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2岁 。主诉:左下后牙咬合痛3天 。现病史:患者自半年前即发现左下后牙龋坏,开始有遇冷热疼痛,但一直未予治疗

题目
问答题
患者,男,32岁 。主诉:左下后牙咬合痛3天 。现病史:患者自半年前即发现左下后牙龋坏,开始有遇冷热疼痛,但一直未予治疗 。2天前出现自发性持续性跳痛,患牙浮起感明显,不敢咬合,无明显冷热刺激痛 。伴发热、全身乏力等不适,口服"甲硝唑"1天,症状无明显缓解 。检查:左下6深龋及髓,无探痛,松动Ⅲ度,叩痛(+ + +),患牙根尖部牙龈红肿、扪痛,龈颊沟变浅,深部有波动感;体温38℃,温度测试无反应 。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半年来因右侧后牙咬合痛、冷热痛要求治疗。查:右上6无龋,近中可疑隐裂,冷热测引起疼痛,刺激去除后,持续数秒,叩诊(±)。右侧后牙不同程度磨损,探敏。该患者主诉牙治疗原则为

A、不治疗

B、调整咬合

C、脱敏

D、牙髓治疗后全冠修复

E、备洞充填


参考答案:D

第2题:

患者,男性,28岁。
病例摘要
(1)主诉:左下后牙拔除术后5天,拔牙创疼痛1天。
(2)现病史:5天前,在门诊行"左下智齿拔除术",术后前3天伤口轻度疼痛,一天前疼痛加重,呈持续性,并向头顶部放射。
(3)检查:左下第三磨牙拔牙窝内空虚,有腐败坏死的残留血凝块,用棉球蘸取内容物嗅之有恶臭。左下第二磨牙远中有龋坏,深达牙本质深层,探诊酸痛,冷热诊敏感,叩诊(-)。


答案:
解析:
病例分析
(1)诊断
1)主诉诊断:左下第三磨牙干槽症。
诊断依据:有拔牙史,术后3~4天出现剧痛,拔牙窝空虚。
鉴别诊断:①拔牙后疼痛;②邻牙牙髓炎。
2)非主诉诊断:左下第二磨牙远中深龋。
(2)治疗
1)主诉疾病的治疗:在局麻下,彻底清除拔牙窝内的腐败坏死物质 ,3%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冲洗,填入碘仿纱条。数日后复诊更换碘仿纱条直至肉芽组织覆盖。
2)其他疾病的治疗:左下第二磨牙远中深龋采用安抚后垫底充填。

第3题:

患者,男,20岁,左下后牙近年来常嵌塞食物疼痛,遇冷热酸甜刺激时敏感但无自发痛,检查时发现左下六颌面深龋,探洞底敏感,无叩痛,治疗前应当判明主要的问题是

A、龋洞的大小

B、龋坏组织的多少

C、龋洞的位置

D、腐质颜色的深浅

E、牙本质-牙髓复合体的反应


参考答案:E

第4题:

患者,男,20岁,左下后牙近年来常嵌塞食物疼痛,遇冷热酸甜刺激时敏感但无自发痛,检查时发现左下六颌面深龋,探洞底敏感,无叩痛,治疗前应当判明主要的问题是

A.龋洞的大小
B.腐质颜色的深浅
C.龋洞的位置
D.牙本质-牙髓复合体的反应
E.龋坏组织的多少

答案:D
解析:

第5题:

患者男,35岁。2个月前开始右上后牙遇冷热酸痛,咀嚼不适,咬到牙齿某一点时引起剧痛。近一周出现阵发自发痛。检查发现叩痛明显,牙齿不松动,遇冷热引起疼痛,未发现龋坏,咬诊出现定点疼痛。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临床检查,引起患牙疼痛最可能的原因是

A:牙周炎
B:牙隐裂
C:牙震荡
D:重度磨损
E:咬合创伤

答案:B
解析:
患者有固定位置的咬合痛,冷热刺激敏感,叩痛明显,无龋坏,牙齿不松动,可排除牙周炎,首先考虑牙隐裂。

第6题:

患者半年来因右侧后牙咬合痛、冷热痛要求治疗。查:6无龋,近中可疑隐裂,冷热测引起疼痛,刺激去除后持续数秒,叩(-+)。右侧后牙不同程度磨损,探敏。该患者主诉牙治疗原则是()

A.不治疗

B.调牙合

C.脱敏

D.牙髓治疗后全冠修复

E.备洞充填


答案D

第7题:

患者男,35岁。2个月前开始右上后牙遇冷热酸痛,咀嚼不适,咬到牙齿某一点时引起剧痛,近一周出现阵发自发痛。检查发现叩痛明显,牙齿不松动,遇冷热引起疼痛,未发现龋坏,咬诊出现定点疼痛。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临床检查,引起患牙疼痛的最可能原因是

A.牙周炎
B.牙隐裂
C.牙震荡
D.重度磨损
E.咬合创伤

答案:B
解析:
患者有固定位置的咬合痛,冷热刺激敏感,叩痛明显,无龋坏,牙齿不松动,可排除牙周炎,首先考虑牙隐裂。故选B。

第8题:

男,35岁。2个月前开始右上后牙遇冷热酸痛,咀嚼不适,咬到牙齿某一点时引起剧痛,近一周出现阵发自发痛。检查发现6叩痛明显,牙齿不松动,遇冷热引起疼痛,未发现龋坏,咬诊出现定点疼痛。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临床检查,引起患牙疼痛的最可能原因是

A、牙周炎

B、牙隐裂

C、牙震荡

D、重度磨损

E、咬合创伤


参考答案:B

第9题:

患者男,22岁。左下后牙近来常嵌塞食物疼痛,遇冷热甜酸刺激时敏感,但无自发痛。检查发现,深龋,探洞底敏感,无叩痛。治疗前应当判明的主要问题是

A.龋洞的大小
B.龋洲的位置
C.龋坏组织的多少
D.腐质颜色的深浅
E.牙本质-牙髓复合体反应

答案:E
解析:
食物嵌塞痛、冷热刺激敏感、无自发痛史、探诊洞底敏感、无叩痛,这些都是深龋临床表现,此时应明确龋损是已经引起牙髓炎症还是修复性牙本质已经形成,从而作出下一步治疗计划,故选E。

第10题:

患者,男,21岁。主诉:发现左下后牙颊侧面变黑1个月。现病史:患者于1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下后牙颊侧面有颜色发黑改变,无明显自觉症状,不影响进食。检查:左下6颊沟色黑,探诊质软,探针尖端可探入约1mm。冷热诊(-)。(病例题)


正确答案:1.诊断(2分)
36颊沟浅龋。
2.诊断依据(2分)
(1)患牙颊沟有典型的龋病色、形、质改变,且已形成浅洞。但龋损仅限于釉质层。
(2)患者无自觉症状,且冷热诊无异常。
3.鉴别诊断(2分)
诊断明确,无须鉴别。
4.治疗计划(4分)
(1)常规去龋,备洞。
(2)消毒,干燥,衬洞,光敏树脂充填。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