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尿路感染的诊断。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尿路感染的诊断。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医院内尿路感染的诊断。


正确答案: 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者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并且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者应当结合尿培养。
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清洁中段尿或者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
(2)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的细菌菌落数≥103cfu/ml。
(3)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在每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
(4)无症状性菌尿症:患者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周内有内镜检查或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应当诊断为无症状性菌尿症。

第2题:

简述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的管理要求?


正确答案:⑴医疗机构应当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预防与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
⑵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关于无菌技术、导尿操作、留臵导尿管的维护以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的培训和教育,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
⑶医务人员应当评估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和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工作措施。
⑷应当开展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目标性监测,持续改进,有效降低感染率。

第3题:

尿路感染诊断


答案:
解析:
急性膀胱炎:
(1)突然发生的尿频、尿急、尿痛。
(2)血尿及脓尿。
(3)严重时膀胱有压痛。
(4)尿中有多量红细胞、白细胞。
(5)尿培养细菌阳性。
肾盂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病史超过半年以上,检查有下述情况之一即可确诊:
(1)肾盂肾盏有瘢痕变形。
(2)肾外形凹凸不平,两肾不对称缩小。
(3)经治疗仍有肾小管功能减退。
(4)经1年以上抗菌药物治疗效果差,尿细菌培养为阳性。

第4题:

简述尿路感染的感染途径。


正确答案:上行感染:绝大多数尿路感染是由细菌上行感染引起的,即细菌经尿道上行至膀胱,及至肾盂引起感染。血行感染:细菌从体内感染灶侵入血流,到达肾脏和其他尿路引起感染,此种途径少见,仅占所有尿感的3%以下。淋巴道感染:下腹部和盆腔器官与肾、特别是升结肠与右肾的淋巴管相通,细菌可能通过淋巴道进入肾脏。许多学者认为即使存在此途径,也极罕见。

第5题:

简述尿路感染的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1.尿道综合征: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及尿痛症状,多次尿细菌、真菌、厌氧菌培养阴性,并排除结核感染,临床上可诊断为尿道综合征。
2.泌尿系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特殊类型尿路感染。其特点:①肾外结核病灶存在;②午后低热、盗汗、食欲减退及体重减轻等结核中毒症状;③明显的膀胱刺激症状;④反复多次尿培养或镜检可发现结核分枝杆菌;⑤影像学检查可见肾盂、肾盏虫蚀样缺损或挛缩膀胱;⑥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
3.前列腺炎:前列腺炎常常出现尿急、尿痛及下腹痛症状,需与膀胱炎、尿道炎相鉴别。
(1)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挤压或按摩前列腺获得的脓性分泌物培养到大量细菌,可得以确诊。
(2)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常无症状;确诊是从挤压或按摩前列腺后分泌物中培养出大量病原菌,并显著高于第一次排尿或中段尿。
(3)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特点是挤压或按摩前列腺后尿液标本中含有白细胞1000个/ml,或至少是第一次排尿、中段尿标本中白细胞数量的10倍以上,尿细菌培养阴性。
4.无菌性脓尿:尿白细胞增多,但反复多次尿培养阴性,称之为无菌性脓尿。一般无膀胱刺激症状,尿细菌学检查阴性。

第6题:

简述如何区别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正确答案:上尿路感染常有发热、寒战、甚至出现毒血症症状,伴明显腰痛,输尿管点和(或)肋脊点压痛、肾区叩击痛;下尿路感染常以膀胱刺激征为突出表现,一般少有发热、腰痛等。
出现以下情况提示上尿路感染:
①膀胱冲洗后尿培养阳性
②尿沉渣镜检有白细胞管型
③尿NAG升高、尿β2-MG升高
④尿渗透压降低。

第7题:

简述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1.膀胱炎:女性多发,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烧灼感、下腹部疼痛。尿液常混浊、恶臭;常见终末血尿,有时为全程血尿。全身症状不明显。体检可能只有耻骨上区域压痛。
2.尿道炎:发病较急,尿道口黏膜红肿、发痒或刺痛。尿道排出多量黄白色脓性分泌物,继之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女性患者症状较轻。
3.急性肾盂肾炎
①发热:急性肾盂肾炎发病急骤,可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可上升至39℃以上,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②腰痛:患侧或双侧腰痛,多呈胀痛。肋脊角有明显的压痛和叩击痛。
③膀胱刺激症状:由下尿路感染上行所致的急性肾盂肾炎,先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以后出现高热等全身症状。
4.慢性肾盂肾炎:50%的患者可有急性肾盂肾炎病史。表现为慢性腰部酸痛不适、间歇性尿频、排尿不适,可伴有乏力、低热、食欲减退及体重减轻。
5.无症状性菌尿:不同日的2次以上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均≥105cfu/ml,且为同一菌种,但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称之为无症状性菌尿。

第8题:

简述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要点。


正确答案: 1.置管前:
(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当使用。
(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材质等的导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
(4)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当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
(5)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置管后的注意事项。
2.置管时:
(1)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
(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
(3)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
(4)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要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棉球不能重复使用。男性:先洗净包皮及冠状沟,然后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女性:先按照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
(5)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插入后,向水囊注入10—15毫升无菌水,轻拉尿管以确认尿管固定稳妥,不会脱出。
(6)置管过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协调配合,避免污染,如尿管被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
3.置管后:
(1)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
(2)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
(3)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
(4)留取小量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时,应当消毒导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留取大量尿标本时(此法不能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可以从集尿袋中采集,避免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
(5)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
(6)应当保持尿道口清洁,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还应当进行消毒。留置导尿管期间,应当每日清洁或冲洗尿道口。
(7)患者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应当把导管浸入水中。
(8)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若导尿管阻塞或不慎脱出时,以及留置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当立即更换导尿管。
(9)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时,应当及时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
(10)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
(11)对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拔除导尿管时,应当训练膀胱功能。
(12)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要严格执行手卫生。

第9题:

简述尿路感染的诊断。


正确答案: 1.尿路感染的诊断流程
(1)确诊尿路感染的存在:尿路感染确诊依赖于细菌学检查证实尿路中细菌存在。
(2)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符合下列指标者提示肾盂肾炎: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②明显腰痛和肋脊角压痛、叩痛;③尿中白细胞管型;④尿抗体包裹细菌阳性;⑤尿液NAG酶升高;⑥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升高;⑦尿Tamm-Horsfall蛋白升高;⑧肾小管功能损伤;⑨急性肾衰竭、肾周围脓肿、肾乳头坏死等并发症;⑩影像学检查提示肾盂病变。
(3)判断是急性还是慢性肾盂肾炎:肾盂肾炎患者存在反复尿路感染病史,合并肾小管功能损伤或肾脏形态异常之一者,可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肾脏形态是指影像学检查提示:①肾盂形态异常:肾盂畸形、瘢痕;②肾脏表面不光滑、萎缩及双侧大小不一。
(4)明确有无合并症:肾盂肾炎常见的并发症包括:①肾结石和尿路梗阻;②肾乳头坏死;③肾周围脓肿;④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第10题:

尿路感染的诊断


正确答案:1.尿路感染的诊断流程(1)确诊尿路感染的存在:尿路感染确诊依赖于细菌学检查证实尿路中细菌存在。 (2)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符合下列指标者提示肾盂肾炎: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②明显腰痛和肋脊角压痛、叩痛;③尿中白细胞管型;④尿抗体包裹细菌阳性;⑤尿液NAG酶升高;⑥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升高;⑦尿Tamm-Horsfall蛋白升高;⑧肾小管功能损伤;⑨急性肾衰竭、肾周围脓肿、肾乳头坏死等并发症;⑩影像学检查提示肾盂病变。
(3)判断是急性还是慢性肾盂肾炎:肾盂肾炎患者存在反复尿路感染病史,合并肾小管功能损伤或肾脏形态异常之一者,可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肾脏形态是指影像学检查提示:①肾盂形态异常:肾盂畸形、瘢痕;②肾脏表面不光滑、萎缩及双侧大小不一。
(4)明确有无合并症:肾盂肾炎常见的并发症包括:①肾结石和尿路梗阻;②肾乳头坏死;③肾周围脓肿;④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