试将其脾从后向前托起(1分),并限制了胸廓运动。右手掌平放于脐部,与左肋弓大致成垂直方向(1分),配合呼吸,以手指弯曲的力量下压腹壁,直至触到脾缘或左肋缘为止(1分)。②侧卧位触诊(3分)考生左手置于被检者左腰部第9~11肋处,试将其脾脏从后向前紧推(1分),右手4指并拢伸直与左肋弓大致成垂直方向(1分),配合呼吸,以手指弯曲的力量下压腹壁,直至触到脾缘或左肋缘为止(1分)。(3)触诊内容(考生口述)(1分)大小、质地、边缘和表面情况,有无压痛等(每回答出1项得0.25分,总分不超过1分)。2.腹部包块触诊(深部滑行触诊法)(1)考生站位正确、告知被检者体位、姿势正确(1分)被检者仰卧位,双腿屈曲,腹部放松,考生站在被检者右侧(0.5分),充分暴露腹部。(2)检查手法正确,动作规范(2分)考生以右手并拢2、3、4指,将腹壁压陷2cm以上,以了解腹腔内脏与包块的情况(1分),然后将指端逐渐触向腹腔包块,并在其上做上下左右滑动触摸(1分)。(3)检查内容(考生口述)(1分)部位、大小、形态、质地、压痛、搏动、移动度等(每回答出1项得0.25分,总分不超过1分)。

第2题:

请演示乳房触诊检查的方法。(使用模型检查时须口述被检查者体位)


参考答案:【评分要点】(1)考生站位、告知被检查者体位和姿势正确(1分)考生站于被检查者前面或右侧,请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充分暴露前胸部。(2)检查手法、顺序正确,动作规范(4分)考生的手指和手掌应平置于乳房上,应用指腹轻施压力,以旋转或来回滑动进行触诊(1分)。双侧乳房触诊先由健侧乳房开始,后查患侧(1分)。检查左乳房时,从外上象限开始,沿顺时针方向由浅入深直至全部乳房,最后触乳头(1分)。用同样方法逆时针方向检查右乳房(1分)。【问题与解答】触诊乳房时应该注意哪些内容?答:触诊乳房时应着重注意有无红肿、热痛和包块。乳头有无硬结、弹性消失和分泌物等。

第3题:

请演示甲状腺触诊(后位)的检查方法。


参考答案:1.被检查者取坐位,检查者位于被检查者身后,将双手拇指放在被检查者颈后,其余四指触摸甲状软骨两侧。 2.首先触摸位于气管环前面的甲状腺峡部,用示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可感到气管前软组织,判断有无增厚。3.然后触摸甲状腺侧叶,一手示指、中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示指、中指在其前缘触诊甲状腺。4.触诊肿大的甲状腺时,让被检查者做吞咽动作,随吞咽上下移动的为甲状腺。

第4题:

下列触诊方法可用于阴囊检查的是()

  • A、浅部触诊
  • B、深部滑行触诊
  • C、双手触诊
  • D、深压触诊
  • E、冲击触诊

正确答案:A

第5题:

请演示肝脏触诊的检查方法。(单、双手触诊,须口述触诊内容)


正确答案:(1)考生站位正确、告知被检者体位、姿势正确(1分)被检者仰卧,双腿屈曲,腹部放松,考生站在被检者右侧。
(2)检查手法正确,动作规范(7分)①单手触诊(3分)考生将右手4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右上腹部(或脐右侧)估计肝下缘的下方(1分)。随被检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深部,吸气时,手指向上迎触下移的肝缘(1分)。如此反复进行,手指逐渐向肋缘移动,直到触到肝缘或肋缘为止(0.5分)。需在右锁骨中线及前正中线的腹壁垂直沿线上分别触诊(0.5分)。②双手触诊(3分)考生右手手法同单手触诊(1分),左手托住被检者右腰部,拇指张开置于季肋部,触诊时左手向上推(1分),右手触诊同单手触诊法(1分)。
(3)触诊内容(1分)大小、质地、边缘和表面情况,有无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等(每回答出1项得0.25分,总分不超过1分)。
问题与解答
1.肝脏触诊内容有哪些?答:触及肝脏时注意肝脏的大小、质地、边缘及表面是否光滑、有无压痛及搏动、肝区摩擦感、肝震颤。
2.触诊时发现肝肿大或缩小分别常见于哪些疾病?答:肝弥漫性肿大见于肝炎、肝淤血、脂肪肝、早期肝硬化、Budd-Chiari综合征、白血病、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等。局限性肝肿大常可触到局部膨隆,见于肝脓肿、肝肿瘤及肝囊肿等。肝缩小见于急性和亚急性肝坏死、门脉性肝硬化失代偿期。
3.体检时正常成人的肝脏是否可触及?如何鉴别肝肿大和肝下垂?答:体检时正常成人的肝脏,一般在肋缘下触不到,单腹壁松软或体型较瘦者,于深吸气时可于肋弓下触及肝下缘,但在1cm以内,在剑突下可触及3cm之内肝下缘。在腹上角较锐的瘦高体型者剑突根部下可达5cm。肝肿大与肝下垂的区别在于肝上下径是否超过正常值(9~11cm)。
4.触及肝脏时应注意哪些内容?答:大小、质地、边缘、表面情况、有无压痛及肝颈静脉回流征等。

第6题:

请演示腹部触诊的检查方法。(浅部触诊,口述触诊内容)


参考答案:【评分要点】(1)考生站位正确、告知被检者体位、姿势正确(0.5分)被检者仰卧位,双腿屈曲(0.25分),考生站在被检者右侧(0.25分)。(2)触诊手法正确(2分)考生前臂应与被检者的腹部表面在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被检查腹壁上,让被检者适应片刻(0.5分),考生此时可感受被检者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0.5分)。触诊时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检查完一个区域后,考生的手应提起并离开腹壁(0.5分),再以上述手法检查下一区域(0.5分)。(3)触诊顺序正确(1分)一般先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触诊,最后检查病痛部位。(4)触诊内容(0.5分)腹壁的紧张度、压痛、反跳痛、肿块等。

第7题:

腹部触诊(浅部触诊)


正确答案: 1.检查者站位和被检者体位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起,检查者站于被检查者的右侧。
2.触诊手法检查者前臂应与被检查者的腹部表面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让被检查者适应片刻,检查者此时可感受被检查者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触诊时应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检查完一个区域后,检查的手应提起并离开腹壁,再以上述手法检查下一区域。
3.触诊顺序一般先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触诊,最后检查病痛部位。
4.触诊内容腹壁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脏器触诊、腹部肿块、液波震颤及振水音等。

第8题:

请演示冲击触诊的检查方法。


参考答案:1.被检查者平卧,屈膝,松弛腹肌。2.以并拢的手指取70°~90°,置放于腹壁上相应的部位。先作2~3次较轻的适应性冲击动作,然后迅速有力地向下一按,在冲击时即会出现腹腔内脏器在指端浮沉的感觉。3.此法适用于大量腹水时肝脏、脾脏的触诊检查。

第9题:

请演示心脏触诊检查方法。


正确答案: 1.触诊手法:检查者右手掌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开始触诊,然后逐渐以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环指并拢,以其指腹进行触诊,力度适当。
2.在心尖搏动区确认心尖搏动并能表达心尖搏动所在的体表位置。
3.触诊震颤、心包摩擦感:震颤:用手掌平贴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诊有无微细的震颤感。心包摩擦感:用上述触诊手法在心前区胸骨左缘第4肋间触诊。

第10题:

问答题
请演示肝脏触诊的检查方法。(单、双手触诊,须口述触诊内容)

正确答案: (1)考生站位正确、告知被检者体位、姿势正确(1分)被检者仰卧,双腿屈曲,腹部放松,考生站在被检者右侧。
(2)检查手法正确,动作规范(7分)①单手触诊(3分)考生将右手4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右上腹部(或脐右侧)估计肝下缘的下方(1分)。随被检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深部,吸气时,手指向上迎触下移的肝缘(1分)。如此反复进行,手指逐渐向肋缘移动,直到触到肝缘或肋缘为止(0.5分)。需在右锁骨中线及前正中线的腹壁垂直沿线上分别触诊(0.5分)。②双手触诊(3分)考生右手手法同单手触诊(1分),左手托住被检者右腰部,拇指张开置于季肋部,触诊时左手向上推(1分),右手触诊同单手触诊法(1分)。
(3)触诊内容(1分)大小、质地、边缘和表面情况,有无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等(每回答出1项得0.25分,总分不超过1分)。
问题与解答
1.肝脏触诊内容有哪些?答:触及肝脏时注意肝脏的大小、质地、边缘及表面是否光滑、有无压痛及搏动、肝区摩擦感、肝震颤。
2.触诊时发现肝肿大或缩小分别常见于哪些疾病?答:肝弥漫性肿大见于肝炎、肝淤血、脂肪肝、早期肝硬化、Budd-Chiari综合征、白血病、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等。局限性肝肿大常可触到局部膨隆,见于肝脓肿、肝肿瘤及肝囊肿等。肝缩小见于急性和亚急性肝坏死、门脉性肝硬化失代偿期。
3.体检时正常成人的肝脏是否可触及?如何鉴别肝肿大和肝下垂?答:体检时正常成人的肝脏,一般在肋缘下触不到,单腹壁松软或体型较瘦者,于深吸气时可于肋弓下触及肝下缘,但在1cm以内,在剑突下可触及3cm之内肝下缘。在腹上角较锐的瘦高体型者剑突根部下可达5cm。肝肿大与肝下垂的区别在于肝上下径是否超过正常值(9~11cm)。
4.触及肝脏时应注意哪些内容?答:大小、质地、边缘、表面情况、有无压痛及肝颈静脉回流征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