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摘要:女性,35岁,便秘、肛门疼痛伴出血2个月 。患者2个月前开始,每于大便干燥期间,排便时及排便后肛门部剧痛,同时

题目
问答题
病史摘要:女性,35岁,便秘、肛门疼痛伴出血2个月 。患者2个月前开始,每于大便干燥期间,排便时及排便后肛门部剧痛,同时在手纸上有线状血迹 。患者每2日大便1次,发病后,不敢排便,近1周来便秘、疼痛症状加重 。查体:发育、营养良好,心肺腹未见异常,血红蛋白150g/L 。肛门直肠检查:截石位12点处可见纵形小裂口,长约0 .8cm,轻扩后呈椭圆形的小溃疡,基底肉芽淡红色;其上方(外侧)可见袋状皮垂,内侧为肥大的肛乳头 。因患者疼痛未作直肠指诊 。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病史摘要:女性,45岁,间断少量便血3个月,肛门异物感1周。患者3个月前开始,每当便秘或大便干燥期间,排便时粪便外常带血,有时便后滴鲜血,一般量不多,排便通畅后即好转。近一周来上述症状又出现,并伴有肛门异物和排便不尽的感觉。查体:发育、营养良好,心肺腹未见异常,血红蛋白148g/L。肛门直肠检查:肛周皮肤正常,未见肛裂或前哨痔,仅于截石位7点处可见静脉团块样物突出。直肠指诊,直肠黏膜光滑、未及肿物、无触压痛。肛门镜检查,于齿状线上方可见静脉样团块,其中7点处团块大而松弛,11点处团块表面黏膜有破损、出血。


参考答案:分析步骤:1.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初步诊断:根据病例材料分析后,初步诊断为内痔,伴有出血、脱垂。诊断依据:(1)典型的病史:无痛性血便,滴少量鲜血。(2)肛门直肠检查所见:可见静脉团块样物从齿状线上方垂下,表面黏膜有破损、出血。2.鉴别诊断(1)直肠癌,有便血、便不尽感等类似症状;直肠指诊有可能触及肿物,结肠镜检查可见菜花状或环形肿物。(2)肛门直肠良性肿瘤,如直肠息肉等,亦可有无痛性血便,需鉴别。直肠指诊可能触及肿物,肠镜检查可见息肉。(3)直肠黏膜脱垂,也可有黏膜脱出(部分脱出),一般较平滑,无静脉团块样物。3.进一步检查(1)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用以排除其他肠道出血性疾患和肿瘤。(2)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和肿瘤标志物等,以协助判断有无贫血、肿瘤。4.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增加纤维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治便秘。(2)止血治疗:如应用5%鱼肝油酸钠注射等。(3)手术治疗:痔单纯切除术,必要时采用。

第2题:

患者,男性,34岁,排便时及排便后肛门剧痛伴少量出血2年。首先考虑的疾病是

A、内痔

B、肛裂

C、外痔

D、直肠癌

E、直肠息肉


参考答案:B

第3题:

肛裂的主要特点是( )

A、无痛性便血、便秘

B、肛门部下坠感

C、排便时及排便后肛门部疼痛

D、肛门有脓性分泌物

E、经常有稀便、便后腹痛


参考答案:C

第4题:

肛裂病人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

A、排便时及排便后肛门剧烈疼痛

B、反复便秘

C、便血

D、肛门瘙痒

E、反复脓肿形成


参考答案:A

第5题:

男,32岁。便秘2年,3日前排便用力后肛门剧痛,近2日大便时和排便后肛门剧痛仍重,粪便干硬,且其表面及便纸上附有鲜血,其诊断可能为

A、肛裂

B、内痔

C、肛瘘

D、外痔

E、直肠息肉


参考答案:A

第6题: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30岁,司机。间断便血1年余。患者于1年前出现大便干燥,每3~5天一次,有时呈羊粪样,伴有便血,多为鲜血,附着于大便表面而不与大便相混,有时于便后滴出鲜血或呈喷射状流出,可自数滴至数十毫升。伴肛门周围异物感,有时排便时肛门剧痛。当便秘好转时,便血可减少或停止。患者食欲正常,喜辣食,体重无变化。


参考答案:分析步骤:(22分)1.初步诊断:(4分)(1)便血原因待查。(2)肛门良性病变(如痔、肛裂、息肉)?2.诊断依据(4分)(1)中年男性,慢性病程,间断发作。(2)大便干燥,间断便血1年余,伴肛门周围异物感,有时伴肛门剧痛。当便秘好转时,便血可减少或停止。(3)平素喜食辛辣。(4)查体暂缺。(5)辅助检查暂缺。3.鉴别诊断(6分)(1)结、直肠癌:患者间断便血,应注意考虑本病,但本病多病程较短,多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可伴有腹部肿块,多为持续性病程,进行性加重,常有食欲不振、乏力、体重下降等消耗性症状,与患者不符。可完善直肠指诊,钡灌肠,结、直肠镜检查以进一步除外。(2)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间断便血1年余,应考虑本病,但本病多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一般无肛门剧痛,偶可有便秘,但疾病缓解与便秘好转无关,考虑可能性小,必要时可查结肠镜进一步除外。4.进一步检查(4分)(1)肛门视诊。(2)直肠指诊。(3)便常规+OB。(4)直肠镜。(5)难以明确时做全结肠镜。5.治疗原则(4分)(1)一般治疗:忌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大量饮酒,保持大便通畅。(2)针对特定的疾病采取相应保守治疗措施。(3)必要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手术治疗。

第7题:

男,29岁。排便时肛门剧痛1周。有鲜血滴入便池,排便后肛门疼痛加重。造成便后肛门疼痛加重的机制是

A、继发肛窦炎

B、肛门括约肌痉挛

C、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并形成慢性溃疡

D、粪便干燥,排便用力过度

E、截石位的12点处神经敏感


参考答案:B

第8题:

女性,20岁,肛门部疼痛、出血间歇发作2年。患者于2年前开始经常出现便秘,每当大便干燥期间,排便时肛门部疼痛,手纸上常带线状血迹,便后疼痛暂时减轻,数分钟后反而加剧。排便通畅后即好转。既往体健,月经正常。查体:T36.5℃,P80次/分,R20次/分,BP100/70mmHg。体形瘦弱,睑结膜无苍白。心、肺、腹部查体未见异常。肛门检查:膝胸位6点处可见肛管皮肤裂口,边缘增厚,肉芽暗红色;裂口近端肛乳头水肿、肥大:远端皮肤形成袋状皮垂突出于肛门外。因患者肛门部疼痛较剧,未做直肠指诊。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如有两个以上诊断,应分别写出各自诊断依据,未分别写出扣分)、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1.初步诊断肛裂。2.诊断依据①青年女性,体形瘦弱。②典型临床表现:肛门部疼痛、便秘、出血。③肛门检查:可见肛裂,前哨痔、肛乳头肥大,即肛裂"三联征"。3.鉴别诊断①痔;②炎症性肠病;③直肠肛管肿瘤。4.进一步检查①直肠指诊;②直肠镜检查。③血、粪常规;④必要时活组织病理检查。5.治疗原则①口服缓泻剂或石蜡油纠正便秘,增加纤维性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②便后高锰酸钾坐浴,保持局部清洁。③局部麻醉后扩肛。④必要时可行肛裂切除术等。

第9题:

肛裂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

A.排便时粪便表面带血

B.经常便秘

C.排便时和排便后肛门剧烈疼痛

D.脓血便、疼痛、肛门痉挛


正确答案:C

第10题:

肛裂最主要的症状是

A.肛门部持续性疼痛

B.排便时和排便后肛门部出现马鞍形疼痛

C.排便费力

D.排便时出血

E.大便表面带有脓血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