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收益等价定理的含义。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收益等价定理的含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收益等价原理的含义?


参考答案:

收益等价定理,又称为等价收入定理,是拍卖理论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其核心内容是指:虽然有些拍卖规则互不相同,但是他们实际上是一回事。自从维克里提出“不同的拍卖方案会产生相同额收入”这一命题,许多经济学家都设法证明这一结论的存在。他们将收益等价定理表述为:给定买方人数,假定所有买方都是中性的,各买方的价值都是相互独立取自同一严格递增的连续分布。那么,任何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拍卖机制都会产生相同的期望收入。这两个条件是:第一,拥有最高信号的竞买人总是赢家。第二,任何拥有最低可行估价的竞买人的期望剩余为零。


第2题:

李嘉图等价定理及其政策含义。


答案:
解析:
(1)李嘉图等价是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政府支出一定的情况下,政府通过征税或发行公债来为政府筹措资金,其效应是相同的。巴罗具体阐述了这一定理:在特定条件(如完善的资本市场,一次总付税,代际利他等)下,如果公众是理性预期的,对于发行债券或增加税收,政府不论采用哪种融资方式,都不会对经济的运行产生影响。这是因为,政府发行债券融资造成的赤字会引起未来税收上升,这种上升一定会被具有完全理性的居民预期到,居民为了不使后代税负过重必然相应地调整目前的消费。简言之,居民不会将政府发行公债融资这样的财政扩张看作是幸运的意外收获,他们宁愿将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以支付未来的税收负担,因此消费需求不会上升,更不会出现消费支出的乘数效应。同时,居民增加的这些储蓄都购买了债券,使得债券需求的上升刚好等于债券供给的增加,货币需求不变,所以对利率也没有影响。 (2)李嘉图等价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如果人人都认识到他们的纳税量只是被推迟了,那么,政府借款而增加的任何支出都将被私人储蓄的等额增加所抵消,结果,既不存在消费扩张,也没有收入增加的乘数效应,因此,政府用减税的办法或用举债支出的办法来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是无效的。

第3题:

简述收益等价定理的含义。


参考答案:在符合独立私有评估、竞买人对称并且风险中性等假设条件下,无论采用英格兰式拍卖、荷兰式拍卖、第一价格密封式拍卖还是第二价格密封式拍卖四种类型中的哪一种拍卖方式,期望拍卖价格是相同的,而且获胜者的期望收益也是相同的。

第4题:

证明收益等价定理。


正确答案:荷兰式拍卖和第一价格密封式拍卖是策略等价的;英格兰式拍卖和第二价格密封式拍卖是等价的;四种拍卖方式都是帕累托最优的。

第5题:

简述科斯三定理的含义?


正确答案:科斯第一定理:如果市场交易费用为零,不管权利初始安排如何,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那些财富最大化的安排,即市场机制会自动地驱使人们谈判,使资源配置实现帕累托最优。科斯第二定理: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世界里,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科斯第三定理:由于制度本身的生产不是无代价的,因此,关于生产什么制度、怎样生产制度的选择,将导致不同的经济效率。

第6题:

简述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含义和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


参考答案: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指当工资率变化一个百分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变化的百分率的比值。其公式为:ed=-(L/L)/(W/W)=-(L/W)/(W/L),ed为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L和W分别是劳动需求数量L和工资率W的变动量。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认为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情况将使得某类劳动需求曲线具有很高的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第一,劳动投入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性越大。第二,最终产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第三,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第四,劳动要素在生产成本的比重越大。此定理一般是正确的,并且前三条总是成立的,但第四条在有些情况下不成立。

第7题:

简述收益现值法的含义。


正确答案: 又称收益还原法、收益资本金化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并折算成现值,借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

第8题:

什么是“李嘉图等价定理”?对它的批评意见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

19世纪初的李嘉图认为,无论是通过增加税收还是通过发行国内公债来筹集资金,政府赤字支出给私人部门带来的负担都是相等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巴罗,利用理性人假说,复兴了李嘉图的这个观点,认为征税和发行公债这两种弥补赤字的方法,从对私人部门的负担,进而对个人消费支出或社会总需求的影响来看,本质上等价的,因而公债的效果是中性的。这种观点被称为“李嘉图等价定理”。
表面上看,以税收筹资与发行债券筹资给私人部门带来的负担并不相同。增加税收,会直接减少个人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减少消费;政府向公众出售与征税额相等的债券,个人将拥有的债券增加当作财富的增加,进而增加消费。这种“财富效应”将抵消“挤出效应”,使得债券融资性的政府支出的增长能够增加社会总需求,最终增加就业和收入。但从本质上看,债券是要偿还并且支付利息的。由于政府本身不创造收入,用来偿还公债本息的收入最终来源于税收。因此,公债的发行,意味着公众未来税负的增加。具有理性预期的人们会认识到这一点,从而未来的纳税义务将被贴现,其现值正好抵消掉所售债券的价值。因此,政府债券将不再被人们看成为财富。为了履行未来的纳税义务,人们在现期将更加节约。从而债券融资性财政扩张并不比增加税收的财政扩张能更有效地提高总需求。实际上,它们所产生的效应是相同的,即都等于“平衡预算乘数效应”。
人们已提出一些观点反对李嘉图债务等价性定理。首先,如果债券融资性财政扩张带来的未来纳税义务落在下一代人身上,则可以认为现在的一代人较为富有,会增加消费。虽然巴罗认为,这意味着现在的一代人必须更加节约,以增加留给孩子的遗产,用来履行未来的纳税义务。但人们批评这种观点。认为所有的父母不一定都这样有远见,都这么关心子女,考虑到他们未来的纳税义务。其次,鉴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全,可以将政府债券视为净财富。政府支付的债券利率规定了未来纳税义务的多少。如果由于政府可以比个人更便利地进入资本市场,因而在估计未来纳税义务的现值时,利率低于适用于私人部门的贴现率,那就可以将政府债券视为净财富。在这种情况下,债券融资性的政府支出增加就会增加私人部门的财富和消费,使得债券融资性的政府支出增加比税收融资性的政府支出增加能更有效地提高总需求。


第9题:

简述科斯定理基本内容及其于自然资源最优利用的含义?


正确答案: ①科斯定理基本内容: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的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私人市场就将总能量解决外部性问题,并有效的配置资源。
②根据科斯定理,一旦产权得以配置,市场解决办法或潜在使用者之间的讨价还价将确保有效的结果。科斯定理的魅力在于他将政府的作用限定在最小范围之内。政府只不过是使产权明晰,然后交由私人市场去实现资源环境的最优利用。
③科斯定理的局限性:虽然明确分配产权可以解决某些外部性问题,但是对于大多数外部性,特别是与环境有关的外部性问题,因其产权明确界定的成本过高,还需要政府更多的积极干预。

第10题:

在理解收益等价定理时,一定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正确答案:第一,收益等价定理只是指在一些合理的约束条件保证下,采取这四种拍卖形式最终的收益应该是相等的。即收益等价是以满足一些约束条件为前提的。但是在现实拍卖中,这几个约束条件很难被同时满足,因此收益等价定理只是对理想状态的一种描述。
第二,收益等价定理并不意味着在四种拍卖规则下的每一次拍卖,都必然会给拍卖人带来相同的收入,而是指每一次拍卖的预期收益都是相等的。