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答案:
解析:
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典型表现为睡眠后出现血红蛋白尿,常有贫血,感染,出血,但患者常有血栓形成倾向,半数患者有肝和(或)脾肿大,半数以上患者骨髓象呈三系细胞增生活跃,尿Rous试验阳性,Ham试验、蔗糖溶血试验阳性。NAP活性降低。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周围血象可呈全血细胞减少,但多数患者骨髓增生活跃,早期细胞增多,出现病态造血。
3.非白血性白血病:表现为周围血全血细胞减少,幼稚细胞少见,但骨髓中有多数原始细胞,不难鉴别。
4.急性造血停滞:起病较急,表现为贫血迅速发生或加重,骨髓增生度自活跃至减低不等。病程中出现特征性的巨大原始红细胞。本病呈自限经过,多数在2~6周内恢复。
5.恶性组织细胞病: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常伴高热、衰竭,体征可有黄疸、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骨髓穿刺可见异常组织细胞。

第2题:

简述干槽症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 1.拔牙后疼痛干槽症应与拔牙后疼痛相鉴别,拔牙后疼痛开始于拔牙后即日,疼痛多不严重,3~5天内消失;而干槽症则疼痛严重,拔牙创内可见腐败坏死并具恶臭之分解物,疼痛持续可长达十余日。
2.邻牙牙髓炎干槽症常发生于第三磨牙(智齿)拔除术后,有时智齿阻生常与下颌第二磨牙深龋相伴随,应根据口腔局部检查相鉴别。

第3题:

再生障碍性贫血鉴别诊断


参考答案:本病临床上需和下列有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鉴别:1.急性非白血性白血病:起病急,常有贫血、出血及感染,多有肝、脾或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白细胞计数减低,血片中很少或完全找不到原始或幼稚白细胞,但骨髓中原始(淋、粒或单核)细胞明显增多。2.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本病是由于红细胞膜结构的变异,对补体特别敏感而引起的一种获得性慢性血管内溶血。病史中睡眠时发作之血红蛋白尿(尿呈葡萄酒色)。本病于病程中有1/4~1/2的患者可并发再障,此时骨髓显示增生减低伴全血细胞减少,临床上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综合征。故两者关系密切,诊断时必需除外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后者化验时除网织红细胞增高外,有关溶血试验如酸化血清溶血试验、蔗糖溶血试验、尿中含铁血黄素试验可呈阳性,此外尚有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含量明显降低,而再障却增高。3.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MDS):本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骨髓造血干细胞造血功能异常的血液病。其特征为外周血中一系或多系血细胞持续减少,一般抗贫血治疗无效;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骨髓中红、粒和巨核系均有形态异常、可见小巨核细胞;多见于老年;预后不良,其终末期多转化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或严重贫血,出血或感染致死。其中最难区别的是低增生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本病红系有巨幼样变和环形铁粒幼细胞,粒系有Pelger-Huet核改变和Bull/-eye myelocyte,血小板功能异常,血小板数与出血不相称,细胞遗传学检查有助于诊断。4.恶性组织细胞病:本病有全血细胞减少,但往往伴:①高热;②肝、脾、淋巴结肿大;③骨髓检查有异常组织细胞,与再障有别。5.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本病常在溶血性贫血、或正常骨髓伴有感染发热的患者中发生。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可降至0%,骨髓红细胞系减少,故类似再障。但在病程早期骨髓出现巨大原始红细胞。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易与再障区别。6.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本病有营养不良的历史,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血象为大细胞性贫血,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骨髓增生活跃,出现较多巨幼红细胞,血清叶酸或维生素B值减低,对叶酸或维生素B治疗效果良好。7.脾功能亢进: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但脾脏明显肿大,骨髓增生活跃。

第4题:

简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正确答案: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数<0.0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一般无肝脾肿大;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骨髓小粒空虚,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

第5题:

论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诊断:(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典型患者有血红蛋白尿发作,易鉴别。该克隆细胞的酸溶血试验(Ham实验)、蛇毒因子溶血试验(COF试验)和微量补体溶血敏感试验(mCLST)呈阳性。骨髓或外周血可发现CD55、CD59的各系血细胞。(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但RA有病态造血现象,骨髓有核红细胞糖原染色(PAS)可阳性,早期髓系细胞相关抗原(CD13、CD33、CD34)表达增多,造血祖细胞培养可出现集簇增多、集落减少,可有染色体核型异常,姐妹染色单体分化染色(SCD.阴性筝。(3)Famconi贫血(FA.又称先天性AA:是一种遗传性f绍胞异常性疾病。(4)自身抗体介导的全血细胞减少:包括Evans综合征和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5)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本病常在溶血性贫血、接触某些危险因素或感染发热的患者中发生,全血细胞尤其是红细胞骤然下降,但骨髓涂片尾部可见巨大原始红细胞。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注意卫生,保护隔离;对症治疗包括成分输血、止血及控制感染。(2)药物治疗:①雄激素:丙酸睾丸酮50~100mg/d,肌内注射,6个月以上;康力龙2~4mg,3次/日,1~2年;大力补(17-去氢甲基睾丸酮)15~30mg/d,6个月以上;安雄40mg,每日2~4;达那唑0.4~0.8g/d,6个月以上。②中药。(3)重型再障:①免疫抑制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兔ALG(或ATG)5~10mg/(kg·D.,猪ALG(或ATG)15~20mg/(kg·D.,马ALG(或ATG)5~40mg/(kg·D.,加氢化可的松100~200mg,掺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疗程4~10天。环孢素A(CSA.一般剂量为3~10mg/(kg·D.,分2~3次口服,或调整剂量使血浓度在200~400μg/L。用药至少2个月,小剂量长期维持对减少复发有利。大剂量甲泼尼龙(HD-MP):20~30mg/(kg·D.,共3天,以后每隔4天减半量直至1mg/(kg·D.,30天后根据病情决定维持量。②造血细胞因子。③骨髓移植。

第6题:

试述骨髓纤维化症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 骨髓纤维化症为原因不明的骨髓呈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并伴有髓外造血,主要在脾,其次在肝、淋巴结等。临床多表现为脾脏显著增大,晚期可出现全血细胞减少,此时应与再障相鉴别,骨髓纤维化的临床诊断要点有:
(1)本病起病缓慢,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表现为贫血和由脾肿大引起的压迫症状,可有乏力、食欲欠佳、左上腹不适,晚期可有严重贫血和出血,有因代谢增高所致的发热、出汗、心动过速等。
(2)巨脾是本病的特征,质地坚硬,表面光滑,元触及痛,部分病例可有轻、中度肝肿大,甚至有门脉高压症状。
(3)外周血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形态大小不等,有畸形,常出现泪滴状红细胞。白细胞常增高,部分患者白细胞数可降低,在(2~4)×l0/L之间,常出现幼粒、幼红细胞,外周血中可见到巨核细胞碎片和巨型血小板,血小板功能异常,晚期血小板数量可减少。网织红细胞升高,一般在2%~5%。
(4)因骨质坚硬,多部位骨髓穿刺难以成功,出现“干抽”现象,疾病早期骨髓造血细胞可显示增生活跃,后期则增生低下,骨髓活检可见非均匀一致的纤维组织增生,若占1/3以上,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
(5)肝、脾穿刺可见造血现象,称“髓外造血”,红、粒、巨核三系均增生,以巨核系最为明显。

第7题:

简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 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典型表现为睡眠后出现血红蛋白尿,常有贫血,感染,出血,但患者常有血栓形成倾向,半数患者有肝和(或)脾肿大,半数以上患者骨髓象呈三系细胞增生活跃,尿Rous试验阳性,Ham试验、蔗糖溶血试验阳性。NAP活性降低。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周围血象可呈全血细胞减少,但多数患者骨髓增生活跃,早期细胞增多,出现病态造血。
3.非白血性白血病:表现为周围血全血细胞减少,幼稚细胞少见,但骨髓中有多数原始细胞,不难鉴别。
4.急性造血停滞:起病较急,表现为贫血迅速发生或加重,骨髓增生度自活跃至减低不等。病程中出现特征性的巨大原始红细胞。本病呈自限经过,多数在2~6周内恢复。
5.恶性组织细胞病: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常伴高热、衰竭,体征可有黄疸、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骨髓穿刺可见异常组织细胞。

第8题:

论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答案:
解析:
①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典型患者有血红蛋白尿发作,易鉴别。该克隆细胞的酸溶血试验(Ham实验)、蛇毒因子溶血试验(COF试验)和微量补体溶血敏感试验(mCLST)中呈阳性。骨髓或外周血可发现CD55-、CD59-的各系血细胞。
②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但RA有病态造血现象,骨髓有核红细胞糖原染色(PAS)可阳性,早期髓系细胞相关抗原(CD13、CD33、CD34)表达增多,造血祖细胞培养可出现集簇增多、集落减少,可有染色体核型异常,姐妹染色单体分化染色(SCD)阴性等。
③Famconi贫血(FA)又称先天性AA,是一种遗传性干细胞异常性疾病。
④自身抗体介导的全血细胞减少,包括Evans综合征和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
⑤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本病常在溶血性贫血、接触某些危险因素或感染发热的患者中发生,全血细胞尤其是红细胞骤然下降,但骨髓涂片尾部可见巨大原始红细胞。

第9题:

简述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1)妊娠子宫:妊娠有停经史,早孕反应,子宫随停经月份增大变软,借助尿或血HCG测定、B超检查多可明确。
(2)卵巢肿瘤:多无月经改变,肿物位于子宫一侧,借助B超、腹腔镜等检查多可明确。
(3)子宫腺肌病:可表现为月经增多,子宫增大,但常有继发性渐进性痛经史,子宫多均匀增大,很少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质硬有压痛。B超有助于诊断,病理检查可明确。
(4)子宫恶性肿瘤
①子宫肉瘤:好发于老年妇女,生长迅速,活组织检查有助于鉴别。
②子宫内膜癌:好发于老年妇女,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子宫呈均匀增大或正常,质软。分段诊刮有助于鉴别。
③宫颈癌:有不规则阴道流血、接触性出血等表现。可借助B超、宫颈细胞学刮片检查、宫颈活检等鉴别。

第10题:

简述晕的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眩晕的鉴别诊断:
(1)内耳眩晕病:又称美尼尔病,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迷路动脉痉挛、内淋巴生成过多等引起。临床以听力障碍、耳鸣和眩晕发作为特点。发作时伴短暂性水平眼震、恶心、呕吐等,体位改变时加重,多于1~2日缓解。
(2)中耳迷路炎:中耳炎刺激迷路充血,病侧前庭功能消失。
(3)前庭神经元炎:先有"上感",后突感眩晕,伴呕吐,无听力减退、不复发。前庭功能病侧或双侧减退。
(4)中毒性前庭神经炎: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用药史,自觉眩晕,站立走路不稳,前庭功能双侧减退或消失。
(5)脑动脉硬化:椎一基底动脉系梗死或缺血时,可引起眩晕、听力下降、共济失调等。
(6)后颅凹病变:脑积水致眩晕、眼震、颅内压增高与共济失调。
(7)颈椎病:称颈性眩晕,与头颈转动有关。
(8)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为内耳耳石器病变,迷路损伤感染所致。听力正常,前庭功能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