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考试项目:心脏听诊检查(须指出听诊区部位和名称,报告检查内容和结果) 。

题目
问答题
体格检查考试项目:心脏听诊检查(须指出听诊区部位和名称,报告检查内容和结果) 。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肺部听诊检查(口述检查内容和结果)


参考答案:(一)考生站位正确,告知被检者体位、姿势正确(0.5分)被检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充分暴露前胸部和胸背部,考生站在被检者右侧(坐位时站在被检者前面或后面)(如图2-3-42、图2-3-43)。(二)检查方法正确,动作规范(4.5分)考生用听诊器的模型体件在胸壁检查(0.5分),听诊顺序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由前胸到侧胸、背部(1分),左右两侧对称部位进行比较(0.5分),每处至少听1~2个呼吸周期(0.5分),要求被检查者轻微张口作均匀而平静的呼吸,必要时嘱被检者深呼吸、屏气或咳嗽(1分)(如图2-3-44、2-3-45、2-3-46、2-3-47,2-3-48)。检查语音共振:嘱被检查者发出一般强度的低音调“yi”声(或耳语“1、2、3”),考生用听诊器的膜型体件在被检查者胸壁由上而下、左右两侧对称部位对比听诊(1分)。(三)口述检查内容和结果(1分)双肺呼吸音是否清晰、有无增强或减弱,有无异常呼吸音,有无啰音,有无胸膜摩擦音,语音共振有无增强或减弱。提问:①正常人肺部听诊有何正常变异?(1分)答案:正常人肺部呼吸音的强弱与性别、年龄、呼吸的深浅、肺组织弹性的大小及胸壁的厚薄等有关,儿童肺泡呼吸音较老年人强,乳房下部及肩胛下部肺泡呼吸音最强,腋窝下部次之,而肺失及肺下缘区域则较弱,为儿童胸壁较薄且肺泡富有弹性,而老年人肺泡缺乏弹。②胸腔积液时患侧胸部听诊有何改变(体征)?(1分)答案:呼吸音减弱。③大片状脯炎时该部听诊有何异常?(1分)答案:肺泡呼吸音增强。

第2题:

请演示腹部听诊的检查方法。(须口述听诊内容)


参考答案:【评分要点】(1)考生站位、告知被检查者体位和姿势正确(1分)被检者仰卧,双腿屈曲,腹部放松,考生站于被检查者右侧。(2)检查方法正确,动作规范(4分)应将听诊器体件置于腹壁上,从左至右、从上至下(1分)依次听诊腹部各区:左上腹(0.5分)、右上腹(0.5分)、脐周部(0.5分)、左下腹(0.5分)、右下腹(0.5分)。每听诊部位听诊时间不少于30s(0.5分)。(3)听诊内容(1分)肠鸣音、血管杂音、摩擦音和搔弹音等。

第3题:

体格检查考试项目:腹部移动性浊音检查(须报告检查结果)。


参考答案:1.体格检查(1)考生站住正确,告知被检者体位、姿势正确告知被检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暴露腹部,腹部放松,考生站在被检者右侧。(2)检查方法正确,动作规范考生自被检者腹中部脐水平向左侧腹部叩诊,直至出现浊音,左手板指不离开腹壁请被检者右侧卧,再继续叩诊,若叩诊音呈鼓音,则为移动性浊音阳性。自此处继续向腹下侧叩诊,直至再度出现浊音。再请被检者左侧卧,同样方法叩诊。(3)检查结果正确报告检查结果:移动性浊音阳性或阴性(正常人移动性浊音检查为阴性)。2.提问①请指出腹部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的临床意义。答:提示腹腔内游离液体>1000ml。②左右瞳孔大小不等见于哪些颅内病变?答:左右瞳孔大小不等常提示有脑疝、脑外伤、脑肿瘤、中枢神经梅毒(答出2项即可得)。3.职业素质①体检前能向被检者告知。与被检者沟通时态度和蔼,体检中动作轻柔,能体现爱护被检者的意识。体检结束后能告知,有体现关爱被检者的动作。②着装(工作服)整洁,仪表举止大方,语言文明,体检认真细致,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质。

第4题:

体格检查考试项目:腹壁紧张度和腹部压痛、反跳痛检查(须报告检查结果)。


参考答案:1.体格检查(1)考生站位正确,告知被检者体位、姿势正确告知被检者取仰卧住,双腿屈曲,暴露腹部,腹部放松,考生站在被检者右侧。(2)检查手法正确,动作规范①腹壁紧张度考生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让被检者适应片刻,此时可感受被检者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检查完一个区域后,考生的手应提起并离开腹壁,再以上述手法检查下一区域。一般先从开始,方向进行触诊,最后检查病痛部位。②腹部压痛、反跳痛考生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让被检者适应片刻,然后用手指指腹压于腹壁,观察被检者有无疼痛反应。当出现疼痛时,手指在原处停留片刻,然后迅速将手指抬起,观察被检者疼痛有无骤然加重。(3)检查结果正确报告检查结果:有无腹壁紧张和压痛、反跳痛(正常人腹软,无腹部压痛和反跳痛)。2.提问①双手触诊用于检查腹部哪些内容?答:常用于肝、脾、肾和腹腔内肿块的检查。②女性,56岁。患风湿性心脏病15年,心脏超声检查提示二尖瓣狭窄。在体检听诊心尖区时可能有什么杂音?答:心尖区可听到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答舒张期杂音得0.5分)。3.职业素质①体检前能向被检者告知。与被检者沟通时态度和蔼,体检中动作轻柔,能体现爱护被检者的意识。体检结束后能告知,有体现关爱被检者的动作。②着装(工作服)整洁,仪表举止大方,语言文明,体检认真细致,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质。

第5题:

体格检查考试项目:胸膜摩擦音检查(须报告检查结果)。


参考答案:1.体格检查(1)考生站位正确,告知被检者体位、姿势正确被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充分暴露前胸部,考生站在被检者前面或右侧。(2)检查动作规范,口述内容正确考生将听诊器的膜型体件置于前下侧胸部进行听诊。嘱被检者深慢呼吸,吸气相和呼气相有无胸膜摩擦的声音。嘱被检者屏气,听诊时摩擦音消失。(胸膜摩擦音在吸气末与呼气初明显,屏住呼吸时胸膜摩擦音消失,深吸气时增强)。(3)检查结果正确报告检查结果:有无胸膜摩擦音。2.提问①请描述正常肱二头肌反射的表现及其反射中枢定位。答:正常肱二头肌反射表现为敲击肱二头肌时,可使肱二头肌收缩,前臂快速屈曲。反射中枢定位在颈髓5~6节。②三凹征的特征及病理意义是什么?答:"三凹征"即吸气时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向内凹陷,常见于上呼吸道部分阻塞。3.职业素质①体检前能向被检者告知。与被检者沟通时态度和蔼,体检中动作轻柔,能体现爱护被检者的意识。体检结束后能告知,有体现关爱被检者的动作。②着装(工作服)整洁,仪表举止大方,语言文明,体检认真细致,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质。

第6题:

体格检查考试项目:肺部听诊检查(须报告检查结果)。


参考答案:1.体格检查(1)考生站位正确,告知被检者体位、姿势正确被检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充分暴露前胸部和背部,考生站在被检者右侧(坐位时站在被检者前面或后面)。(2)检查方法正确,动作规范考生用听诊器的膜型体件在胸壁上检查,听诊顺序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由前胸到侧胸、背部,左右两侧对称部位进行比较,每处至少听1~2个呼吸周期。要求被检者轻微张口作均匀而平静的呼吸,必要时嘱被检者深呼吸、屏气或咳嗽后听诊。语音共振检查:嘱被检者发出一般强度的低音调"yi"声(或耳语"1、2、3"),考生用听诊器的膜型体件在被检者胸壁上由上而下、左右两侧对称部位对比听诊。胸膜摩擦膏检查:考生将听诊器的膜型体件置于被检者前下侧胸部进行听诊,嘱被检者屏住呼吸和深呼吸时重复听诊。(3)检查结果正确报告检查结果:双肺呼吸音是否清晰,有无增强或减弱,有无异常呼吸音,有无啰音。有无胸膜摩擦音,语音共振有无增强或减弱。2.提问①请说出心前区触及震颤的常见临床意义。答:心前区触及震颤是器质性心血管病的特征性体征之一,常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②男性,65岁。高血压病史10年。早晨锻炼时突发剧烈头痛2小时,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出血。体检时可能有哪些重要神经系统体征?答:右侧肢体瘫痪,右侧偏身针刺觉(痛觉)减退(答右侧偏身温度觉减退也可得分)、右侧病理征阳性。3.职业素质①体检前能向被检者告知。与被检者沟通时态度和蔼,体检中动作轻柔,能体现爱护被检者的意识。体检结束后能告知,有体现关爱被检者的动作。②着装(工作服)整洁,仪表举止大方,语言文明,体检认真细致,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质。

第7题:

体格检查考试项目:心脏听诊检查(须指出听诊区部位和名称,报告检查内容和结果)。


参考答案:1.体格检查(1)考生站住正确,告知被检者体位、姿势正确被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充分暴露前胸部,考生站在被检者前面或右侧。(2)听诊区部位和听诊顺序、时间及内容正确①心脏瓣膜听诊区部位正确心脏瓣膜听诊区为4个瓣膜5个区:二尖瓣区(心尖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肺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3肋间,三尖瓣区位于胸骨左缘第4、5肋间。②听诊顺序和时间正确通常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听诊:从心尖区(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心尖区听诊时间不少于30秒。③检查内容和结果正确报告检查内容和结果:每分钟实测心率次数,以次/分表示。心律是否齐整,心音有无异常,有无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和心包摩擦音。2.提问①请说出心前区触及连续性震颤的临床意义。答:见于动脉导管未闭。②男性,50岁。半个月来尿量明显减少,明显腹胀和双下肢水肿。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10余年。该患者触诊肝脏时可能有什么发现?答:触及肝脏时肝质地硬,边缘较薄,表面尚光滑,或不能触及肝脏。3.职业素质①体检前能向被检者告知。与被检者沟通时态度和蔼,体检中动作轻柔,能体现爱护被检者的意识。体检结束后能告知,有体现关爱被检者的动作。②着装(工作服)整洁,仪表举止大方,语言文明,体检认真细致,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质。

第8题:

体格检查考试项目:腹部血管杂音听诊。


参考答案:1.体格检查(1)考生站住正确,告知被检者体位、姿势正确被检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考生站在被检者右侧。(2)听诊部位正确将听诊器体件置于脐周部和脐部两侧上方进行听诊。(3)口述检查结果正确被检者腹部未闻及腹主动脉、肾动脉及静脉血管杂音。2.提问①听诊时如何区分腹部血管的动脉性杂音和静脉性杂音?答:动脉性杂音常在腹中部或腹部两侧,与心搏一致,常为收缩期杂音。静脉性杂音常在脐周或上腹部,为连续性潺潺声,无收缩期与舒张期之分。②需要除外哪些情况,才能认定颈强直为脑膜刺激征?答:需要除外颈椎、颈部肌肉局部病变后才能确认颈强直为脑膜刺激征。3.职业素质①体检前能向被检者告知。与被检者沟通时态度和蔼,体检中动作轻柔,能体现爱护被检者的意识。体检结束后能告知,有体现关爱被检者的动作。②着装(工作服)整洁,仪表举止大方,语言文明,体检认真细致,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质。

第9题:

体格检查考试项目:跟腱反射(卧位姿势、跪位姿势两种检查方法任选一种,须报告正常表现和检查结果)。


参考答案:1.体格检查(1)检查方法①跪位姿势检查a.告知被检者体位、姿势正确被检者双膝跪位并背对考生,臀部上抬,双侧踝关节自然悬垂。b.检查手法正确,动作规范考生右手持叩诊锤叩击跟腱。②卧位姿势a.告知被检者体位、姿势正确被检者取仰卧位,外展下肢并屈曲髋、膝关节。b.检查手法正确,动作规范考生左手推压被检者足部,使其踝关节背屈成直角,右手持叩诊锤叩击跟腱。 (2)报告正常表现和检查结果正确跟腱反射正常表现为叩击跟腱时,引发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报告检查结果:双侧跟腱反射对称引出。2.提问①咽部检查主要观察哪些内容?答:观察咽部黏膜有无充血、水肿,分泌物是否增多及扁桃体大小,有无红肿、分泌物等。②脾脏触诊时,什么情况下须采用侧卧位双手触诊法?答:如果脾脏轻度肿大或脾脏位置较深,仰卧位不易触到时,可采用侧卧位双手触诊法。3.职业素质①体检前能向被检者告知。与被检者沟通时态度和蔼,体检中动作轻柔,能体现爱护被检者的意识。体检结束后能告知,有体现关爱被检者的动作。②着装(工作服)整洁,仪表举止大方,语言文明,体检认真细致,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质。

第10题:

体格检查考试项目:脾脏触诊(双手触诊)(须报告检查结果)。


参考答案:1.体格检查(1)考生站住正确,告知被检者体位、姿势正确被检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暴露腹部,腹部放松,做腹式呼吸,考生站在被检者右侧。被检者取右侧卧位时,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2)检查手法正确,动作规范①仰卧位触诊考生左手掌置于被检者左腰部第9~11肋处,将其脾脏从后向前托起,右手掌平放于脐部,右手三指(示、中、环指)伸直并拢,与肋缘大致呈垂直方向,从脐水平开始,配合被检者腹式呼吸,用示、中指末端桡侧进行触诊,直至触及脾缘或左肋缘。②侧卧位触诊嘱被检者右侧卧位,考生左手掌置于被检者左腰部第9~11肋处,将其脾脏从腰背部向腹部推,右手三指(示、中、环指)伸直并拢,与肋缘大致呈垂直方向,配合腹式呼吸,用示、中指末端桡侧进行触诊,直至触及脾缘或左肋缘。(3)检查结果正确报告检查结果:脾脏肋下是否触及。2.提问①肝脾触诊检查时应注意哪些内容?答:脾脏触诊时应注意脾脏肿大程度、质地。肝脏触诊时应注意肝脏大小、质地、有无结节、触痛。②正常颈椎前屈、后伸分别能达到多少角度?答:正常颈椎前屈、后伸分别能达到450左右。3.职业素质①体检前能向被检者告知。与被检者沟通时态度和蔼,体检中动作轻柔,能体现爱护被检者的意识。体检结束后能告知,有体现关爱被检者的动作。②着装(工作服)整洁,仪表举止大方,语言文明,体检认真细致,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