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术后发热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术后发热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前置胎盘的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


正确答案:前置胎盘的诊断要点:
①病史:无痛性阴道流血。
②辅助检查:超声检查可确定前置胎盘的类型,但诊断时必须注意妊娠周数。产后检查胎盘和胎膜。
处理原则:
是抑制宫缩、止血、纠正贫血和预防感染。
①期待疗法:以提高围生儿存活率。适用于妊娠<34周、胎儿体重<2000g、胎儿存活、阴道流血不多、一般情况良好的孕妇。
②终止妊娠:剖宫产是处理前置胎盘的主要手段。边缘性前置胎盘、枕先露、阴道流血不多、估计在短时间内能结束分娩者可予试产,分娩进展不顺利,应立即改行剖宫产。
③紧急情况下的转运:输血、输液、止血、迅速转送。

第2题:

简述流感的主要并发症,诊断依据和处理原则。


正确答案: (1)主要并发症:继发性细菌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和细菌性肺炎,
(2)诊断依据:若在流感病程第2周仍然持续性或反复性发热,咳嗽加重,咳脓痰,病情加重,且进展快。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显著升高,痰培养可有病原菌生长。
(3)处理原则:若继发细菌感染,应针对病原菌及药物敏试验及早使用适宜抗生素。

第3题:

简述诊断性检查及介入性诊断治疗的麻醉处理原则?


答案:主要是在解除病人痛苦和不适并保证病人安全的前提下,应避免影响检查结果准确性的各种因素。检查结束时使病人基本清醒。

第4题:

简述呼吸性碱中毒诊断要点和处理原则。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1)诊断要点:①病史;②临床表现:呼吸浅而快,四肢麻木或抽搐;③血CO2CP增高;④血气分析:pH值增高,PCO2和[HCO3-]下降。
(2)处理原则:①积极治疗原发病因;②增加呼吸道死腔,减少CO2的呼出,以提高PCO2;⑧可吸入含5%CO2的氧气;④纠正低钙血症,消除手足抽搐。

第5题:

简述尿道下裂术后常见并发症——尿道瘘发生的原因及其处理原则。


正确答案: 原因:一是与手术方法有关,如埋藏皮条重建尿道法,一般发生在尿道瘘者较多,一期手术修复法也较多。其次与手术操作有关,术中止血不彻底,血肿形成;缝合结扎线过紧,而影响伤口愈合;伤口感染,都是导致发生尿道瘘的原因。
处理:(1)瘘口较小且远端尿道不狭窄者,一般可以自愈。
(2)较大的瘘孔则需手术修补。
(3)多发性较大瘘孔常是切除整个重建尿道进行再次修复。

第6题:

简述微机硬件故障诊断和处理的一般原则。


正确答案:微机硬件故障的判断和处理一般遵循先简单后复杂、先电源后负载、先外设后主机的原则。

第7题:

简述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栓形成的诊断与处理。


正确答案:1、诊断要点:
1)动脉血栓:皮肤从红润逐渐变为苍白,创缘不出血,皮纹增多,毛细血管回流现象缓慢或消失,皮温下降,低于邻近正常皮肤1-2℃。
2)静脉血栓:皮色由暗红而至青紫肿胀或有水疱,创缘出血呈暗红色,毛细血管回流现象加快,皮温低于正常1-2℃。
3)血管痉挛与血栓形成的区别在于前者危象发生突然,经解痉处理后可恢复。血管痉挛多发生在术中和术后晚期即48小时以后,而闭塞性血栓则多在术后48小时以内。此外顽固而持久的痉挛往往发生在血栓形成的基础上,两者有时极难区别。
4、处理步骤:
5)打开敷料,观察有无皮下引流不畅,积血压迫血管等,皮肤张力大者可拆除部分缝线。
6)主张予解痉药,根据具体情况予保温或抬高肢体。
7)若上述处理后经一段时间观察仍无恢复,则应手术探查;对于吻合口血栓,应剪除栓塞段血管,再吻合,如血管长度不够,则行静脉移植;静脉栓子较长者,动脉栓塞机会大,亦同时探查动脉吻合口。静脉血栓致组织瓣瘀血色紫,可用肝素生理盐水适当压力下自动脉灌注,直至清亮肝素液流出为止。

第8题:

简述医嘱处理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先执行,后转抄。
(2)先急后缓。
(3)先临时后长期。
(4)每项医嘱只包含一个主题,注明下达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护士有责任核查医嘱的正确性。
(5)医嘱及执行治疗时间记录以24h计,午夜12时后则写第二天的时间。
(6)医嘱不得涂改,需要取消时,用红色钢笔标注“取消”字样并签名。
(7)医生在一般情况下不得下达口头医嘱。抢救、手术过程中需要向护士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将医嘱复述一遍,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或手术结束后,医生应当立即记录和签署所有执行过的医嘱。 
(8)凡需要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和临床备用医嘱要交班,并在交班记录上注明。
(9)医嘱抄录或重整完毕,需两人核对无误并签名。医嘱应每班查对、每周总查对。
(10)医嘱执行者,须在医嘱单上签全名。
(11)如使用医嘱本,则由医生将医嘱写在医嘱本上,由护士按不同类别的医嘱内容分别转抄到医嘱单和相应执行单上。转抄到医嘱单上后,在医嘱本相应医嘱前用蓝钢笔打勾;转抄到执行单上后,在医嘱本相应医嘱前用红钢笔打勾;临时医嘱执行后,在相应医嘱前用铅笔打勾。为了整齐划一,在医嘱本划勾栏中这三种勾均有固定的位置,从左至右依次为铅笔勾、红钢笔勾、蓝钢笔勾。所有勾均应划成对等勾:“∨”。
(1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每转抄1条医嘱前要仔细查对执行单、医嘱单;转抄后再核对一遍,并注意医嘱内容是否转抄无误。医嘱经转抄、整理后,须经另一人核对后方可执行。每一班都必须查对当天开出的所有医嘱,每周对所有长期医嘱进行总查对一次。每次查对后参与查对者应签全名,以示负责。

第9题:

简述直肠和肛门术后饮食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直肠和肛门术前4~5天开始采用少渣饮食,减少粪便中的残渣,有利术后伤口愈合。
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无渣流质,尽量使病人不解大便,使伤口保持清洁,减少感染及疼痛,有利于伤口愈合。
术后4~5d可给予少渣半流或软食,并多饮水,以保持粪便软而通畅,防止粪便干燥引起伤口疼痛或出血。

第10题:

简述避雷器本体发热时的现象和处理原则。


正确答案: 1、现象:
1)整体轻微发热,较热点一般在靠近上部且不均匀,多节组合从上到下各节温度递减,引起整体发热或局部发热,温差超过0.5~1K。
2)整体或局部发热,相间温差超过1k。
2、处理原则:
1)确认本体发热后,可判断为内部异常。
2)立即汇报值班调控人员申请停运处理。
3)接近避雷器时,注意与避雷器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应远离避雷器进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