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促进培训成果的转化需要创造良好的环境,然而,方园公司在接到张某所在的车间准备送张到西安培训的报告后,公司人力资源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迟迟才向技术副总汇报,副总说目前生产任务紧张又需要一笔费用,况且公司的技术目前在本行业中还不算落后,不急着去西安培训,实在要培训就在本地高校的电子技术实践室跟班学习,于是,车间送张某培训的意愿就按副总的意见执行了,一个月后,张某经培训回到车间,车间主任因为培训计划的改变,不了解跟班学习的内容,不清楚如何为张某创造有利于培训成果转化的条件,也难以为张某提供就用新技术的工

题目
问答题
促进培训成果的转化需要创造良好的环境,然而,方园公司在接到张某所在的车间准备送张到西安培训的报告后,公司人力资源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迟迟才向技术副总汇报,副总说目前生产任务紧张又需要一笔费用,况且公司的技术目前在本行业中还不算落后,不急着去西安培训,实在要培训就在本地高校的电子技术实践室跟班学习,于是,车间送张某培训的意愿就按副总的意见执行了,一个月后,张某经培训回到车间,车间主任因为培训计划的改变,不了解跟班学习的内容,不清楚如何为张某创造有利于培训成果转化的条件,也难以为张某提供就用新技术的工作机会。同时,张某也缺乏同事的支持,个别员工甚至担心张某的新技术的采用会威胁他们的工作安排,而经常劝张某使用使用原有的习惯性的行为和技能。加上,与张某工作本身相关的一些因素,如时间紧迫、资金短缺、设备匮乏等等致使张某应用培训所学到的新技能。 【思考问题】 1.如果你是方园公司人力资源部的管理人员,面对张某培训成果难以实现的窘境,应着重从哪些方面去营造张某培训成果的转化环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4题。张某系某公司高级技术人员,张某与该公司的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为1年。该公司出资给张某提 供专业技术培训,但张某需在该公司工作服务至少3年。并约定: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3年内,张某 不得到与本公司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工作,经济补偿在张 某任职期间按月给付。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哪些情形张某需要按约定向该公司承担违约金?( )A.张某由于不满该公司的工作环境,在该公司2年后即要解除合同B.张某在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后,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但是作风懒散,常有失职行为C.张某在试用期间就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D.张某在与该公司劳动合同终止2年后,随即到一个与该公司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公司工作


正确答案:AD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5条、第22条、第23条规定,AD当选。 

第2题:

某寿险公司过去的培训活动很多,费用支出也很大,但是公司总裁认为公司的培训管理水平太差,因此责成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拿出一套规范的培训管理办法。为此,该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正在带领负责培训的人力资源团队展开讨论,关于培训管理过程中的四个基本步骤的先后顺序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是( )。

A.培训需求分析与计划制订→培训计划实施→培训成果转化→培训效果评估

B.培训效果评估→培训计划实施→培训需求分析与计划制订→培训成果转化

C.培训计划的实施→培训需求分析与计划制订→培训成果转化→培训效果评估

D.培训需求分析与计划制订→培训计划实施→培训效果评估→培训成果转化


参考答案:A

第3题:

在寿险公司培训管理的( ) 阶段, 借鉴成人学习理论的相关结论是很有意义的。

A.培训需求分析

B.培训计划实施

C.培训成果转化

D.培训效果评估


参考答案:B

第4题:

2007年1月1日,大学毕业的张某进入甲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5年期限劳动合同,工资3 000元/月。甲公司是丁某和王某于2005年1月1日设立的私营企业,在设立时即采用劳动合同制。
(1)2010年1月1日,张某与甲公司约定,甲公司将张某送去美国进行技术培训,培训费用为10万元,张某培训回来后需要在甲公司工作5年,如张某违反约定,需向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甲公司与张某对此再无其他约定。
(2)因张某在甲公司表现良好,在5年期限劳动合同到期后,甲公司又与张某重新签订了5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工资涨为5 000元/月。
(3)截止到2014年1月1日,张某已经连续在甲公司工作7年。2014年8月,张某想陪家人去英国旅游,于是拟休年假。
(4)张某休年假回来后,因积攒了大量工作,于是公司安排张某在9月27日(星期六)和10月1日(国庆节)加班。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本题要点(3)所提示内容,如张某无不能休年假情形,则张某可休年假( )。

A.5天
B.10天
C.15天
D.20天

答案:A
解析: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第5题:

某生产厨具和壁炉设备的企业,有150名员工。近几个月来,因为产品质量的问题,公司已经失去了三个主要客户。经调查发现,该公司产品的次品率为12%,是同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为此,人力资源部培训主管张平制订了一个关于质量控制的培训计划,目的是使次品率降低到同行业平均水平以下。张主管向所有的一线主管发出通知,要求他们检查工作纪录.确定哪些员工的操作存在质量方面的问题,派其参加项目培训。通知还附有一份课程大纲,培训情况如下。
培训目标:在6个月内将次品率降低到行业平均水平以下。
培训地点:公司的餐厅。
培训时间:8个工时,分解为4个单元进行,每周实施一个单元,具体安排在早餐之后、午餐之前的时间。
培训方式:教师讲课、学员讨论、案例研讨和电影演示。准备课程时,教师把讲义中的内容印发给每个学员,以便学员准备每一章的内容。培训过程中,学员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来讨论教材中每章后面的案例。
培训人数:本来应该有大约50名员工参加培训,但是平均每次培训只有30名左右出席,大部分一线主管向张主管强调生产的重要性,有些学员告诉张主管,那些真正需要培训的人已经到车间工作去了。
张主管因工作太忙一直没有亲临培训现场。培训结束后,产品的次品率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公司领导对培训没有能够实现预定的目标感到非常失望。
针对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该公司培训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有哪些?
(2)培训主管可采用哪些方法收集培训效果信息?


答案:
解析:
(1)导致该公司培训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如下:1)没有深入分析培训需求,未找出出现次品的真正原因,就直接断定次品率高是由于员工缺乏相关培训,而忽略了影响产品质量的其他因素。
2)培训方案的设计没有征询一线主管和员工们的意见,得不到广泛的支持。
3)培训地点选择不当。在餐厅培训,培训氛围不佳,不利于员工集中精神,应安排专用教室,并适当进入车间培训,使培训效果立竿见影。
4)培训方法使用不当。教师讲授特别是案例研讨的时间过长,而针对质量改进的实际操作性培训不足。
5)一线主管不支持培训,只重视生产,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让那些真正需要培训的人参加到整个培训过程。
6)人力资源部主管对培训的协调、监督不力,控制不到位。
(2)收集培训效果信息的方法包括:
1)通过资料收集信息,可收集培训方案、培训教程、会议纪要、现场记录等资料。
2)通过观察收集信息,如观察培训组织准备工作情况、培训实施现场情况、培训对象参加情况、培训对象反应情况、培训对象在培训前后的变化。
3)通过访问收集信息,如访问培训对象、培训实施者、培训组织者,以及培训学员领导和下属。
4)通过培训调查收集信息,如培训需求调查、培训组织调查、培训内容及形式调查、培训讲师调查以及培训效果综合调查等。

第6题:

某寿险公司发现,尽管公司做了很多种培训,但是培训内容转化为员工的实际工作行为以及成果的情况却不是很理想。为了确保培训成果转化,该公司主要应做好的工作包括( )。

①对受训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培训内容的行为及其结果提供适当的奖励

②将提高受训者在培训过程中的舒适性和满意度作为最主要的目标

③受训员工的直接上级鼓励员工在工作中积极运用培训中学习到的内容

④确保培训经费的支出没有超出预算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B

第7题:

能够促进培训成果转化的策略( )

A.明确关键人员在培训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B.通过激励强化受训者的学习动机
C.积极营造有利于培训成果转化的工作环境
D.对培训效果及时跟踪调查
E.开展培训全过程的沟通

答案:A,B,C,D,E
解析:
p244,能够促进培训成果转化的策有明确关键人员在培训成果转化中的作用;通过激励强化受训者的学习动机;积极营造有利于培训成果转化的工作环境;对培训效果及时跟踪调查;开展培训全过程的沟通。

第8题:

某寿险公司营业区销售人员在参加完省公司组织的新产品培训后, 立即与目标客户进行沟通, 积极介绍公司新产品, 此行为属于( )

A. 培训需求分析阶段

B. 培训活动的实施阶段

C. 培训成果的转化阶段

D. 培训效果评估阶段


参考答案:C

第9题:

某生产厨具和壁炉设备的企业,有150名员工。近几个月来,因为产品质量的问题,公司已经失去了三个主要客户。经调查发现,该公司产品的次品率为12%,是同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为此,人力资源部培训主管张平制定了一个关于质量控制的培训计划,目的是使次品 率降低到同行业平均水平以下。张主管向所有的一线主管发出通知,要求他们检查工作纪录,确定哪些员工的操作存在质量方面的问题,派其参加项目培训。通知还附有一份课程大纲,培训情况如下:
培训目标:在6个月内将次品率降低到行业平均水平。
培训地点:公司的餐厅。
培训时间:8个工时,分解为4个单元进行,每周实施一个单元,具体安排在早餐之后、午餐之前的时间。
培训方式:教师讲课、学员讨论、案例研讨和电影演示。准备课程时,教师把讲义中的很多内容印发给每个学员,以便学员准备每一章的内容。培训过程中,学员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来讨论教材中每章后面的案例。
培训人数:本来应该有大约50名员工参加培训,但是平均每次培训只有30名左右出席,大部分一线主管向张主管强调生产的重要性,有些学员告诉张主管,那些真正需要培训的人已经回到车间工作去了。
张主管因工作太忙一直没有亲临培训现场。培训结束后,产品的次品率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公司领导对培训没有能够实现预定的目标感到非常失望。
针对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该公司培训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有哪些?
(2)培训主管可采用哪些方法收集培训效果信息?


答案:
解析:
(1)①该企业没冇遵循实施培训需求调查的工作程序,作为培训的组织者应做到:
首先,提出培训需求动议或愿望;
其次,调查、申报、汇总需求动议;
再次,分析培训需求;
最后,汇总培训需求意见,确认培训需求。
②培训规划做的不完善。在培训规划中,培训目的不明确,培训原则、培训对象不清晰,培训的内容也不清楚,并且,在培训完之后,对培训结果进行考量、考评的方式也不清晰。当培训规划的每个内容都做好之后,每一个内容都没有与培训教师和参见培训的员工进行沟通和协调,所以培训教师、参加的培训员工和培训的组织者三者之间没有达成共识,这也是导致培训效果不佳的原因。
③组织与实施缺乏力度。
首先,在培训前,没有对培训教师提出要求,这就可能出现培训教师培训的内容与实际发生的问题之间可能会有一点脱节。
其次,课程设计没冇与企业的需求相结合。
最后,课程实施当中.也没冇有效的控制措施,导致参加培训的员工人数不够。
④培训效果没有做好监控和评估。没有看到采用认知成果、技能成果、情感成果、绩效成果和投资回报率等评估指标来进行效果评估,导致培训与考核脱节。
(2)培训主管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收集培训效果信息:
①通过资料收集信息。主要收集以下资料:培训方案的资料;有关培训方案的领导批示;有关培训的录音;有关培训的调查问卷及相关统计分析资料;有关培训的录像资料,有关培训实施人员写的会议纪要、现场记录;编写的培训教程等。
②通过观察收集信息。主要包括:培训组织准备工作观察;培训实施现场观察;培训对象参加情况观察;培训对象反映情况观察;观察培训后一段时间内培训对象的变化。
③通过访问收集信息。主要包括:访问培训对象;访问培训实施者;访问培训组织者;访问培训学员领导和下属。
④通过培训调查收集信息。主要包括:培训需求调查;培训组织调查;培训内容及形式调查; 培训讲师调査;培训效果综合调查。

第10题:

2007年1月1日,大学毕业的张某进入甲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5年期限劳动合同,工资3 000元/月。甲公司是丁某和王某于2005年1月1日设立的私营企业,在设立时即采用劳动合同制。
(1)2010年1月1日,张某与甲公司约定,甲公司将张某送去美国进行技术培训,培训费用为10万元,张某培训回来后需要在甲公司工作5年,如张某违反约定,需向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甲公司与张某对此再无其他约定。
(2)因张某在甲公司表现良好,在5年期限劳动合同到期后,甲公司又与张某重新签订了5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工资涨为5 000元/月。
(3)截止到2014年1月1日,张某已经连续在甲公司工作7年。2014年8月,张某想陪家人去英国旅游,于是拟休年假。
(4)张某休年假回来后,因积攒了大量工作,于是公司安排张某在9月27日(星期六)和10月1日(国庆节)加班。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本题要点(1)所提示的内容,下列选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如果合同期限届满,甲公司与张某约定的服务期尚未到期的,劳动合同应当顺延至服务期满
B.如张某培训归来在甲公司工作2年后,因丙公司给的报酬更高一些跳槽至丙公司,甲公司最多可要求张某支付10万元违约金
C.如张某因甲公司不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而解除与甲公司的劳动合同,则无需向甲公司支付违约金
D.即使张某与甲公司约定了服务期,也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张某在服务期间的劳动报酬

答案:B
解析:
因为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培训费10万元,服务期5年,那么是1年2万元的培训费。已经工作了2年,剩余3年还没有履行,所以违约金最多6万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